韻字:   或選擇韻部:
總目 提要 序、跋 正語作詞起例 影印版:中原音韻

組詞:詞首詞末
用韻:句末
對仗:對語
用典:典故詞末
共101,分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絲竹東山
典出《世說新語箋疏》上卷上〈言語〉~2~
  • 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傷于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shù)日惡?!雇踉唬骸改暝谏S?,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恒恐兒輩覺,損欣樂之趣?!?/li>

商山
典出《漢書》卷七十二〈王貢兩龔鮑傳〉~3056~
  • 漢興有園公、綺里季、夏黃公、甪里先生,此四人者,當秦之世,避而入商雒深山,以待天下之定也。自高祖聞而召之,不至。其后呂后用留侯計,使皇太子卑辭束帛致禮,安車迎而致之。四人既至,從太子見,高祖客而敬焉,太子得以為重,遂用自安。語在留侯傳。
 例句:     [更多...]

攜妓溪山
典出《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上〈識鑒〉~403~
  • 謝公在東山畜妓,簡文曰:「安石必出。既與人同樂,亦不得不與人同憂。」南朝梁·劉孝標注引宋明帝《文章志》曰:「安縱心事外,疏略常節(jié),每畜女妓,攜持游肆也?!?/li>
 例句:     [更多...]

冠山
典出《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5~
  •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shù)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詳細]
 例句:

海上山 海上三山 海中山 三山 蓬山 五山
典出《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369~
  •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fēng)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fēng)輒引去,終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則方士言之不可勝數(shù)。始皇自以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風(fēng)為解,曰未能至,望見之焉。其明年,始皇...[詳細]
 例句:     [更多...]
  • 愁想蓬瀛歸去路,難窺舊苑碧桃春。 上元夫人留別
  • 蓬萊徑是曾到來,方丈豈唯方一丈。 任華寄李白
  • 鵬化四溟歸碧落,鶴棲三島接青霞。 伊璠及第后寄梁燭處士

八公山
典出《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
  • 堅發(fā)長安,戎卒六十馀萬,騎二十七萬……達于汝潁。融等攻陷壽春……晉遣都督謝石……等水陸七萬,相繼距融,……謝石等以既敗梁成,水陸繼進。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例句:

拔山
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333~
  •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南朝宋·裴骃《史記集解》應(yīng)劭曰:「楚歌者,謂雞鳴歌也。漢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詳細]
 例句:     [更多...]
  • 高皇冷笑重瞳客,蓋世拔山何所為。 徐夤偶書
  • 空持拔山志,欲奪天地德。 曹鄴秦后作
  • 人去紫臺秋入塞,兵殘楚帳夜聞歌。 李商隱

三獻荊山
典出《韓非子》卷四〈和氏〉~238~
  •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煌跻院蜑檎N,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qū)氂穸}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詳細]
 例句:     [更多...]
  • 其兄因獻璞,再刖不履地。卞和名永永,與寶不相墜。勸爾出門行,行難莫行易。 元稹出門行
  • 圭璧無卞和,甘與頑石列。 元稹諭寶二首
  • 堅貞與和璧,利用歸干將。 劉商哭韓淮端公兼上崔中丞

蘇武在天山
典出《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建·(子)蘇武〉~2459~
  •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jiān)。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馀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贡M歸漢使路充國等。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因厚賂單于,答其善意。武與副中郎將張勝及假吏?;莸饶际砍夂虬兮湃司?。既至匈奴,置幣遺單于。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芍浣K不可脅...[詳細]
 例句:     [更多...]

社結(jié)廬山
典出《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四十九〈史傳部一〉~270~
  • 謝靈運,祖玄有功晉室。靈運為康樂公主孫,龔封康樂公,文章為江左第一。嘗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則去后齒。尋山陟嶺,必造幽峻。至廬山,一見遠公,肅然心伏。乃即寺筑臺翻《涅槃經(jīng)》,鑿池植白蓮。時遠公諸賢同修凈土之業(yè),因號白蓮社。靈運嘗求入社,遠公以其心雜而止之。

