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念奴嬌 《碧雞漫志》云大石調(diào),又轉(zhuǎn)入道調(diào)宮,又轉(zhuǎn)入高宮大石調(diào)。姜夔詞注“雙調(diào)”。元高拭詞注“大石調(diào),又大呂調(diào)”。蘇軾“赤壁懷古”詞有“大江東去,一樽還酹江月”句,因名《大江東去》,又名《酹江月》,又名《赤壁詞》,又名《酹月》。曾覿詞名《壺中天慢》。戴復(fù)古詞有“大江西上”句,名《大江西上曲》。姚述堯詞有“太平無事,歡娛時(shí)節(jié)”句,名《太平歡》。韓淲詞有“年年眉壽,坐對南枝”句,名《壽南枝》,又名《古梅曲》。姜夔詞名《湘月》,自注“即《念奴嬌》,鬲指聲。”張輯詞有“柳花淮甸春冷”句,名《淮甸春》。米友仁詞名《白雪詞》。張翥詞名《百字令》,又名《百字謠》。丘長春詞名《無俗念》。游文仲詞名《千秋歲》?!逗材珪吩~名《慶長春》,又名《杏花天》。   此調(diào)有平韻、仄韻二體,凡句讀參差、大同小異者,譜內(nèi)各以類列。

念奴嬌 雙調(diào)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蘇軾

  憑空眺遠(yuǎn) 見長空萬里 云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 乘鸞來去 
  中平中仄仄中平中仄中中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 望中煙樹歷歷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仄平平仄中仄


  我醉拍手狂歌 舉杯邀月 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fēng)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fēng) 翻然歸去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里 一聲吹斷橫笛 
中仄平平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平仄


此調(diào)仄韻詞以此詞為正體,若蘇詞別首“大江東去”詞、姜夔“五湖舊約”詞句讀參差,姜夔“鬧紅一舸”詞、張炎“行行且止”詞多押一韻,張炎“長流萬里”詞多押兩韻,及張輯、趙長卿詞之添字,皆變體也。 此詞前段第二句五字,后段第二句四字,第八句五字,前后段第四句皆七字,宋元人多如此填。 按辛棄疾詞前段第二、三句“問阿誰堪比,太真顏色”,“阿”字、“太”字俱仄聲。張?jiān)稍~第六句“荷芰波生”,“荷”字平聲。趙師俠詞后段第四句“回首重城天樣遠(yuǎn)”,“回”字平聲。第五句“獨(dú)擁閒衾輾轉(zhuǎn)”,“獨(dú)”字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所采仄韻諸詞。若沈公述詞前段第五句“難托春心脈脈”,上“脈”字入聲。黃庭堅(jiān)詞第八句“駕此一輪玉”,“一”字入聲。趙師俠詞第九句“蜂閒蝶怨”,“蝶”字入聲。趙長卿詞后段起句“竹外孤裊一枝”,“一”字入聲。趙師俠詞第五句“只管聲聲歷歷”,上“歷”字入聲。第九句“愁遮不斷”,“不”字入聲。張?jiān)~第十句“翠樓空鎖十二”,“十”字入聲。及譜內(nèi)所采張炎詞前段第三句“平分一水”,“一”字入聲。姜詞前結(jié)“畫橈不點(diǎn)清鏡”,后結(jié)“舊家樂事誰省”,“不”字、“樂”字俱入聲。此俱以入作平,故不注可仄。 又本詞前結(jié)中上“歷”字,亦是以入替平,填者勿混用上、去聲字。

格二 雙調(diào)一百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蘇軾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fēng)流人物 故壘西邊 人道是 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 驚濤拍岸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 一時(shí)多少豪杰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遙想公瑾當(dāng)年 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 談笑處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 多情應(yīng)笑我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早生華發(fā) 人間如寄 一尊還酹江月 
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詞前段第二句三字,第三句六字,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前后段第四句俱四字,第五句俱九字,與前詞異。宋元人如此填者甚少,故以前詞作譜。 《容齋隨筆》載此詞云:“大江東去,浪聲沈、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孫吳赤壁。亂石崩云,驚濤掠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shí)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dāng)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處、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是、笑我生華發(fā)。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薄对~綜》云:“他本‘浪聲沈’作‘浪淘盡’,與調(diào)未協(xié)。‘孫吳’作‘周郎’,犯下‘公瑾’。‘崩云’作‘穿空’,‘掠岸’作‘拍岸’,又‘多情應(yīng)是、笑我生華發(fā)’作‘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益非。而‘小喬初嫁’宜絕句,以‘了’字屬下句乃合?!?按《容齋》洪邁,南渡詞家,去蘇軾不遠(yuǎn),又本黃魯直手書,必非訛托。《詞綜》所論,最為諦當(dāng),但此詞傳誦已久,采之以備一體。

