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1155—約1221 【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因屢試不第,一生未仕。往來于鄂、贛、皖、蘇、閩間,出入仕宦家,與詩人詞客交游。死于杭州。工詩詞,擅書法,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清虛騷雅,對后世影響較大。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續(xù)書譜》等。
全宋詩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堯章,鄱陽(今江西鄱陽)人。父噩,高宗紹興進士,歷新喻丞,知漢陽縣,卒于官(《宋史翼》卷二八)。夔孩幼隨父宦,繼居姊家,往來沔、鄂近二十年(本集《以長歌意無極好為老夫聽為韻奉別沔鄂親友》)。孝宗淳熙間客湖南,識閩清蕭德藻。德藻以其兄子妻之,攜之同寓湖州。居與白石洞天為鄰,因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帚。其卒年約為寧宗嘉定十四年。夔詩詞均自成一派。詩格秀美,為楊萬里、范成大等所重;詞尤嫻于音律,好度新腔,繼承周邦彥的詞風,在當時和后世詞人中有較大影響。晚年自編詩集三卷,已佚。今存《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詩說》等。事見夏承燾《姜白石系年》,《宋史翼》卷二八有傳。 姜夔詩,以汲古閣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白石道人詩集》為底本。校以《四部叢到》影印清乾隆水云漁屋刊本(簡稱四部叢刊本),并酌校清嘉慶石門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簡稱群賢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名賢集),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詞學圖錄
姜夔(1155-約1221) 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詩說》、《白石道人歌曲》。
黃鶴樓志·人物篇
姜夔(約1155—約1221) 南宋詞人、詩人、音樂家。字堯章,自號白石道人,世稱姜白石。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幼時隨做官的父親流寓于湖北漢陽一帶,后長期寓居湖州、杭州,一生未仕。姜夔在詞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婉約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淳熙十三年(1186)冬,和友人游覽新建成的南樓(又稱安遠樓),寫下《翠樓吟?武昌安遠樓成》這首音調諧婉、文筆優(yōu)雅、寓意深長的詞作。又有《清波引?冷云迷浦》,回憶了相伴“鸚鵡之草樹,黃鶴之偉觀”而客居漢陽時的情景。
欽定四庫全書·白石道人詩·提要
白石道人詩集》二卷,宋姜夔撰。夔有《絳帖平》,已著錄。羅大經《鶴林玉露》稱夔學詩于蕭??。而卷首有夔自序二篇。其一篇稱:“三薰三沐,師黃太史氏,居數年,一語噤不敢吐。始大悟學即病,不若無所學者之為得。”其一篇稱:“作詩求與古人合,不如求與古人異。求與古人異,不如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逼鋵W蓋以精思獨造為宗。故序中又述千巖、誠齋、石湖咸以為與已合,而已不欲與合。其自命亦不凡矣。今觀其詩,運思精密,而風格高秀,誠有拔于宋人之外者。傲視諸家,有以也。《宋史·藝文志》載夔《白石叢稿》十卷。陳振孫《書錄解題》載《白石道人集》三卷。今止二卷,殆非完本??肌段淞昱f事》載夔詩四首,《咸淳臨安志》載夔詩三首,《研北雜志》亦載夔詩一首,皆此本所無。知在所佚一卷之內矣。 夔又有《詩說》一卷,僅二十七則,不能自成卷帙,舊附刻詞集之首。然既有詩集,則附之詞集為不倫,今移附此集之末,俾從其類。觀其所論,亦可以見夔于斯事所得深也。
白石道人詩·原序
詩本無體,三百篇皆天籟自鳴。下逮黃初迄于今人異韞,故所出亦異。或者弗省,遂艷其各有體也。近過梁溪見尤延之先生,問余詩自誰氏。余對以異時泛閱眾作,已而病其駮如也。三薰三沐,師黃太史氏,居數年,一語噤不敢吐。始大悟學即病,顧不若無所學之為得。雖黃詩亦偃然高閣矣。先生因為余言: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溫潤有如范致能者乎?痛快有如楊廷秀者乎?高古如蕭東夫,俊逸如陸務觀,是皆自出機軸,亶有可觀者。又奚以江西為?余曰:誠齋之說政爾,昔聞其歷數作者,亦無出諸公右,特不肯自屈一指耳。雖然,諸公之作,殆方圓曲直之不相似,則其所許可亦可知矣。余識千巖于瀟湘之上,東來識誠齋、石湖,嘗試論茲事,而諸公咸謂其與我合也。豈見其合者而遺其不合者耶?