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正儀(1792年11月21日—?年),榜名李正艷,字叔鴻,號云階,行三,陜西省洋縣人,道光六年(1826年)會試中式貢士,因故被罰停殿試六科,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科殿試成進士。道光二十五年任山東東昌府聊城縣知縣,《聊城縣志》述其「實心實政,無大小事皆認真,而愛士之誠尤非俗吏所能為,未及二年,因案被議去,人皆惜之?!埂?/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生卒】:1798—1865 【介紹】: 清河南河內(nèi)人,字樹南,號文園,一號強齋。道光二年進士,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軍機大臣。督辦團練抵抗北伐之太平軍。反對劾退恭親王奕訴。潛心理學。卒謚文清。晚晴簃詩匯·卷一三○
李棠階,字樹南,號文園,河內(nèi)人。道光壬午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謚文清。有《李文清公詩集》。維基
李棠階(1798年—1865年),字樹南,號文園,又號強齋,河南河內(nèi)縣(今溫縣)人,晚清大臣,著名理學家。道光二年(1822年)進士,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侍讀、太常寺少卿、大理寺卿、禮部侍郎、左都御史、軍機大臣、戶部尚書、工部尚書、禮部尚書。道光二十二年,督廣東學政,違例錄取老年武生,部議降三級調(diào)用。同治元年,奉旨復出入京上疏治策,入值軍機大臣。同年,任大理寺卿,力主嚴懲兩江總督何桂清。四年,病歿北京,贈太子太保,謚文清。
人物簡介
屈懷珠(1800年8月26日—1885年),字偉生,號惺齋,一號星武、一號星階,行四。四川省順慶府鄰水縣人,原籍湖南安化縣。清朝官員。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甲辰恩科舉人,咸豐三年(1853年)進士,曾任江西省貴溪縣、新建縣、南昌縣、崇仁縣知縣。
人物簡介
陳洪猷(1816年12月4日—?年),字升階,號均甫,行三,更名燮坤,四川重慶府綦江縣人,清代政治人物。官至陜西漢中府知府?,F(xiàn)重慶市綦江區(qū)分水鄉(xiāng)金土村仍保存有陳洪猷進士牌坊,高達18米,是重慶市現(xiàn)存最大的牌坊。
人物簡介
【生卒】:1802—1867 【介紹】: 清湖南善化人,字辛階。道光十二年進士。授編修。累擢為廣西布政使。時廣西會黨處處起事,崇光多方鎮(zhèn)壓分化,招降首領張嘉祥。咸豐間撫廣西八年,鎮(zhèn)壓太平軍及其他起事部隊,堅守桂林十余次。擢兩廣總督。同治初,授云貴總督。卒謚文毅。有《常惺惺齋詩文稿》等。晚晴簃詩匯·卷一三六
勞崇光,字辛階,善化人。道光壬辰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云貴總督。贈太子太保,謚文毅。有《常惺惺齋詩稿》。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湖南善化人,字恕階。道光二十年進士,由編修累官吏部侍郎。有《詩韻辨字略》、《介園遺集》。晚晴簃詩匯·卷一四三
黃倬,字恕階,善化人。道光庚子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吏部侍郎。有《介園遺集》。維基
