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7—1187 【介紹】: 即宋高宗,字德基?;兆诘诰抛印P统醴饪低?。欽宗靖康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拒李綱、宗澤抗金主張,從黃潛善、汪伯彥南遷避敵之議,先退至揚州,繼又渡江南奔,建行都于臨安,史稱南宋。鎮(zhèn)壓鐘相、楊么等起義。一度任用岳飛、韓世忠等抗金名將。為求和,與宰相秦檜設(shè)計收諸大將兵權(quán),殺害岳飛,割地、稱臣、納貢于金。紹興三十二年,傳位于趙慎。稱太上皇帝。在位三十六年。有《翰墨志》。
全宋詩
宋高宗趙構(gòu)(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初封蜀國公,廣平郡王。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進(jìn)封康王。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使金,得還。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帝北去,乃即帝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后建行都于臨安,史稱南宋。在位三十六年,建元建炎、紹興。紹興三十二年(一一六二)傳位于孝宗趙慎,稱光堯壽圣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jīng)武緯文紹業(yè)興統(tǒng)明謨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葬思陵。謚曰圣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加謚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著有《翰墨志》一卷,今存。事見《宋史》卷二四至三二《高宗本紀(jì)》。 宋高宗詩,據(jù)《寶慶會稽續(xù)志》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詞學(xué)圖錄
趙構(gòu)(1107—1187) 即宋高宗,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欽宗弟。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紹興縣東南35里處寶山)。精書法,善真、行、草書,筆法灑脫婉麗,自然流暢,得晉人神韻,自謂:"余自魏、晉以來以至六朝筆法,無不臨摹,眾體備于筆下,意簡猶存取舍,至若禊帖,測之益深,擬之益嚴(yán),以至成誦。"明陶宗儀《書史會要》稱:"高宗善真、行、草書,天縱其能,無不造妙。"陸游:"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訪求法書名畫,不遺余力。清閑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 著有《翰墨志》一卷,傳世墨跡有《草書洛神賦》、《正草千字文》及《光明塔碑》等。
全宋文·卷四四三九
宋高宗趙構(gòu)(一一○七——一一八七),字德基,徽宗第九子,母韋賢妃。初授定武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封蜀國公。大觀二年封廣平郡王。宣和三年進(jìn)封康王。靖康元年冬,被詔使河北,至磁州,不進(jìn),轉(zhuǎn)赴相州,拜河北兵馬大元帥,開帥府。二年夏,聞金兵俘徽、欽二帝北去,遂南赴南京應(yīng)天府。五月,即帝位,改元建炎。史稱南宋。初用李綱為相,宗澤守汴,力謀恢復(fù)。然性素怯懦,拒絕李綱、宗澤抗金主張,復(fù)用黃潛善、汪伯彥逃跑之議,初退至揚州,繼渡江奔杭州。三年三月,苗傅、劉正彥發(fā)動政變,被迫退位,政變平,復(fù)位。尋為金人窮追至浙東海中,不得已,復(fù)任用岳飛、吳玠、韓世忠、劉锜等抗金名將,擊退金人,還駐臨安府,遂以為行都。然猥懦猜忌,坐失事機(jī),相秦檜,殺岳飛,收諸大將兵權(quán),乞和于金,于紹興十一年與金訂立割地、稱臣、納貢之屈辱和議,偷安忍恥達(dá)二十馀年。紹興三十二年傳位于孝宗,稱太上皇帝。后累上尊號曰「光堯壽圣」。在位三十六年,年號二:建炎、紹興。淳熙十四年崩,年八十一。喜書法。著有《翰墨志》一卷(存)、御集一百卷。見《宋史·高宗紀(jì)》,《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玉海》卷二八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宗室,字君序。趙德昭玄孫。以父任補(bǔ)右班殿直,累遷秘閣修撰,歷知臺州、紹興府。召權(quán)戶部侍郎,領(lǐng)嚴(yán)、饒二州鑄錢官,于財政多所建議,皆得頒布以行。由崇慶軍承宣使襲封安定郡王。隆興初除同知大宗正事、左中大夫,以疾乞祠歸。卒年六十八