格三 雙調(diào)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姜夔

  五湖舊約 問經(jīng)年底事 長負(fù)清景 暝入西山 漸喚我 一葉夷猶乘興 倦網(wǎng)都收 歸禽時(shí)度 
  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月上汀洲冷 中流容與 畫橈不點(diǎn)清鏡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誰解喚起湘靈 煙鬟霧鬢 理哀弦鴻陣 玉麈清談 嘆坐客 多少風(fēng)流名勝 暗柳蕭蕭 飛螢冉冉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夜久知秋信 鱸魚應(yīng)好 舊家樂事誰省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此與“憑空眺遠(yuǎn)”詞同,惟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異。 按此詞第四、五句句讀,即“大江東去”詞體。因姜夔自注“《念奴嬌》之鬲指聲,轉(zhuǎn)入雙調(diào)?!辈梢詡潴w。

格四 雙調(diào)一百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姜夔

  鬧紅一舸 記來時(shí) 嘗與鴛鴦為侶 三十六陂人未到 水佩風(fēng)裳無數(shù) 翠葉吹涼 玉容消酒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更灑菰蒲雨 嫣然搖動(dòng) 冷香飛上詩句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日暮 青蓋亭亭 情人不見 爭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容易落 愁入西風(fēng)南浦 高柳垂陰 老魚吹浪 
  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留我花間住 田田多少 幾回沙際歸路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與“憑空眺遠(yuǎn)”詞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仍照“大江東去”詞體,及換頭句押短韻異。 按劉克莊“老夫白首”詞后段起句“嘗試。銓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間耳”正與此同。

格五 雙調(diào)一百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后段十句四仄韻 張炎

  行行且止 把乾坤 收入篷窗深里 星散白鷗三四點(diǎn) 數(shù)筆橫塘秋意 岸嘴沖波 籬根受月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野徑通村市 疏風(fēng)迎面 濕衣原是空翠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堪嘆敲雪門荒 爭棋墅冷 苦竹鳴山鬼 縱使如今猶有晉 無復(fù)清游如此 落日黃沙 遠(yuǎn)天云淡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弄影蘆花外 幾時(shí)歸去 剪取一半煙水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此亦與“憑空眺遠(yuǎn)”詞同,惟前段起句即用韻異。 按劉儗詞“西風(fēng)何事。為行人、掃蕩襟煩如洗?!秉S機(jī)詞“春愁幾許。似春云靄靄,連空無數(shù)?!狈皆涝~“花風(fēng)初逗。喜邊亭依舊,春閒營柳?!本闩c此同。

格六 雙調(diào)一百字,前段十句五仄韻,后段十一句五仄韻 張炎

  長流萬里 與沈沈滄?!∑椒忠凰」掳谞幜黧覆粵] 影落潛蛟騰起 瑩玉懸秋 綠房迎曉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樓觀光凝洗 紫簫聲裊 四檐吹下清氣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遙睇 浪擊空明 古愁休問 消長盈虛理 風(fēng)入蘆花歌忽斷 知有漁舟閒艤 露已沾衣 漚猶棲草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一片瀟湘意 人方酣夢 長翁元自如此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


此亦與“憑空眺遠(yuǎn)”詞同,惟前段起句用韻,后段起句藏短韻異。

格七 雙調(diào)一百一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張輯

  嫩涼生曉 怪得今朝 湖上秋風(fēng)無跡 古寺桂香山色外 腸斷幽叢金碧 驟雨俄來 蒼煙不見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苔徑孤吟屐 系船高柳 晚蟬嘶破愁寂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且約攜酒高歌 與鷗相好 分坐漁磯石 算只藕花知我意 猶把紅芳留客 樓閣空濛 管弦清潤 
  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

