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詞典 1分類詞匯 10
《漢語大詞典》:服玩
亦作“ 服翫 ”。 服飾器用玩好之物。后漢書·宦者傳·曹節(jié):“車馬服玩,擬於天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任誕:“ 祖車騎 過 江 時(shí),公私儉薄,無好服玩?!?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lán)記·正始寺:“﹝ 張倫 ﹞最為豪侈,齋宇光麗,服翫精奇?!?清 鈕琇 觚賸·姜楚蘭:“至於披較琴書,品置服玩,竊有微長?!?/div>
《國語辭典》:金箔  拼音:jīn bó
以金制成的薄片或涂上金粉的紙片。多用來貼飾佛像或包在各種器物外面?!端问?。卷一○。仁宗本紀(jì)二》:「八月戊戌,禁以金箔飾佛像?!?/div>
《漢語大詞典》:內(nèi)樣(內(nèi)樣)
宮中流行的服飾器皿等的式樣。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巾幞:“巾子制頂皆方平,仗內(nèi)即頭小而圓鋭,謂之內(nèi)樣。” 宋 楊萬里 《謝木韞之舍人分送講筵賜茶》詩:“ 北苑 龍芽內(nèi)樣新,銅圍銀范鑄瓊塵?!?span id="ltl1zmf" class="book">《宋史·輿服志五》:“先是,宮中尚白角冠梳,人爭倣之,至謂之內(nèi)樣?!?/div>
《漢語大詞典》:赤油
指用紅油涂過的布帛。古代常用以裝飾器仗或車輿等,以示尊貴。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殳,前驅(qū)之器也,以木為之。后世……以赤油韜之。”晉書·輿服志:“﹝天子法車﹞以赤油,廣八寸,長三尺,注地,繫兩軸頭,謂之飛軨?!?span id="v4h4csl"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五》:“采女、皇女、諸王嗣子、侯夫人,皆乘赤油搨幢車?!?宋 蘇軾 《擇勝亭銘》:“赤油仰承,青幄四張?!?宋 蘇轍 《旦起理發(fā)》詩:“近聞西邊將,袒裼擁馬鬃。歸來建赤油,不復(fù)儕伍同?!?/div>
《漢語大詞典》:銀箔(銀箔)
亦作“ 銀薄 ”。 白銀捶成的薄片。常用以貼飾器物。古代也用以入藥。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金石一·銀:“入藥只用銀箔,易細(xì),若用水銀鹽消製者,反有毒矣。” 明 李時(shí)珍本草綱目·金石一·銀膏﹝集解﹞引 蘇恭 曰:“其法用白錫和銀薄及水銀合成之?!?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紅花:“其子煎壓出油,或以銀箔貼扇面,用此油一刷,火上照乾,立成金色?!?聞一多 《紅燭·志愿》:“銀箔似的溪面一意地要板平他那難看的皺紋?!?/div>
《漢語大詞典》:鎏金
(1).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飾器物的表面,經(jīng)過烘烤,汞蒸發(fā)而金固結(jié)于器物上的一種傳統(tǒng)工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近年 遼寧 、 河北 各地出土大批 遼 代鎏金和銀制手工藝品?!?span id="sf19za9" class="book">《文物》1973年第6期:“涂金時(shí)用牙刷柄形的銅棒先蘸鹽、礬等混合液體,然后輕沫金泥涂器上,用無煙炭火溫烤,使水銀蒸發(fā),金泥即固于器上,這就是古代的鎏金,也就是后世的火鍍金?!?br />(2).指供涂飾用的金泥。 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佛高九尺五寸……傅以鎏金,巍然端像。”參見“ 鎦金 ”。
《國語辭典》:鎦金(鎦金)  拼音:liú jīn
一種用金子裝飾器物的方法。把金子镕解在水銀里,再用刷子將其涂于器物表面,晾乾后用炭火烘烤,再用瑪瑙磨光。一般需要重復(fù)三次才能全部完成。
《漢語大詞典》:組圭(組珪)
亦作“ 組圭 ”。 組帶及玉制符信。古代貴官的服飾器物。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職美綸將綍,榮深組及珪。” 清 曹寅 《謁孟廟》詩:“組圭羣弟子,袞冕古先生?!?清 金農(nóng) 《玉湖阻風(fēng)》詩:“組圭澹相忘,林壑期不乖?!?/div>
《漢語大詞典》:镈鋁(鎛鋁)
用金涂飾器物外層并且磨平。鎛,通“ 敷 ”;鋁,同“ 鑢 ”。
《國語辭典》:蘇子油(蘇子油)  拼音:sū zi yóu
用荏胡麻子制成的油??捎脕睃c(diǎn)燈,或涂飾器物。
《國語辭典》:鎦金(鎦金)  拼音:liú jīn
一種用金子裝飾器物的方法。把金子镕解在水銀里,再用刷子將其涂于器物表面,晾乾后用炭火烘烤,再用瑪瑙磨光。一般需要重復(fù)三次才能全部完成。
《漢語大詞典》:鎏金
(1).用金汞合金制成的金泥涂飾器物的表面,經(jīng)過烘烤,汞蒸發(fā)而金固結(jié)于器物上的一種傳統(tǒng)工藝。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近年 遼寧 、 河北 各地出土大批 遼 代鎏金和銀制手工藝品?!?span id="jgtugbs" class="book">《文物》1973年第6期:“涂金時(shí)用牙刷柄形的銅棒先蘸鹽、礬等混合液體,然后輕沫金泥涂器上,用無煙炭火溫烤,使水銀蒸發(fā),金泥即固于器上,這就是古代的鎏金,也就是后世的火鍍金?!?br />(2).指供涂飾用的金泥。 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佛高九尺五寸……傅以鎏金,巍然端像。”參見“ 鎦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