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10詞典 3分類詞匯 107
《國語辭典》:散兵  拼音:sǎn bīng
1.遣散或逃散的兵?!妒酚洝>砭盼?。夏侯嬰傳》:「漢王既至滎陽,收散兵,復(fù)振?!?br />2.舊時軍中供役而未經(jīng)正式編制的兵士?!端鍟?。卷八。禮儀志三》:「事畢,大將、亞將等,各就牙帳。其馬步隊與軍中散兵,交為兩蕃,五日而代。」
3.戰(zhàn)斗時各個散開,以分散目標(biāo)而進(jìn)攻的兵士。
《國語辭典》:押隊(押隊)  拼音:yā duì
在隊伍后面監(jiān)督。如:「他當(dāng)先鋒,你則殿后押隊。」也作「壓隊」。
《國語辭典》:巨流  拼音:jù liú
巨大的水流。比喻強(qiáng)大的力量或流行潮流。如:「既順應(yīng)時代的巨流,又能推陳出新,才會有杰出的表現(xiàn)?!?/div>
《國語辭典》:步伐  拼音:bù fā
步,軍隊行進(jìn);伐,以兵器擊刺?!覆椒ァ狗褐戈犖樾羞M(jìn)的腳步。《文明小史》第五六回:「行列十分整肅,步伐十分整齊?!?/div>
《國語辭典》:樂隊(樂隊)  拼音:yuè duì
指演奏音樂所組成的團(tuán)隊。如軍樂隊、管樂隊、爵士樂隊等。
《國語辭典》:排頭(排頭)  拼音:pái tóu
1.站在隊伍最前面的人。如:「每一次領(lǐng)錢,他都是搶排頭?!?br />2.苦頭、教訓(xùn)。如:「他吃的排頭還不夠嗎?竟然還做同樣的事。」
《漢語大詞典》:亡軍(亡軍)
謂士兵脫離隊伍逃跑。尉繚子·兵令下:“今以法止逃歸,禁亡軍,是兵之一勝也?!?span id="yrrkgq3"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柔傳》:“士卒亡軍,誠在可疾?!?/div>
《國語辭典》:娘子軍(娘子軍)  拼音:niáng zǐ jūn
本指唐代平陽公主所組織的軍隊。平陽公主是高祖第三女、柴紹之妻。高祖將起義兵,公主于鄠縣莊所,散發(fā)家財,招募山中亡命之人,起兵響應(yīng)高祖。前后共領(lǐng)軍七萬,威震關(guān)中,當(dāng)時號稱為「娘子軍」。見《舊唐書。卷五八。列傳。柴紹》。后泛稱由女子所組成的隊伍。如:「金門女兵是由一批訓(xùn)練有素的娘子軍所組成,有現(xiàn)代花木蘭的美譽(yù)。」
《漢語大詞典》:行隊(行隊)
行列隊伍。三國志·魏志·于禁傳:“虜追稍緩, 禁 徐整行隊,鳴鼓而還?!?span id="rure5gy"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劉邵傳》:“騎到 合肥 ,疏其行隊,多其旌鼓。”
《漢語大詞典》:還旆(還旆)
指回歸隊伍的旗幟。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武陵王賚絹啟》:“下官謬奉扁舟,暫瞻還旆。而天人渥盼,增餘論之榮; 江 漢 安流,無泝洄之阻。”
《漢語大詞典》:止齊(止齊)
整頓隊伍,使行列整齊。書·牧誓:“今予 發(fā) ,惟恭行天之罰。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齊焉。夫子勗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鄭玄 注:“始前,既敵,六步、七步當(dāng)止齊,正行列;及兵相接,少者四伐,多者五伐,又當(dāng)止齊,正行列也?!?/div>
《國語辭典》:中隊(中隊)  拼音:zhōng duì
1.一種隊伍的編制。由若干小隊或分隊組成,屬大隊管轄?!端问贰>硪痪盼?。兵志九》:「合三小隊為一中隊,合五中隊為一大隊?!?br />2.軍隊中指相當(dāng)于連級的組織。
《漢語大詞典》:兵陳(兵陳)
亦作“ 兵陣 ”。 古指作戰(zhàn)隊伍的行列及組合方式。史記·孔子世家:“他日, 靈公 問兵陳?!?裴駰 集解引 孔安國 曰:“軍陳行列之法?!?span id="twtvjai"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高貴鄉(xiāng)公髦傳》:“與左右雜衛(wèi)共入兵陳間,為前鋒所害?!?宋 王鞏 聞見近錄:“ 世宗 據(jù)高原下觀,兵陣方接,東北角奔,西北角次之,王師敗績。”
《漢語大詞典》:旗隊(旗隊)
儀衛(wèi)隊中執(zhí)旗的隊伍。 唐 李洞 《贈永崇李將軍充襄陽制置使》詩:“九城王氣生旗隊,萬里寒風(fēng)入箭瘡?!?/div>
《漢語大詞典》:校隊(校隊)
(1).古時軍隊的編制單位。亦指部隊,隊伍。 漢 班固 《東都賦》:“駢部曲,列校隊,勒三軍,誓將帥?!?br />(2).列隊。后漢書·馬融傳:“校隊案部,前后有屯。甲乙相伍,戊己為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