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鸊鷉(鷿鷈)  拼音:pì tí
動物名。鳥綱雁形目。體肥而稍圓,大如小鴨,嘴短而銳,翼小,拙于飛翔,腳生于近尾處,色赤,羽色背面蒼黑,胸部色黃,有紫斑,腹白。善潛水,捕食魚類。也稱為「鸊鶗」、「鸊鵜」。
《國語辭典》:鸊鷉膏(鸊鷉膏)  拼音:pì tí gāo
提煉自鸊鷉身上的油脂。相傳用來涂于刀刃上,可防銹。
《漢語大詞典》:鸊鶗
鸊鷉。
分類:鸊鷉
《漢語大詞典》:須鸁(須鸁)
水鳥名。鸊鷉的別稱。爾雅·釋鳥:“鷉,須鸁?!?郭璞 注:“鷉,鷿鷉,似鳧而小,膏中瑩刀。”
《漢語大詞典》:鸊鵜膏(鸊鵜膏)
亦作“鷿鵜膏”。 鸊鷉的脂肪。古人用以涂刀劍,使不生銹。 宋 蘇軾 《謝曹子方惠新茶》詩:“囊簡久藏科斗字,劍鋒新瑩鷿鵜膏?!?元 王逢 《江浙平章三旦八第宅觀敕賜龍電劍引》:“鸊鵜膏瑩今幾年, 淮 汴 襄 漢 興妖祆。” 明 徐渭 《贈呂正賓長篇》:“銅簽半傅鸊鵜膏,刀血斜凝紫花繡。”
《漢語大詞典》:鷉膏
亦作“鷈膏”。 鸊鷉身上的脂肪。古人用以涂刀劍使鋒刃光潔銳利。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劍石銘:“星精內(nèi)藴,玉理旁達;瑩謝鷈膏,書存紅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