全宋文·卷四一九九
趙令詪(一○九九——一一六六),字君序,宗室,德昭玄孫。以父任補(bǔ)右班殿直。政和中召試,授從事郎。宣和中調(diào)信州永豐縣丞。南宋初遷福州運判兼提點刑獄公事。升秘閣修撰,知臺州,移知紹興府。召權(quán)戶部侍郎,領(lǐng)嚴(yán)、饒州鑄鐵局。紹興二十九年襲封安定郡王。隆興初,同知大宗正事,知紹興府。乾道二年卒,年六十八。見《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列傳》一,《宋會要輯稿》帝系三之三九。
趙植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植(一一○八~?),徽宗十二子(《宋史》卷二四六)。徽宗大觀二年(一一○八)授武定軍節(jié)度使、檢校太尉,封吳國公。政和三年(一一一三)改授檢校太保。宣和四年(一一二二)進(jìn)封信都郡王,后改莘王,靖康之變,隨二帝被虜北去(《宋會要輯稿》帝系一之四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2 【介紹】: 金上京女真人,本名撒曷輦。宗弼婿。海陵王時,歷兵部尚書、樞密副使,任北面都統(tǒng),鎮(zhèn)壓契丹人撒八起事。大定初,為臨海節(jié)度使,鎮(zhèn)壓移剌窩斡。旋從仆散忠義南下攻宋,為左副元帥,敗宋李顯忠、邵宏淵軍于宿州。拜右丞相,封金源郡王。卒謚武定。

人物簡介

御訂全金詩增補(bǔ)中州集·卷五十一
《補(bǔ)金史》彥舟,字巨濟(jì),相州林慮人。亡命為盜,后為宋招。捉使走之齊,從劉麟伐宋。齊國廢,從宗弼取河南。累官工兵部尚書,河南尹。封廣平郡王,正隆例降金紫光祿大夫,改南京留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6 【介紹】: 金遼陽人,字子堅。宗輔妻弟,世宗舅父。天會間累官為景州刺史。海陵王時,稱病不出。世宗大定初,以定策功拜參知政事。后為御史大夫。任職既久,年高邁,奏對不稱旨,以太保致仕,封廣平郡王,卒謚襄簡。
完顏宗秀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6—1157 【介紹】: 金宗室,本名廝里忽,字實甫。完顏勖子。涉獵經(jīng)史,通契丹大小字。累官昭義軍節(jié)度使,封廣平郡王。
趙士篯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六六九
趙士篯,宗室。紹興二十五年為安定軍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二十八年為定江軍承宣使,明年為安慶軍節(jié)度使,官至檢校少保。乾道五年,贈少師,追封安定郡王。見《宋會要輯稿》帝系三之一七、六之二三、六之二九,職官二○之二九,《宋史》卷二四五《宗室傳》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9—1196 【介紹】: 宋宗室,字禹錫。孝宗同母兄。以恩補(bǔ)將仕郎。孝宗受禪,詔除集英殿修撰、知臺州,頗著政績。除敷文閣待制,兩知明州,在郡十年,為政寬和,浚湖陂、均水利,辨冤獄。累遷少保,封滎陽郡王。光宗立,遷太保,封嗣秀王。次年除判大宗正事,超拜太師,兼崇信軍節(jié)度使,尋卒于湖州。謚憲靖。
全宋文·卷四九七三
趙伯圭(一一二五——一二○二),字禹錫,孝宗同母兄。紹興七年以明堂恩奏補(bǔ)將仕郎,十八年,授華亭尉。累官至浙西提刑干辦公事,通判明州。孝宗受禪,知臺州,改明州,充沿海制置使。在郡十年。淳熙三年,授安德軍節(jié)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充萬壽觀使。尋加少保,封滎陽郡王。十五年,加少傅。光宗即位,加少師。紹熙元年,加太保,嗣秀王。二年,判大宗正事。三年,拜太師。兼崇信軍節(jié)度使。嘉泰二年卒,年七十八。追封崇王,謚憲靖。見《攻愧集》卷八六《皇伯祖太師崇憲靖王行狀》,《宋史》卷二四四《宗室傳》一。
趙居廣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三四六