抑不合乃所以為合耶?抑亦欲俎豆余于作者之間而姑謂其合耶?不然,何其合者眾也。余又自唶曰:余之詩,余之詩耳。窮居而野處,用是陶寫寂寞則可,必欲其步武作者,以釣能詩聲,不惟不可,亦不敢?!疽弧?作者求與古人合,不若求與古人異。求與古人異,不若求與古人合。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彼惟有見乎詩也。故向也,求與古人合,今也求與古人異,及其無見乎詩已,故不求與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與古人異,而不能不異。其來如風,其止如雨。如印印泥,如水在器。其蘇子所謂不能不為者乎。余之詩,蓋未能進乎此也。未進乎此則不當自附于作者之列,悉取舊作,秉畀炎火,俟其庶幾于不能不為而后錄之?;蛟徊豢?,物以蛻而化,不以蛻而累,以其有蛻,是以有化。君于詩將化矣,其可以舊作自為累乎。姑存之以俟他日?!径?/blockquote>
全宋文·卷六六一一
姜夔(一一五五?——一二二一?),字堯章,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寓居武康,與白石洞天為鄰,因自號白石道人,又號石帝。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得免解,試禮部不第。自是不復求仕,遨游大江南北,與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諸人為友。夔通音律,擅書法,工詩詞。其詩格高秀,詞亦精深華妙,為南宋詞人中之重要作家。著有《白石詩》一卷、詞五卷,又有《絳帖平》、《續(xù)書譜》等。見陳思《白石道人年譜》(《遼海叢書》第三冊),《全宋詞》第三冊第二一七○頁。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莫洞觀,道士,容州(今廣西容縣)人,居羅浮石洞(《羅浮志》卷四)。
全粵詩·卷二五
莫洞觀(? — 一二二九),一名莫道人。原籍廣西容州。居羅浮石洞。入山不知其幾年,問之亦不言其歲,而身歷三甲戌,能言崇寧、大觀間事。山下父老或有八九十歲者,自言少年時已見其豐姿,今其容貌不異于昔。精力甚旺,登山如飛,飲食兼人,或辟谷數日,不避寒暑。蕭然一庵,傍無侍者。常夜坐飛云頂石巖間,有虎侍側不去,叱遣之,達旦乃去。宋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人聞其羽化已三年。史東巖叩其故居,捐錢三萬營葺之,大書“廣莫庵”三字以光其額。清宋廣業(yè)輯康熙五十六年刊《羅浮山志會編》卷五、清阮元修道光刊《廣東通志》卷三二九有傳。詩一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金潞州人,字國華,號無事道人,一作無事老人。章宗承安間進士。南渡后,歷大理司直、河南府治中。于《六經》、《論》、《孟》諸書,深思有得,以力行為事。參取佛老二家。
中州集
文甫字國華,潞人。承安中進士。為人淳質,恬于世味,于心學有所得,人知尊敬之,而不知其所以得也。子安仁,亦學道。父子嘗閒居寶豐,閉戶不出,以習靜為業(yè),朝夕不繼,晏如也。國華歷金昌府判官、禮部員外郎、昌武軍節(jié)度副使。正大中,以公事至杞縣,自知死期,作書與家人及同官,又作詩貽杞縣令佐,詩畢,擲筆于地,以扇障面而逝。有和太白山明和尚牧牛圖詩,刻石于洛陽,其引云:夫人有等差,教分頓漸。上根之人,一聞千悟,不落階級;中智而下,必由漸進。此人牛次第,不得不立。心性動靜,徼妙有無,學者所宜諦觀也。以人牧牛,是動而有制,從有以觀其徼者也。進進而不已,則漸至于回首馴服,從無以觀其妙者也。有入于無,徼及于妙,固善矣,又不如靜而無礙之為愈也。靜而無礙,又不如兩忘雙泯之入神也。若夫人牛兩忘,明月獨照,恍然俱失所在。當是時也,吾將離形去智,神亦無功,同于大通,與道為一,則向之人牛,亦筌蹄中一微塵耳。吾儒所謂盡心盡性者,無外于是。因借明和尚韻,再下一轉語,會心者必能知之。詩不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76—1260 【介紹】: 金澤州晉城人,字用章,號鶴鳴道人。得程氏之學及邵雍《皇極》數。章宗承安五年進士第一,授應奉翰林文字,未幾,棄官教授鄉(xiāng)里。宣宗南遷,隱嵩州鳴皋山,后徙西山。蒙古忽必烈在潛藩,以安車召之,問以禎祥。卒年八十。有《莊靖集》。
元詩選
