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95,分20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邑宰
劇邑
宰邑
邑令
巖邑
邑民
封邑
縣邑
作邑
馬邑
安邑
邑居
邑子
三邑
同邑
《國語辭典》:邑宰  拼音:yì zǎi
舊時對縣令的尊稱?!段倪x。潘岳。河陽縣作詩二首之一》:「誰謂邑宰輕?令名患不劭?!顾?。朱熹游白鹿洞〉詩:「自非賢邑宰,誰復此精舍。」也稱為「邑侯」。
《漢語大詞典》:劇邑(劇邑)
政務繁劇的郡縣。晉書·王猛傳:“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劇邑,謹為明君翦除兇猾?!?前蜀 杜光庭 《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詞》:“ 當縣 地控上游,素名劇邑,賦輿重大,耕稼茲繁?!?宋 葉適 《題朱晦庵帖》:“方急迫了劇邑,乃不忘博學審問之功;他日聞其政,必異於今人也?!?清 周在浚 《周亮工行述》:“ 濰 ,劇邑也,事繁叢弊?!?/div>
《韻府拾遺 緝韻》:宰邑
齊書武帝紀:鄭渾宰邑,因姓立名;王浚剖符,戶口殷盛。
《漢語大詞典》:邑令
縣令。 元 揭傒斯 《廬江縣學明倫堂記》:“后九年,邑令 張導禮 更為神像及禮器?!?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仰彼邑令,作爾冰人。”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邑令蹙然迎拜曰:‘旅櫬未歸,是諸弟子之過也?!?/div>
分類:縣令
《國語辭典》:巖邑(巖邑)  拼音:yán yì
險要的城邑。《左傳。隱公元年》:「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埂逗笾?。庾信。周大將軍襄城公鄭偉墓志銘》:「國有巖邑,朝多君子?!?/div>
分類:險要城邑
《漢語大詞典》:邑民
州縣的百姓。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孟子有受人牛羊求牧與芻之喻, 宋 儒 黃勉齊 先生宰 臨川 時,有云:‘邑民猶雞雛也,令其母也?!ヒ馍w即本此。”
分類:州縣百姓
《漢語大詞典》:封邑
(1).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以領地或食邑。史記·晉世家:“賞從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
(2).指領地、食邑。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四:“右逕 劉仲 城北,是 漢祖 兄 劉仲 之封邑也?!?/div>
《漢語大詞典》:縣邑(縣邑)
縣城。韓非子·說林下:“ 晉 中行文子 出亡,過於縣邑?!?span id="ekjrhx3" class="book">《史記·蕭相國世家》:“ 何 守 關中 ,侍太子,治 櫟陽 。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輒奏上,可,許以從事?!?span id="gp3jhpy" class="book">《后漢書·伏湛傳》:“今所過縣邑,尤為困乏。”
分類:縣邑縣城
《漢語大詞典》:作邑
(1).謂建筑都城。《詩·大雅·文王有聲》:“ 文王 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 崇 ,作邑于 豐 ?!?鄭玄 箋:“作邑者,徙都于 豐 ,以應天命?!?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52' target='_blank'>《詩·大雅·文王有聲》“ 鎬京 辟廱” 毛 傳:“ 武王 作邑於 鎬京 。”
(2).做縣令。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熊子復:“不相聞者幾二十年,及改秩作邑滿,造朝謁 光范 ?!?span id="3ewnt2s"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二年》:“ 葉顒 等薦 俞翊 為 饒州 守,言其作邑有聲?!?/div>
《國語辭典》:馬邑(馬邑)  拼音:mǎ yì
地名。在今山西省朔縣。相傳秦代為防止胡虜入侵,在此地筑城防禦,但城屢建不成。某日有馬在此地重覆奔走,當?shù)剀娒?,于是就依照馬跡來構建城池,終于筑成,故稱為「馬邑」。
《駢字類編》:安邑
史記魏世家: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
又貨殖傳:安邑千樹棗。漢書地理志:河東郡縣安邑。又唐書李德裕傅:所居安邑里第有院號起,草亭曰精思,每計大事,則處其中。
分類:安邑
《漢語大詞典》:邑居
里邑住宅。亦謂聚邑而居。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田野不辟而飾亭落,邑居丘墟而高其郭?!?馬非百 注:“邑居,城市住宅?!?span id="7y7chmk" class="book">《后漢書·西南夷傳·哀牢》:“乃分置小王,往往邑居,散在谿谷?!?唐 岑參 《石犀》詩:“向無爾石犀,安得有邑居?” 嚴復 《原強》:“耕鑿蠶織,城郭邑居,於是有禮樂刑政之治,有庠序?qū)W校之教?!?/div>
分類:住宅
《國語辭典》:邑子  拼音:yì zǐ
同縣的人。《漢書。卷六四上。朱買臣傳》:「會邑子嚴助貴幸,薦買臣?!埂逗鬂h書。卷一七。馮異傳》:「異因薦邑子銚期、叔壽、段建、左隆等,光武皆以為掾史,從至洛陽?!?/div>
《駢字類編》:三邑
春秋莊公元年,齊遷紀、郱、鄑。郚。注:齊欲滅紀,故徙其三邑之民而取其地。 左傳:鄭伯賞入陳之功,三月甲寅朔,享子展,賜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賜子產(chǎn)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子產(chǎn)辭邑,曰:自上以下,降殺以兩,禮也。臣之位在四,且子展之功也。臣不敢及賞禮,請辭邑。公固予之,乃受三邑。公孫揮曰:子產(chǎn)其將知政矣。讓不失禮。又僖公十有六年秋,狄侵晉,取狐、廚,受鐸,涉汾及昆都,因晉敗也。注:狐廚、受鐸、昆都,晉三邑。象郡志:跨三邑之封,居嶺嶠之表。謝靈運撰征賦,納五叛,以長寇,伐三邑以侵彭。
《漢語大詞典》:同邑
同縣。漢書·賈誼傳:“ 文帝 初立,聞 河南 守 吳公 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 李斯 同邑,而嘗學事焉,徵以為廷尉?!?清 周亮工 《書影》卷二:“ 元瑞 曾得祕本,后歸之同邑 章無逸 。” 剪伯贊 《中國史綱要》第九章第七節(jié):“1876年,他執(zhí)贄于同邑學者 朱次琦 門下,治 程 朱 兼及 陸 王 理學三年?!?/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