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音字辨析:喪 江陽韻 陰平聲 sāng 音桑?!墩崱烦址粏?。《禮·檀弓》故孔氏之不喪出母,自子思始也。
喪 江陽韻 去聲 sàng 《玉篇》亡也。
喪繁體或異體字:喪
拼音:sāng
韻部:陽
喪
〈名〉
- 喪儀;喪事 。在埋葬或火化前為死者舉行的哀悼儀式。泛指喪事,人死后殮、奠殯、葬等事宜
- 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蹲髠鳌べ夜辍?/li>
又如:喪紀(喪事);喪宰(主持喪事的人);喪家(有喪事的人家);治喪(辦理喪事);喪車(送葬者坐的車);喪制(治喪的禮制);喪庭(靈堂);喪器(喪事用器具);喪荒(指諸侯臣下的喪事及荒年)
- 人的尸體、骨殖
- 喪(靈柩;殯儀隊)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睹魇贰ずH饌鳌?/li>
又如:喪次(停靈治喪的地方);喪具(人死后所需的棺槨、衣被之類);喪柩(靈柩);喪靈(死尸;靈柩)
- 禍難
- 自經(jīng)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唐·杜甫
又如:喪氛(預兆死亡的云氣);喪禍(喪亂);喪亂(死亡;禍亂)
〈動〉
- 服喪,持喪
又如:居喪;國喪;號喪(遭親喪而哭泣致哀);喪人(居喪的人);喪居(喪家所在);喪食(禮制規(guī)定的居喪時的飲食);喪音(報喪的聲音);喪冠(服喪時所戴的一種帽子);喪娶(在服喪期間婚娶);喪期(服喪的期限);喪幘(居喪時戴的頭巾);喪幡(喪家掛白條旗)
- 悲悼;傷悼
- 狂夫樂之,賢者喪焉?!渡叹龝じā?/li>
拼音:sàng
韻部:漾
喪
〈動〉
(會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哭’,下面是“亡”。表示哭已死去的人。本義:喪失)- 同本義
- 喪,亡也?!墩f文》
- 東北喪朋?!?a href='https://cnkgraph.com/Writing/1345955'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易·坤》。馬注:“失也。”
- 受祿無喪。——
- 問喪無夫子乎。又,喪人無以為寶。——《禮記·檀弓》
- 宣王既喪南國之師?!秶Z·周語》
-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 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韓非子·五蠹》
又如:喪明(眼睛失明);喪檢(喪失德行,失去檢點);喪履(失去庇護);喪精(失神);喪心(心理反常;喪失理智);喪志(喪失心志);喪律(喪失軍紀);喪師(失去民心);喪師辱國(軍隊損失,國家蒙受恥辱);喪資(失去財產)
- 死去
- 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span id="uhjwold" class='label'>宋·司馬光
又如:喪軀(喪身);喪元(掉頭顱);喪仆(亡身);喪身(喪命);喪沒(滅亡,死亡);喪明之痛(喪子之痛);喪親(父或母亡);喪室(妻室喪亡);喪家子(喪失其家無所依存的人)
- 滅亡;失敗
又如:喪師(戰(zhàn)敗);喪國之社(國家滅亡,無人祭祀的宗廟);喪師(戰(zhàn)敗而損失軍隊);喪陷(失陷);喪敗(因失敗而受損失)
- 逃亡;流亡 。如:喪人(逃亡到他國的人);喪物(耗竭財物)
- 忘記,忘掉
- 灰心喪氣 。如:喪惘(悵惘失神);喪沮(灰心失望);喪門(喪家之門?;蚍Q惡人或使人倒霉的人)
喪
清代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亡也。亡部曰。亡、逃也。亡非死之謂。故中庸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尙書大傳曰。王之於仁人也。死者封其墓。況於生者乎。王之於賢人也。亡者表其閭。況於在者乎。皆存亡與生死分別言之。兇禮謂之喪者、鄭禮經(jīng)目錄云不忍言死而言喪。喪者、棄亡之辭。若全居於彼焉。己失之耳。是則死曰喪之義也。公子重耳自偁身喪、魯昭公自偁喪人。此喪字之本義也。凡喪失字本皆平聲。俗讀去聲、以別於死喪平聲。非古也。從哭亡。亡亦聲。此從禮記奔喪之禮釋文所引。息郞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