俊民,字用章。別號鶴鳴老人。唐韓王元嘉之后。家于澤州。少通程氏之學,金承安中,以經義舉進士第一,應奉翰林文字。未幾,棄官教授。南遷后,隱于嵩山。元世祖在藩邸,劉秉忠盛稱之,以安車召見,延訪無虛日,遽乞還山。卒,賜謚莊靜先生。(集作莊靖。)世祖嘗曰:「朕求賢三十年,惟得竇漢卿及李俊民二人?!?jié)墒囟握淇唐溥z集十卷,長平李仲紳、王特升序之。謂自筮仕后,冥搜隱索四十馀年,雖片言只字,亦必有據。劉瀛云:「先生詩格律清新似東坡,句法奇杰似山谷。集句圓轉,脈絡貫穿,半山老人之體也。雄篇鉅章,奔騰放逸,昌黎公之亞也?!股w為當時所推重如此。先生嘗自書登科記后曰:余閱承安庚申登科記三十三人,革命后,獨與高平趙楠、庭干二人在。一日,邂逅于鄉(xiāng)邑,哽咽道舊。壬寅五月,庭干復挈家之燕京,感慨忍淚,書五十六字寄之:「試將小錄問同年,風采依稀墮目前。三十一人今鬼錄,與君雖在各華顛。君還攜幼去燕然,我向荒山學種田。千里暮鴻行斷處,碧云容易作愁天?!故菚r,蔡州失守已十年矣。故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安錢塘人,字宗之,一字彥木,號蕓居,又號陳道人,或稱陳解元。約孝宗淳熙年間至理宗淳祐末年在世。開書肆于臨安睦親坊,其所刊稱“臨安陳道人家開雕”。乃所謂行都坊本,又謂書棚本。世所傳宋善本,多其所刻。能詩。理宗寶慶、紹定間,與士夫抗顏列席,名滿朝野。江湖詩人皆與之善。寶慶初刊行《江湖集》,以所收詩忤權相史彌遠被流放,《江湖集》被毀板,詔禁作詩。彌遠卒,禁解,續(xù)刻《江湖集》前集、后集、續(xù)集及《中興江湖集》等,南宋“江湖詩派”以此得名。有《蕓居乙稿》。
全宋詩
陳起,字宗之,號陳道人,亦號蕓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開書肆于錢塘睦親坊,與江湖詩人善,編刊有《江湖集》。理宗寶慶初,史彌遠當政,視集中詩有謗訕,因起大獄,劈《江湖集》版,起亦流配,且詔禁士大夫作詩。史死后方得赦,重操舊業(yè)。今存《蕓居乙稿》一卷。事見《梅澗詩話》、《瀛奎律髓》卷二○、四二?!£惼鹪姡约彻砰w影宋抄《南宋六十家集》本為底本。校以《兩宋名賢小集》本(簡稱名賢集)、《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群賢集)。新輯集外詩編為第二卷。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慧開(一一八三~一二六○),號無門,俗姓梁,杭州(今屬浙江)人。寧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入住湖州報因禪寺。后歷住隆興府天寧寺、黃龍崇恩寺、平江府靈巖顯親崇報寺、隆興府翠巖廣化寺,再住黃龍崇恩寺,鎮(zhèn)江府焦山普濟寺、平江府開元寺、建康府保寧寺、開山護國仁王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入朝起居奉旨。景定元年(《西天目山志》作四年,誤)卒,年七十八。為南岳下十八世,月林師觀禪師法嗣。有《無門慧開禪師語錄》二卷、《禪宗無門關》一卷,均收入《續(xù)藏經》。事見《語錄》及末附《行實》,又見《西天目山志》?!♂尰坶_詩,以輯自《語錄》及其中單編偈頌、《禪宗無門關》中的頌古編為三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四一○
慧開(一一八三——一二六○),字無門,俗姓梁,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幼出家,從天龍肱和尚受業(yè),繼謁月林師觀得法。嘉定間住安吉報國寺,歷遷龍興天寧寺、黃龍翠巖、蘇州開元、靈巖、鎮(zhèn)江焦山、金陵保寧等剎。淳祐間還里居西湖北山。有旨入內演法,賜號佛眼禪師,就其居地建護國仁王寺。著有《禪宗無門關》一卷,其弟子輯有《無門慧開禪師語錄》二卷,今并存。事跡見《語錄》末小傳,《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九。
補續(xù)高僧傳·感通篇
慧開。字無門。杭之良渚人。俗姓梁。母宋氏。禮天龍肱和尚。為受業(yè)師。聞月林觀公開法于萬壽。師同石霜印公。往謁之。林令看無字話。六年迥無入處。乃奮自尅責。誓云。若去睡眠。爛卻我身。每至困劇時。廊下行道。以首觸露柱。一日在法座邊立。忽聞齋鼓聲有省。成偈云。青天白日一聲雷。大地群生眼豁開。萬象森羅齊稽首。須彌??跳舞三臺。入室通所得。林叱曰。何得見神見鬼。師便喝。林亦喝。師又喝。自此機語吻合。嘉定間。出世住安吉報國。遷龍興天寧。黃龍翠巖。蘇之開元靈巖。鎮(zhèn)江焦山。金陵保寧。淳祐間。還里。于西湖北山林木幽蔭處。樂而居之。有石自山趾斗折而上。??砑不合如礪。師之來其下。劃然出泉。色紺而甘。洌澄若重淵。言者謂。師自黃龍移是山。蓋龍隨師錫而歸也。遂呼其石處。為黃龍洞。而峰為黃龍峰。是凡夏雨初霽。有物蜿蜒松上。氣茀茀而黃。其黃龍焉。時境內大旱。少保孟珙。丞相吳潛鄭清之。奏師道行。致泉自涌龍時現。必能為蒼生救枯槁也。有旨。召入文德殿演法。師升座。無所說唯嘿坐。雨應時大作。遠近普洽。上喜甚。問何以致是。師曰。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上悅。賜號佛眼禪師。被以金縷伽梨。敕祠黃龍。曰靈濟侯。于黃龍峰下。建護國仁王寺。撥平江官田三千畝。命師開山。師形體矬小。其赴召也。指日觀眾。而后踰閾。施重墄于座級而升焉。朝士多竊笑之。師誓弘法教。惟自諱報身不偉。洞之顛。有玉峰一片。削成插天?,撊缰?。高二丈馀。因命工肖己形。長丈許。飛云隱其足。緣背光??蔚起。鑿龍首蟠。繞右向虛。左竇可俛入。前施案焉。皆就石勢鏤之?;萌魪牡赜砍?。而登坐于空中者。私祝云。愿后有身視此。師遷化之夕。錢塘孫氏婦。夢一僧篝燈。自稱開道人。寄宿。翼日產男子。后為大禪師。即中峰本公也。師法嗣為永嘉見和尚。高峰語石屋云。溫有瞎驢。是也。亦為大宗匠。不墜家聲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閩清人,家瓊州,字白叟,又字如晦,號海瓊子,又號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繼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覽眾籍,善篆隸草書,工畫竹石。寧宗嘉定中詔征赴闕,對稱旨,命館太乙宮。傳其常往來名山,神異莫測。詔封紫清道人。有《海瓊集》、《道德寶章》、《羅浮山志》。
