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 伏菟 ”。隱伏或蹲伏著的兔子。:“今 胡 數(shù)涉北河之外,上覆飛鳥,下不見伏兔?!?李善 注引 蘇林 曰:“言 胡 上射飛鳥,下盡地之伏兔。”
《漢書·鄒陽傳》作“伏菟”。 唐 沈佺期
《七夕曝衣篇》:“雙花伏兔畫屏風(fēng),四子盤龍擎斗帳?!?br />(2).古代車上的部件,勾連車箱底板和車軸,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周禮·考工記·辀人》:“良輈環(huán)灂,自伏兔不至軌七寸。” 賈公彥 疏:“伏兔銜車軸,在輿下,短不至軌?!?br />(3).指織機(jī)上的部件。 南朝 梁
劉孝威 《鄀縣遇見人織率爾寄婦詩》:“機(jī)頂掛流蘇,機(jī)旁垂結(jié)珠。青絲引伏兔,黃金繞鹿盧。”
(4).經(jīng)穴名。別名外勾。屬足陽明胃經(jīng)。位于大腿前外側(cè),髕底外側(cè)端上六寸處。
《靈樞經(jīng)·經(jīng)脈》:“胃足陽明之脈……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guān),抵伏兔,下膝髕中?!?span id="wgg9k4w" class="book">《
針灸甲乙經(jīng)》卷三:“伏兔在膝上六寸,起肉間,足陽明脈氣所發(fā)。”
(5).亦作“ 伏菟 ”。草藥飛廉的別名。見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四·飛廉》﹝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