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海馬(海馬)  拼音:hǎi mǎ
動物名。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條鰭亞綱。生活于海中,直立游動。頭像小馬,尾巴似象鼻,嘴呈管狀。全身包在骨質(zhì)的環(huán)節(jié)所形成的硬殼中,尾巴能蜷曲捲物。雄性海馬尾部腹面有一孵卵囊,長三、四寸,雌海馬產(chǎn)卵于其中,以孵育小海馬。在中藥里,曬乾的海馬可當(dāng)強壯劑。也稱為「龍落子」。
《國語辭典》:海象  拼音:hǎi xiàng
動物名。脊椎動物哺乳綱。產(chǎn)于北極圈。體肥大,長三至六公尺。上顎有一對很長的犬齒,似象牙而堅,為破冰或搏斗的工具。群棲生活,以貝類等軟體動物為食。
《漢語大詞典》:鞍勒
鞍子和套在馬頭上帶嚼口的籠頭。漢書·匈奴傳下:“安車一乘,鞍勒一具。”宋史·儀衛(wèi)志六:“先是,御馬以織成帊覆鞍勒,今后以 廣 絹代之。”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二:“其狀真騾真馬也,惟被以鞍勒,則伏不能起。”
《國語辭典》:撥馬(撥馬)  拼音:bō mǎ
掉轉(zhuǎn)馬頭?!度龂萘x》第二回:「玄德?lián)荞R便走,張寶驅(qū)兵趕來?!埂?a target='_blank'>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蕭昊軒因弓弦斷了,使不得力量,撥馬往原路上跑?!?/div>
《國語辭典》:馬冠(馬冠)  拼音:mǎ guān
古代系在馬額上的裝飾品。呈扇形,為一獸形面具,粗眉圓眼,大鼻寬口,邊緣有很多穿孔用來系帶子?,F(xiàn)在出土的馬冠大多屬西周時代。
《漢語大詞典》:方釳
馬飾名。鐵制,在馬頭上。一說在車轅兩邊,防馬之相突。文選·張衡〈東京賦〉:“方釳左纛,鉤膺玉瓖?!?薛綜 注:“方釳,謂轅旁以五寸鐵鏤錫,中央低,兩頭高,如山形,而貫中以翟尾,結(jié)著之轅兩邊,恐馬相突也?!?span id="kt2xq8n" class="book">《說文·金部》:“釳,乘輿馬頭上防釳,插以翟尾鐵翮,象角?!?段玉裁 注:“ 蔡邕 獨斷曰:‘方釳,鐵也,廣數(shù)寸,在馬騣后,有三孔,插翟尾其中?!?蔡 云在馬髦后, 薛 云在轅兩邊。馬髦之后,正負轅處也,與 許 云在馬頭上者不同。”后漢書·輿服志上:“乘輿、金根、安車、立車……駕六馬,象鑣鏤鍚,金鋄方釳,插翟尾?!?/div>
《漢語大詞典》:瞻予馬首
看我馬頭(所向),意思是聽我的指揮,跟著行事。據(jù)《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荀偃令日“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币馑际沁M退要聽我的命令。后來用“馬首是瞻”來比喻服從指揮或樂意追隨。瞻,看。
《漢語大詞典》:钖面(鍚面)
即當(dāng)盧。馬頭上的鏤金飾物。隋書·禮儀志五:“此六輅,又以六色漆而畫之……皆鍚面、金鉤,就以五采,俱十有二?!?/div>
《漢語大詞典》:安順龍宮
在貴州省安順市南馬頭鄉(xiāng)龍?zhí)洞濉J潜北P江支流王二河上游的溶洞暗河。洞內(nèi)瑰麗堂皇,猶如水晶宮殿,故名。水口是一個天池,面積約1萬平方米。暗河總長3千米,需乘小船進入。有八個景區(qū),洞內(nèi)分布各種形狀的鐘乳石。天池水流出口處形成龍門瀑布,瀉入臥龍池,十分壯觀。為全國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
《國語辭典》:馬首是瞻(馬首是瞻)  拼音:mǎ shǒu shì zhān
瞻,看。馬首是瞻原指作戰(zhàn)時,士兵依主將的馬頭決定前進的方向。后比喻毫無主見,服從指揮或跟隨他人進退,不敢稍加違背。
馬頭山
【佛學(xué)大辭典】
(雜名)山形似馬頭,故名。增一阿含經(jīng)三十四曰:「去伊沙山更有山,名馬頭山?!?/div>
馬頭大士
【佛學(xué)大辭典】
(菩薩)馬頭觀音也。
馬頭明王
【佛學(xué)大辭典】
(菩薩)馬頭觀音也。
馬頭羅剎
【佛學(xué)大辭典】
(異類)人身馬頭之獄卒也。楞嚴(yán)經(jīng)八曰:「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猿獅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剎,手執(zhí)鎗槊驅(qū)入城內(nèi),向無間獄?!故踅?jīng)曰:「引路牛頭肩挾棒,催行馬頭腰擎叉,苦牛食牛牛頭來,乘馬苦馬馬頭多?!?/div>
馬頭觀音
【佛學(xué)大辭典】
(菩薩)梵名何耶揭梨婆Hayagriva,胎藏界觀音院之一尊,六觀音之一。以配止觀所說六觀音之師子無畏觀音,為畜生道之教主,是無量壽之忿怒身,以觀音為自性身,以馬置于頭,故曰馬頭觀音,亦曰馬頭大士。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稱為馬頭明王。乃五部明王中蓮華部之明王也。戴馬者,如轉(zhuǎn)輪圣王之寶馬馳驅(qū)四方而威伏之,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勢力大精進力也。又啖食無明重障之意。大日經(jīng)疏五曰:「何耶羯梨婆,譯云馬頭。其非黃非赤,如日初出之色。以白蓮華為瓔珞等,莊嚴(yán)其身。光焰猛盛,赫奕如鬘。指甲長利,雙牙上出。首鬘如師子頂毛,作極吼怒之狀。此是蓮華部忿怒持明王也。猶如轉(zhuǎn)輪王寶馬巡歷四洲,于一時一切處去心不息。諸菩薩大精進力,亦復(fù)如是。所以得如是威猛之勢,于生死重障中不顧身命,多所摧伏者,正為白凈大悲心故。故以白蓮瓔珞而自嚴(yán)身也?!勾笕战?jīng)義釋七曰:「蓮華部眷屬以馬頭為忿怒明王?!沽x軌曰:「馬頭明王,賀野紇里嚩,啖食無明諸障盡也?!姑夭赜浤┰唬骸格R頭,無量壽忿怒,自性輪觀音?!褂衷唬骸格R頭觀音菩薩,赤肉色,大忿怒之相,并三面,牙在唇上,頭有白馬之形如輪王寶馬?!菇?jīng)軌有訶耶揭哩婆觀世音菩薩法印咒品(出陀羅尼集經(jīng)第七),何耶揭哩婆像法,何耶揭哩婆觀世音菩薩受法壇,各一卷。
馬頭觀自在菩薩真言印
【佛學(xué)大辭典】
(印相)十八契印之一。辟除諸魔障之印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