全宋詩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長庚,因繼雷州白氏為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閱、眾甫,號海瓊子、海南翁、瓊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閩清(今屬福建)人,生于瓊山(今屬海南)。師事陳楠學道,遍歷名山。寧宗嘉定中詔赴闕,命館太乙宮,賜號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為南五祖之一。有《海瓊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見本集卷首彭耜《海瓊玉蟾先生事實》。 白玉蟾詩,以明正統??仙重編《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續(xù)集二卷為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簡稱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萬歷藍格鈔《海瓊白真人文集》(簡稱明鈔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劉雙松安正堂刊《新刻瓊琯白先生集》(簡稱劉本),清乾隆刊《宋海瓊白真人詩文全集》(簡稱乾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詩及新輯集外詩,另編為一卷。
全粵詩·卷三一
白玉蟾(一一九四 — 一二二九),本名葛長庚,因繼雷州白氏為后,改今名。字如晦、白叟、以閱、眾甫,號海瓊子、海南翁、瓊山道人、蠙庵、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本閩人,生于瓊山(今屬海南)。善詩文書畫。師事陳楠學道,遍歷名山。宋寧宗嘉定中詔赴闕,命館太乙宮,賜號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寧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為南五祖之一。相傳理宗紹定二年解化于盰江。有《海瓊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見本集卷首彭耜《海瓊玉蟾先生事實》,元趙道一《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九、明上官崇修唐胄纂正德十六年刊《瓊臺志》卷四〇有傳。
詞學圖錄
葛長庚(1194 -?)字如晦、紫清、白叟,為白氏繼子,故又名白玉蟾,號蠙庵、海蟾、海瓊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閩清(今屬福建)人。入道武夷山。嘉定中,詔征赴闕,館太乙宮,封紫清明道真人。曾舉童子科,后出家為道士,師事陳楠九年,楠死,游歷天下,后隱居著述,致力傳播丹道,為南宗第五代傳人,即"南五祖"之五,飛升后封號為"紫清明道真人",世稱"紫清先生"。有石刻留惠州西湖玄妙觀。幼聰慧,諳九經,能詩賦,長書畫,善篆隸草書。楊慎《詞品》稱 "亦有思致,不愧詞人"。陳廷焯《白雨齋詞話》云:"葛長庚詞,一片熱腸,不作閑散語,轉見其高。其《虞美人》諸闋,意極纏綿,語極俊爽,可以步武稼軒,遠出竹山之右。"又云:"葛長庚詞,脫盡方外氣,李易安詞卻未脫盡閨閣氣。" 所著《海瓊集》,附詞一卷《玉蟾詩余》。 又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編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謝顯道編《海瓊白真人語錄》、《道德寶章》、《海瓊詞》、彭耜編《海瓊問道集》。
全宋文·卷六七四六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姓葛,名長庚,父亡,母改適白氏,遂為白氏子,改名玉蟾,字如晦,號海蟾,又號海瓊,瓊州(治今海南瓊山)人。少學道,師翠虛子陳楠于羅浮山。嘉定中游歷江南,常居武夷山。徵赴闕,對稱旨,詔封紫清真人。紹定中猶在世。博學善屬文,工書畫,自謂「平生翰墨半天下」。道教奉為南宗第五祖。見《歷代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九,《棲真志》卷四,《圖繪寶鑒》卷四及所撰諸文。著作今存《常清靜經注》、《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等,后人又輯有《海瓊白真人語錄》、《海瓊問道集》、《海瓊傳道集》、《紫清指玄集》等。見本集卷首彭耜《瓊海玉蟾先生事實》。
