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句:
詞牌列表
南歌子 唐教坊曲名。此詞有單調(diào)、雙調(diào)。單調(diào)者始自溫庭筠詞,因詞有“恨春宵”句,名《春宵曲》。張泌詞本此添字,因詞有“高卷水晶簾額”句,名《水晶簾》,又有“驚破碧窗殘夢”句,名《碧窗夢》。鄭子聃有《我愛沂陽好》詞十首,更名《十愛詞》。雙調(diào)者有平韻、仄韻兩體。平韻者始自毛熙震詞,周邦彥、楊無咎、僧揮五十四字體,無名氏五十三字體,俱本此添字。仄韻者始自《樂府雅詞》,惟石孝友詞最為諧婉。周邦彥詞名《南柯子》,程垓詞名《望秦川》,田不伐詞有“簾風(fēng)不動(dòng)蝶交飛”句,名《風(fēng)蝶令》。

南歌子 單調(diào)二十三字,五句三平韻 溫庭筠

  手里金鸚鵡 胸前繡鳳凰 偷眼暗形相 不如從嫁與 作鴛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按溫庭筠詞共七首,平仄如一,填者宜遵之。

格二 單調(diào)二十六字,五句三平韻 張泌

  錦薦紅鸂鶒 羅衣繡鳳凰 綺疏飄雪北風(fēng)狂 簾幕晝垂無事 郁金香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此詞第三句七字,第四句六字異。 按歐陽炯詞第三句“迢迢永夜夢難成”,上“迢”字平聲,“永”字仄聲。

格三 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毛熙震

  惹恨還添恨 牽腸即斷腸 凝情不語一枝芳 獨(dú)映畫簾閒立 繡衣香 
  中中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暗想為云女 應(yīng)憐傅粉郎 晚來輕步出閨房 髻慢釵橫無力 縱倡狂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此詞前后兩結(jié),或上六字讀、下三字句,或上四字讀、下五字句,須蟬聯(lián)不斷,可讀不可句。詞中此等句法最多,可以類推。如此詞兩結(jié),俱作上六下三句讀,宋詞本此填者甚多。蘇軾詞“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此樂無聲無味、最難名”,秦觀詞“天外不知音耗、百般猜”、“只恐又拋人去、幾時(shí)來”,正與此同。 《花間集》毛詞別首起句“遠(yuǎn)山愁黛碧”,“山”字平聲,“黛”字仄聲。又秦觀詞起句“愁鬢香云墜”,“愁”字平聲。第二句“嬌眸冰雪裁”,“冰”字平聲。第三句“月明風(fēng)幌為誰開”,“月”字仄聲,“風(fēng)”字平聲。陳師道詞第四句“人在笙歌聲里、暗生春”,“人”字、“笙”字俱平聲。后段起句“今代無雙士”,“今”字平聲。第三句“杯行到手莫辭頻”,“杯”字平聲,“到”字仄聲。第四句“明日鳳池歸路、隔清塵”,“明”字平聲,“鳳”字仄聲。又賀鑄詞前后兩結(jié)句“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shí)”、“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白”字、“葉”字俱仄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格四 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辛棄疾

  散發(fā)披襟處 浮瓜沉李時(shí) 涓涓流水細(xì)侵階 鑿個(gè)池兒 喚個(gè)月兒來 
  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畫棟頻搖動(dòng) 紅蕖盡倒開 斗勻紅粉照香腮 有個(gè)人兒 把個(gè)鏡兒猜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此詞前后兩結(jié),上作四字一讀,下作五字一句,與毛詞小異。宋詞如此填者甚多,趙師俠詞“喚渡沙頭、款款話離情”、“一片瀟湘、真?zhèn)€畫難成”,范成大詞“可惜高樓、不近木蘭舟”、“江已東流、那肯更西流”,正與此同。

格五 雙調(diào)五十三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花草粹編》無名氏

  夕露沾芳草 斜陽帶遠(yuǎn)村 幾聲殘角起譙門 撩亂棲鴉 飛舞鬧黃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天共高城遠(yuǎn) 香馀繡被溫 客程常是可銷魂 怎向人心頭 橫著個(gè)人人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此與辛詞同,惟后結(jié)多一字。

格六 雙調(diào)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韻 周邦彥

  膩頸凝酥白 輕衫淡粉紅 碧油涼氣透簾櫳 指點(diǎn)庭花低映 云母屏風(fēng)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


  恨逐瑤琴寫 書勞玉指封 等閒贏得瘦儀容 何事不教云雨 略下巫峰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中仄平平


此詞前后兩結(jié)俱上六下四句法,較毛詞各多一字。 按僧揮詞起句“金甃蟠龍尾”,“金”字平聲。第三句“涼生宮殿不因秋”,“涼”字平聲。第四句“門外莫尋塵世、捲地江流”,“門”字平聲,“莫”字、“捲”字俱仄聲。又楊無咎詞后段起句“羅綺紛香陌”,“羅”字平聲。結(jié)句“借問謫仙何在,今為誰明”,“借”字仄聲,“今”字平聲。又一首后段第三句“蓬仙應(yīng)是隱鰲頭”,“蓬”字平聲。結(jié)句“誰道于今雙鬢、猶自淹留”,“于”字平聲。譜內(nèi)可平可仄據(jù)此。

格七 雙調(diào)五十二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石孝友

  春淺梅紅小 山寒嵐翠薄 斜風(fēng)吹雨入簾幕 夢覺西樓 嗚咽數(shù)聲角 
  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歌酒工夫懶 別離情緒惡 舞衫寬盡不堪著 若比那回 相見更消削 
  平仄平中中仄平中仄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中平平仄仄平仄


此詞用仄韻,其字句與毛錫震平韻詞同。 按宋沈伯時(shí)《樂府指迷》“論平聲字可以入聲替”,如此詞本平聲韻,今更入聲韻是也。曾慥《樂府雅詞》錄無名氏詞亦入聲韻,前段“閣兒雖不大,都無半點(diǎn)俗。窗兒根底數(shù)竿竹。畫展江南山景、兩三幅。”后段“彝鼎燒異香,膽瓶插嫩菊。翛然無事凈心目,共那人人、相對弈棋局?!逼淝昂蠖纹鸲淦截莆⑥郑蝗舸嗽~諧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