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 刓闕 ”。磨損殘缺。 前蜀
杜光庭 《錄異記·許君》:“因得古碑,文字刓缺,不可復(fù)識?!?宋
李清照 :“遇書史百家,字不刓闕,本不訛謬者,輒市之,儲作副本?!?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臥佛寺》:“門西有石盤,方廣數(shù)丈,高亦稱是,無纖毫刓缺?!?清
王士禛 《漁洋詩話》卷中:“ 東坡
《送李孝博之嶺表詩》碑,在 蜀岡禪智寺 ,斷仆已久,而字畫幸無刓缺?!?br />(2).猶敗壞。 唐
韓偓 《春陰獨酌寄同年李郎中》詩:“詩道揣量疑可進,宦情刓缺轉(zhuǎn)無多。” 宋
岳珂 《桯史·燕山先見》:“若沿邊諸郡,士不練習(xí),武備刓缺,則置而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