鄭伯謙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七七六○
鄭伯謙,號璧壺道人,理宗時道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松庵道人,失其名,理宗淳祐十二年(一二五二)題詩真仙巖(《道家金石略》)。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岢嵐人,晚易名云鶴,自號擬栩。博學強記。家富,待賓客豐腆,自奉甚儉。妻亡不續(xù)娶,亦不就舉。
全宋詩
王中立,字湯臣,自號足庵,岢嵐(今屬山西)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詔充西太乙養(yǎng)素齋高士。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主領營建委羽洞天大有宮,四年落成,遷宗陽常凈高士。七年,再領西太乙。晚年易名云鶴,自號擬栩道人。事見《閬風集》卷一一《新建委羽洞天大有宮記》、《續(xù)夷堅志》卷一。今錄詩七首。
何時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撫州樂安人,字了翁,號堅白道人。理宗寶祐四年進士。歷知興國縣。文天祥起兵,辟署帥府機宜。益王立,天祥開府劍南,時起兵趨興國接引。又聚兵復崇仁縣。元軍至,兵敗,削發(fā)為僧,竄跡嶺南,變姓名,賣卜自給。
全宋文·卷八二五一
何時(一二三○——?),字了翁,撫州樂安(今江西樂安)人。寶祐四年登進士第,年二十七。調廬陵尉,歷江西幕府、臨江軍司理參軍,知興國縣。天祥起兵,辟置幕僚,任留司,分司吉州,后知撫州。吉州失守,時脫身歸鄉(xiāng)里。天祥開府南劍,時起兵趨興國接引,使帶行卿監(jiān)、江西提刑。未幾兵敗,削發(fā)為僧,隱跡嶺南,自號堅白道人。見《寶祐四年登科錄》、《宋史》卷四五四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熊瑞,字西玉,號冕山,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朝弟。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進士,調廬陵教授,遷國子正。宋亡,自號清虛道人。有《瞿梧集》,已佚。事見《養(yǎng)吾齋集》卷一○《瞿梧集序》、清同治《馀干縣志》卷九。今錄詩十七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36—1283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理宗寶祐四年進士第一。開慶初元兵攻宋,宦官董宋臣主遷都,天祥上書請斬宋臣,進御敵之計,未被采納。任軍器監(jiān)兼權直學士院,草制語譏賈似道,遭劾罷。度宗咸淳九年起任湖南提刑,改知贛州。恭帝德祐初元軍東下,破家財為軍費,率義兵萬人入衛(wèi)臨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被拘至鎮(zhèn)江,后脫逃回朝。端宗即位,復拜右相兼樞密使,因與左相陳宜中議論不合,率兵在福建、廣東堅持抗元,收復州縣多處。祥興元年被俘于五坡嶺,次年拒元將張弘范誘降,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心志。后被囚于元大都三年,屢拒威逼利誘,視死如歸。臨刑作《正氣歌》。謚忠烈。有《文山集》。
全宋詩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孫,字天祥,后以字為名,改字履善,中舉后又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開慶元年(一二五九)為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書正字,累遷著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遷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寧國府。六年,召除軍器監(jiān)兼學士院權直,以忤賈似道,罷。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贛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應詔勤王,除樞密副都承旨,浙西江東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撫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樞密使,詣元軍議和,被拘。