一水盈盈隔 不如休去 月懸良夜千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與“憑空眺遠(yuǎn)”詞,惟前段第二句添一襯字異。

格八 雙調(diào)一百二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韻 趙長卿

  銀蟾光滿 弄馀輝 冷浸江梅無力 緩引柔條浮素蕊 橫在閒窗虛壁 染紙揮毫 粉涂墨暈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不似今端的 天然造化 別是一般 清瘦蹤跡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今夜翠葆堂深 夢回風(fēng)定 因月才相識 先自離愁 那更被 曉角殘更催逼 曙色將分 輕陰移盡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過眼難尋覓 江南圖上 畫工應(yīng)為描得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


此亦與“憑空眺遠(yuǎn)”詞同,惟前段結(jié)句添二襯字作四字兩句異。

格九 雙調(diào)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 陳允平

  漢江露冷 是誰將瑤瑟 彈向云中 一曲清泠聲漸杳 月高人在珠宮 暈額黃輕 涂腮粉艷 
  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中中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中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羅帶織青蔥 天香吹散 佩環(huán)猶自丁東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中中中仄平平


  回首杜若汀洲 金鈿玉鏡 何日得相逢 獨(dú)立飄飄煙浪遠(yuǎn) 羅襪羞濺春紅 渺渺予懷 迢迢良夜 
  平中中仄平平平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仄平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

三十六陂風(fēng) 九嶷何處 斷云飛度千峰 
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仄平中仄平平


此調(diào)平韻詞以此詞為正體,若張?jiān)~、葉詞之句讀參差,又換頭句押韻,曹詞之前后段第六句押韻,皆變體也。 此詞有陳詞、葉詞別首可校。按陳詞別首前段第三句“荻絮初殘”,“荻”字仄聲。第七句“水融沙甃”,“水”字仄聲。第九句“風(fēng)燈漸暗”,“漸”字仄聲。葉詞別首“酒闌歌罷”,“酒”字仄聲。后段第四句“閒踏輕澌來薦菊”,“閒”字平聲。第五句“半潭新漲微瀾”,“半”字仄聲。第六、七句“紅葉無情,黃花有恨”,“紅”字平聲,“有”字仄聲。第九句“歸心如醉”,“歸”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馀參所采三詞。

格十 雙調(diào)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韻 張?jiān)?/span>

  吳淞初冷 記垂虹南望 殘日西沈 秋入青冥三萬頃 蟾影吞盡湖陰 玉斧為誰 冰輪如許 
  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宮闕想寒深 人間奇觀 古今豪士悲吟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蒼髯丹頰仙翁 淮山風(fēng)露底 曾賦幽尋 老去專城仍好客 時(shí)擁歌吹登臨 坐揖龍江 舉杯相屬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桂子落波心 一聲猿嘯 醉來虛籟千林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與陳詞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異。

格十一 雙調(diào)一百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后段十句五平韻 葉夢得

  故山漸近 念淵明歸意 蕭然誰論 歸去來兮 秋已老 松菊三徑猶存 稚子歡迎 飄飄風(fēng)袂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依約舊衡門 琴書蕭散 更欣有酒盈尊 
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惆悵萍梗無根 天涯行已遍 空負(fù)田園 去矣何之 窗戶小 容膝聊倚南軒 倦鳥知還 晚云遙映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山氣欲黃昏 此中真意 故應(yīng)欲辨忘言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此亦與陳詞同,惟后段第二句五字,第三句四字,又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換頭句押韻異。

格十二 雙調(diào)一百字,前段九句五平韻,后段十句六平韻 曹勛

  半陰未雨 洞房深 門掩清潤芳晨 古鼎金爐 煙細(xì)細(xì) 飛起一縷輕云 羅綺嬌春 爭攏翠袖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笑語惹蘭芬 歌筵初罷 最宜斗帳黃昏 
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樓上念遠(yuǎn)佳人 心隨沈水 學(xué)蘭灺俱焚 事與人非 爭似此 些子香氣常存 記得臨分 羅巾馀贈(zèng)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盡日把濃熏 一回開看 一回腸斷重聞 
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


此亦與陳詞同,惟前段第二、三句作九字一句,前后段第四句四字,第五句九字,又前后段第六句及換頭句俱押韻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