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9詞典 6分類詞匯 13
《漢語大詞典》:詢采(詢採)
見“ 詢採 ”。
亦作“ 詢采 ”。
(1).訪求;采訪。 唐 劉知幾 史通·忤時:“史官編録,唯自詢採,而左、右二史,闕注起居,衣冠百家,罕通行狀?!?宋 葉適 《淮西論鐵錢五事狀》:“臣昨在 蘄州 目見利害,詢採吏民,頗為親切。”
(2).猶詢納。 宋 蘇舜欽 《諮目六》:“況自古有賢智之才,而處重位者,必孜孜詢采,不遺下議,然后能成就功業(yè), 周公 即其人也?!?/div>
分類:訪求采訪
《國語辭典》:采訪使(採訪使)  拼音:cǎi fǎng shǐ
職官名。唐代擔(dān)任巡視各州、察訪善惡、考核諸道官員政績的特任官。見唐。杜佑《通典。卷三二。職官州郡上》。
《漢語大詞典》:追訪(追訪)
(1).追蹤尋訪。太平廣記卷八一引《梁四公記·梁四公》:“俄而其國遣使追訪至 梁 ?!?明 文徵明 《跋宋高宗石經(jīng)殘本》:“ 吳文恪公 按 浙 ,命有司追訪,所存無幾矣?!?br />(2).追蹤隨訪。《光明日報》1984.2.3:“緊緊追訪出院后病人,初步探索疾病規(guī)律?!?br />(3).指追蹤采訪。《經(jīng)濟日報》1985.2.3:“追訪 容志行 。”
《國語辭典》:通訊社(通訊社)  拼音:tōng xùn shè
采訪各地消息,供應(yīng)新聞稿給各報館發(fā)表的機關(guān),但本身并不直接為讀者及聽眾服務(wù)。如中央通訊社、美聯(lián)社等。也稱為「通信社」。
《漢語大詞典》:新聞記者(新聞記者)
采訪和撰寫、報道新聞的報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專職人員。 章炳麟 《論承用“維新”二字之荒謬》:“自茲以后,三段之文,五旌之教,愿以是遍告全國八面論師、新聞記者矣。” 老舍 《龍須溝》第三幕第二場:“ 趙大爺 ,您可預(yù)備好了喲,新聞記者一定會訪問您!”
《漢語大詞典》:新聞社(新聞社)
即通訊社。采訪、搜集和向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提供新聞的機構(gòu)。
《國語辭典》:新聞自由(新聞自由)  拼音:xīn wén zì yóu
新聞從業(yè)人員在采訪、通訊、編輯、評論及刊播等方面,有不受政府鉗制、自由傳遞及發(fā)展其事業(yè)的權(quán)利。
《國語辭典》:重點采訪(重點采訪)  拼音:zhòng diǎn cǎi fǎng
對于某一新聞,新聞媒體根據(jù)本身的采訪政策,用特別多的篇幅強調(diào),加以詳細的報導(dǎo)。
《國語辭典》:特稿  拼音:tè gǎo
報章、雜志上,特別采訪、制作,并以專欄形式刊載的稿件。
《國語辭典》:獨家報導(dǎo)(獨家報導(dǎo))  拼音:dú jiā bào dǎo
只有一家新聞媒體獨自采訪到的新聞報導(dǎo)。
《漢語大詞典》:訪事人(訪事人)
舊指通訊社或報館派往各地采訪新聞的人。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技藝》:“ 英國 訪事人 亨利那門 云, 日本 皆用新式苗也理地鎗。”亦省稱“ 訪事 ”。 嚴復(fù) 《有如三?!?/span>:“本舘數(shù)日前接到泰西訪事友人一信,今略陳之?!?魯迅 《墳·寡婦主義》:“我曾經(jīng)也略略猜想過這些謠諑的由來……連常識也沒有或別有作用的新聞訪事和記者?!?/div>
《漢語大詞典》:采寫
采訪寫作。例如:新華社記者采寫時,他仔細研究過這篇報道,可此刻,他還是一字不漏地聽完這篇廣播。
分類:采訪寫作
《國語辭典》:跑新聞(跑新聞)  拼音:pǎo xīn wén
指采訪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