射虎南山
典出《史記》卷一百九〈李將軍列傳〉~287~
  • 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fù)更射之,終不能復(fù)入石矣。廣所居郡聞有虎,嘗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騰傷廣,廣亦竟射殺之。
 例句:
  • 精感石沒羽,豈忘憚險艱。 李白豫章行

百二河山 百二關(guān)山
典出《史記》卷八〈高祖本紀〉~382~
  • 十二月,人有上變事告楚王信謀反,上問左右,左右爭欲擊之。用陳平計,乃偽游云夢,會諸侯于陳,楚王信迎,即因執(zhí)之。是日,大赦天下。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埶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夫齊,東有瑯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齊得十二焉。故此東...[詳細]
 例句:     [更多...]
  • 虬蟠千仞劇羊腸,天府由來百二強。 杜牧題青云館
  • 洛陽宮殿化為烽,休道秦關(guān)百二重。 杜甫諸將五首之三
  • 百二關(guān)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瑤緘。 溫庭筠老君廟

刺山 佩刀刺山
典出《藝文類聚》第九卷〈水部下·泉〉~65~
  • 《東觀漢記》曰:耿恭為校尉,居疏勒。匈奴來攻,城中穿井十五丈無水。恭曰:「聞二師將軍,拔佩刀刺山,而飛泉出。今漢德神靈,豈有窮乎?」乃正衣服,向井拜,為吏請禱。有頃,井泉濆出。
 例句:     [更多...]

敗筆如山
典出《太平廣記》卷二百七〈書二·僧智永〉~587~
  • 梁周興嗣編次千字文,而有王右軍者,人皆不曉。其始乃梁武教諸王書,令殷鐵石于大王書中,榻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武帝召興嗣謂曰:「卿有才思,為我韻之。」興嗣一夕編綴進上,鬢發(fā)皆白,而賞錫甚厚。右軍孫智永禪師,自臨八百本,散與人外,江南諸寺各留一本。永公住吳興永欣寺,積學(xué)書,后有禿筆頭十甕,每甕皆數(shù)千。人來覓書,并請題額者如市。所居戶限為穿穴,乃用鐵葉裹之,謂為鐵門限。后取筆頭瘞之,號為退筆...[詳細]

飲水箕山
典出東漢·蔡邕《琴操》
  • 《箕山操》,許由作也。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饑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fēng)吹樹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捐之。(據(jù)《平津館叢書》本)
 例句:     [更多...]

玄豹隱南山
典出《列女傳》卷二〈賢明傳·陶荅子妻〉~39~
  • 陶大夫荅子之妻也。荅子治陶三年,名譽不興,家富三倍。其妻數(shù)諫不用。居五年,從車百乘歸休。宗人擊牛而賀之,其妻獨抱兒而泣。姑怒曰:「何其不祥也!」婦曰:「夫子能薄而官大,是謂嬰害。無功而家昌,是謂積殃。昔楚令尹子文之治國也,家貧國富,君敬民戴,故福結(jié)于子孫,名垂于后世。今夫子不然。貪富務(wù)大,不顧后害。妾聞南山有玄豹,霧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澤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遠害。犬彘不擇食以肥其身,坐而...[詳細]
 例句:     [更多...]

宋玉登山
典出《楚辭》卷八《九辯》
  • 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皇天平分四時兮,竊獨悲此廩秋?!n杪秋之遙夜兮,心繚悷而有哀。
 例句:     [更多...]

碑沉楚山
典出《晉書》卷三十四《杜預(yù)傳》
  • 預(yù)好為后世名,常言「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刻石為二碑,紀其勛績,一沈萬山之下,一立峴山之上,曰:「焉知此后不為陵谷乎!」
 例句:     [更多...]

愚公移山 負鍤移山 移山
典出《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
  •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顾炻首訉O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河曲智...[詳細]
 例句:     [更多...]

北邙山 邙山
典出《后漢書》卷十下《皇后紀下·桓帝鄧皇后紀》
  • 詔廢后,送暴室,以憂死。立七年。葬于北邙。
 例句:     [更多...]
  • 歸來華表上,應(yīng)笑北邙塵。 于武陵贈王道士
  • 自君入城市,北邙無新墳。 劉駕別道者
  • 何況北邙山,只近市朝路。 劉駕效陶
共101,分6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