黃倬(?年—?年),字元季,號樹階、一號恕階、恕皆。室名介園。湖南長沙府善化縣人,黃兆麟弟,同舉道光丁酉鄉(xiāng)試。清道光二十年(1840)進士。官至吏部侍郎。著有《詩韻辨字略》,翰林院編修,大考升侍講,歷任侍讀學士、侍講學士,詹事府詹事,內(nèi)閣學士,吏、禮、兵、刑、工各部侍郎。日講起居注官,上書房行走,充道光甲辰恩科、咸豐辛亥恩科、咸豐己未恩科、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道光甲辰科、道光丁未科會試同考官,道光己酉科陜甘鄉(xiāng)試副考官,咸豐壬子科山東鄉(xiāng)試副考官。提督四川、浙江學政。光緒丙子科會試副總裁。
人物簡介
號子佩,字云階。道光庚子舉人。授徒里中,汲引寒畯,多所造就,主講靖江馬馱書院,文風丕變,尤饒干濟才,遇事敢為。咸豐庚申之亂,邑城陷,華墅為常昭門戶,玉墀倡率團練拒之于定山、放羊山、祝塘、松橋等處,屢挫兇鋒,相持數(shù)閱月,殺敵無算。常昭失守,始避地江北,及邑城復,董理善后事尋卒。著有詅癡集。邑志傳忠義。
人物簡介
金國均(1814年—?),字階平,號秉之,又號可亭,湖北漢陽府黃陂縣人,中國清代翰林。金國均為嘉慶二十五年進士金光杰之子。道光十八年(1838年),金國均考中戊戌科進士,殿試高居第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官至侍讀學士,大梁書院主講。
人物簡介
施瓊芳(1815~1868),初名龍文,字見田,一字昭德,號珠垣。中進士后,改名瓊芳。清臺灣縣治(今臺南市)人。生性恬淡,好學不倦,遍讀經(jīng)史諸子百家。道光十七年(1837)拔貢,連捷鄉(xiāng)試。隔年參加禮闈,落榜,遂佇留京城,閉門苦讀,杜絕浮華奔競之習。與林晴皋、馮虛谷、蔡廷蘭等結(jié)為至交,常相唱和。道光乙巳(1845)中恩科進士,銓選六部主事,久滯京城后,始補為江蘇知縣。未就職,乞養(yǎng)回鄉(xiāng)。返臺擔任海東書院山長,潛心性理之學,以培養(yǎng)后進為己任。施氏生平著作頗多,從作品中可見其「恬退」之性格。近人王國璠謂施瓊芳作品徑端言正,繁蕪盡去,得跡象渾然之旨;其詩則薈集眾人長處,有清妙之音,而無奧衍之病,可謂東寧詩壇大家。乙未之際,作品散佚過半,僅《春秋節(jié)要》與《石蘭山館遺稿》由其子嗣士潔攜渡中國大陸,方得以保存。1958年臺南市文獻委員黃典權(quán)從施氏后裔處取得抄本五冊,將之點校,刊于《臺南文化》六卷一期。1964年秋,施氏后代將家藏所有施瓊芳、施士潔遺稿全數(shù)交給黃典權(quán),1965年點校排印,刊于《臺南文化》八卷一期。1992年3月又由高志彬主編,龍文出版社刊印《石蘭山館遺稿》。該詩集前附施瓊芳手抄稿,后附《臺南文化》刊本共二十二卷,一至六卷為古文與駢文,七至十六卷為古今體詩,十七至十八卷為補馀古今體詩,十九至二十二卷試帖詩。茲以龍文出版社刊印,黃典權(quán)所藏抄本為底本,進行編校。(施懿琳撰)維基
施瓊芳(1815年7月10日—1868年10月28日),幼名鎮(zhèn)圭,原名龍文,中舉后更名,字見田,一字昭德,又字星階,號朱垣,臺灣臺南人,原籍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西岑鄉(xiāng)(今福建泉州石獅市永寧鎮(zhèn)內(nèi))。他與其次子施士潔為清代臺灣僅有的父子雙進士,葬于今臺灣臺南市南區(qū)桶盤淺墓地內(nèi),其墳墓為臺南市的古跡。
人物簡介
蓋星階(?年—?年),號平三,山東武定府蒲臺縣人,由道光庚戌科進士,任儀隴縣知縣,同治元年五月署四川順慶府岳池縣知縣。是一位政治人物,明清時曾在四川順慶府岳池縣(位于今四川東北部,武周萬歲通天二年分南充、相如二縣置,是一個千年古縣)擔任官吏。曾知四川儀隴縣,任內(nèi)親自在當?shù)亟鹚跁褐v學,并資助優(yōu)秀學生,鼓勵后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