趙居廣(?——一一八一),英宗四世孫,安時子。紹興中為榮州團(tuán)練使、瓊州觀察使、岳陽軍節(jié)度使。乾道四年封永陽郡王。淳熙八年卒,追封永王。見《宋史》卷二三三《宗室世系》一九、卷三三、三四、三五、二三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2—1161 【介紹】: 金朝皇帝,女真完顏部人,本名迪古乃,字元功,后改名亮。遼王完顏宗干第二子?;式y(tǒng)九年,弒熙宗自立,當(dāng)年改元天德,后改貞元、正隆。即位后以勵官守,務(wù)農(nóng)時等七事詔中外。遷都于燕,稱中都,又改汴梁為南京。正隆末大舉攻宋,敗于采石,東至瓜洲,兵變被殺。在位十二年。世宗時降為海陵郡王,謚號煬,后再降為海陵庶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4—1171 【介紹】: 宋開封人,字叔謙。高宗吳皇后弟。建炎末,以恩補(bǔ)官。娶秦檜長孫女,與王繼先交相薦引,歷官至保康軍節(jié)度使,加太尉、開府儀同三司。以檜故,授文資,直秘閣,累加直寶文閣,升敷文閣待制。孝宗時進(jìn)少傅,又進(jìn)太師,封太寧郡王。善書法。
全宋文·卷四九二一
吳益(一一二四——一一七一),字叔謙,開封(今河南開封)人,高宗吳皇后之弟。建炎末以恩補(bǔ)官,累官至太師、保康軍節(jié)度使,封太寧郡王。乾道七年卒,年四十八,謚莊簡,追封衛(wèi)王。見《宋史》卷四六五《外戚傳》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5—1166 【介紹】: 宋開封人,字叔平。吳益弟。善書法。高宗紹興中以恩補(bǔ)官。官至寧武軍節(jié)度使,累升太尉、開府儀同三司、少保,進(jìn)封新興郡王。
全宋文·卷四九七二
吳蓋(一一二五——一一六六),字叔平,開封(今河南開封)人,高宗吳皇后及吳益弟。紹興中以恩補(bǔ)官,累官至寧武軍節(jié)度使、太尉,封新興郡王。乾道二年卒,年四十二,贈太傅,追封鄭王。見《宋史》卷四六五《外戚傳》下。
趙士銖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六七八
趙士銖,宗室。紹興二十六年由右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成州團(tuán)練使改蘄州防禦使。乾道元年為洪州觀察使、同知大宗正事,二年任常德軍承宣使、同知大宗正事,六年特授奉國軍節(jié)度使,九年贈少師,追封咸安郡王。見《宋會要輯稿》帝系三之一七,六之二五,七之五,七之六,七之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7—1194 【介紹】: 即宋孝宗,字元永。太祖七世孫。因高宗無子,紹興初選育禁中。三十年,立為皇子,封建王。三十二年,立為皇太子,尋即位。銳志恢復(fù),起用張浚,追復(fù)岳飛。隆興元年北伐之師潰于符離,遂復(fù)與金人議和。其后雖倚虞允文、王淮等以謀恢復(fù),然終無成效。淳熙十六年傳位太子趙惇。在位二十八年。
全宋詩
宋孝宗趙慎(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元永,秀王稱子,生于秀州。初名伯琮,高宗紹興二年(一一三二)選育宮中,賜名瑗。十二年,封普安郡王。三十年,立為皇子,更名瑋,進(jìn)封建王,賜字元瑰。三十二年,立為皇太子,改今名,賜今字。同年,即皇帝位。建元隆興、乾道、淳熙,在位二十七年。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傳位于其子趙惇(光宗),尊為至尊壽皇圣帝。光宗紹熙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見《宋史》卷三三至三五《孝宗紀(jì)》?!∷涡⒆谠?,據(jù)《周文忠集》等書所錄,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五二○六
宋孝宗趙慎(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元永,太祖七世孫,父秀王子稱。高宗無子,紹興二年選育于禁中。三年,除和州防禦使,賜名瑗。十二年,加檢校少保,封普安郡王。三十年立為皇子,更名瑋,進(jìn)封建王。三十二年五月,立為皇太子,改今名。六月,受內(nèi)禪,即帝位。銳志恢復(fù),起用張浚,追復(fù)岳飛。隆興元年,以符離之?dāng)?,遂與金人訂立「隆興和議」。后倚虞允文、王淮等以謀恢復(fù),終無成效。乾道初,魏杞使金還,始正敵國禮,易表稱書,改臣稱侄,減去歲幣,稍變南宋對金關(guān)系中之屈辱地位。淳熙十六年二月,禪位于第三子惇,受尊號曰「至尊壽皇圣帝」,退居重華宮,在位凡二十八年。紹熙五年崩,年六十八,廟號孝宗。年號三:隆興、乾道、淳熙。淳祐五年,實錄院編孝宗御集成,上之。見《宋史》卷三三至三五《孝宗紀(jì)》、《玉海》卷二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