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青松人。字信夫。號靜坐窩、山仰。
《國語辭典》:守庚申  拼音:shǒu gēng shēn
道家稱人身有三尸神,每至庚申日,上向天帝陳說眾人罪惡,因此在這一天需整夜靜坐不眠以求避免,稱為「守庚申」。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二。玉格》:「七守庚申三尸滅,三守庚申三尸伏。」《紅樓夢》第六三回:「更至參星禮斗,守庚申,服靈砂等妄作虛為。」
《漢語大詞典》:艮背
(1).易·艮:“艮其背,不獲其身?!?王弼 注:“施止於背,不隔物欲,得其所止也。” 孔穎達 疏:“施之於人,則是止物之情,防其動欲?!北?,謂相背而不見。后因稱不動物欲之念為“艮背”。 唐 李商隱 《獻河東公啟》之一:“艮背卻行,氷心自處。”
(2).一種精神治療法。欲人清心寡欲,猶如今之靜坐法。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人部四》:“吾 閩中 又有三教之術(shù),蓋起於 莆 中 林兆恩 者。以艮背之法,教人療病。因稍有驗,其徒從者云集,轉(zhuǎn)相傳授,而吾郡人信之者甚眾?!?br />(3).東北隅。背,通“ 北 ”。北方。 唐 李邕 《海州大云寺禪院碑》:“寺之艮背,山之前臨,有 確師 禪房?!?/div>
《漢語大詞典》:靜功
指道家的靜坐修養(yǎng)之功法。
《漢語大詞典》:學定(學定)
學習佛家靜坐斂心的修養(yǎng)方法。 唐 楊巨源 《送定法師歸蜀》詩:“孤猿學定前山夕,遠雁傷離幾地秋?!?/div>
《漢語大詞典》:坐靜
靜坐修持。元史·世祖紀十二:“幸 大圣壽萬安寺 ,置旃檀佛像,命帝師及西僧作佛事坐靜二十會?!?span id="vrnpzjn"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我想這是姐姐坐靜的地方兒,我就出了個主意,告訴外頭,畫了這么一張?!?/div>
《漢語大詞典》:頑坐(頑坐)
長時間地靜坐不動。 前蜀 貫休 《思匡山賈匡》詩:“覓句唯頑坐,嚴霜打不知?!?元 何中 《辛亥元夕二日》詩:“頑坐故貪默,忽行時自言。”
分類:時間靜坐
《漢語大詞典》:隱坐(隱坐)
穩(wěn)坐,靜坐。隱,用同“ 隱 ”。北史·薛道衡傳:“ 道衡 每搆文,必隱坐空齋,蹋壁而臥,聞戶外有人便怒,其沉思如此?!?清 金農(nóng) 《畫蘭竹自題紙尾寄程五江二》詩:“半幅懸空齋,色香滿巖塢,隱坐整日看,冷吟獨閉戶?!?/div>
分類:靜坐
《國語辭典》:默照禪(默照禪)  拼音:mò zhào chán
宋代正覺禪師所提倡的禪法。主張靜坐默究,凈治揩摩,把心中所有的妄緣幻習去掉,使其恢復清白圓明,便能事事無礙。
《國語辭典》:面壁坐禪(面壁坐禪)  拼音:miàn bì zuò chán
佛教徒每天在一定時間面壁靜坐,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恬靜自在,修禪悟道的情形。
《漢語大詞典》:坐餓關(guān)(坐餓關(guān))
宗教修持方式之一。謂靜坐不語,少食或斷食一段時間,以凈化身心。 明 姚福 青溪暇筆:“近日一蕃僧自西域來,貌若四十餘,通中國語,自言六十歲矣。不御飲食,日啗棗果數(shù)枚而已。所坐一龕,僅容其身。如欲入定,則命人鎖其龕門,加紙密糊封之,或經(jīng)月餘,謦欬之聲亦絶,人以為化去,潛聽之,但聞掐念珠歷歷, 濟川 楊景方 嘗館于其家,有叩其術(shù)者,則勸人少思、少睡、少食耳。一切布施皆不受,曰吾無用也?!?清 翟灝 通俗編·釋道:“釋典雖有入定之説,而不必封鎖于龕中也。今惟坐餓關(guān)者有似此僧所為,疑此風即從此僧而起?!?/div>
《國語辭典》:打禪(打禪)  拼音:dǎ chán
僧尼、道士盤腿靜坐,使心入定,是修習禪定的工夫。也稱為「打坐」。
空心靜坐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昏住也。六祖壇經(jīng)曰:「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永嘉禪師云:「無記者,雖不緣善惡等事,然俱非真心,但是昏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