押至鎮(zhèn)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溫州。同年五月,端宗繼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與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帶。景炎二年,敗于空坑,出南嶺。三年,授少保、信國公,移屯海豐,軍潰被執(zhí)北行,在道絕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終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著作遭難后散佚,元元貞、大德間其鄉(xiāng)人輯編為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編次為詩文十七卷,另有《指南錄》、《指南后錄》、《集杜詩》等傳世。事見本集卷一七《文山紀年錄》,《宋史》卷四一八有傳?!∥奶煜樵?,以《四部叢刊》影印明張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為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韓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簡稱韓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文山集》(簡稱四庫本)。《集杜詩》各本詩句詩題都有舛誤奪漏,酌據《杜少陵集》(簡稱杜集)訂補。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圖錄
文天祥(1236-1283)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人。有《文山集》、《文山樂府》。
黃鶴樓志·人物篇
文天祥(1236—1283) 南宋政治家、抗元名臣、文學家。初名云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寶祐四年(1256)狀元,授承事郎,升任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再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時被拘,逃歸后聚兵抗元。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被俘,拒絕元朝誘惑,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元至元十九年(1283),于大都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正氣歌》等。所作《齊天樂·慶湖北漕知鄂州李樓峰》一詞,狀寫南樓景色,被視為佳作。
全宋文·卷八二九八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二),初名云孫,字天祥,以字貢于鄉(xiāng),改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又號浮丘道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寶祐四年進士第一,尋丁父憂。歷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上書乞斬董宋臣,遷刑部郎中。歷知瑞州、江西提刑、尚左郎官,權直學士院。忤賈似道,遂乞致仕。起為湖南提刑、知贛州。德祐初元兵入侵,募兵勤王,除知平江府、臨安府。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使如元軍請和,被拘,夜亡入真州,輾轉至溫州。聞益王未立,上表勸進,拜右丞相,同都督諸路軍馬,舉兵抗元,兵敗空坑。衛(wèi)王立,加少保、信國公,進屯潮陽。元軍掩至,被俘。囚燕三年,從容就義,時至元十九年臘月,年四十七,后謚忠烈。著有《文山集》、《文山詩史》。見《文山先生紀年錄》(《文山全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5—1320 【介紹】: 元薊丘人,字仲賓,號息齋道人。少警敏,有俊才。以將仕郎累官江浙行省平章政事致仕。善畫竹石窠木,馳譽當世。又有《竹譜詳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6—1302 【介紹】: 元大都人,字伯機,號困學山民,又號西溪子、寄直道人。世祖時曾官兩浙轉運使經歷。辭歸,居錢塘西溪,筑困學齋。起為江浙行省都事,后以太常寺典簿致仕。善詩文,工書畫。尤工草書,酒酣吟詩作字,奇態(tài)橫生,趙孟頫極推重之。有《困學齋雜錄》、《困學齋詩集》。
元詩選
樞字伯機,漁陽郡人。至元間,以材選為浙東宣慰司經歷,改江浙行省都事。意氣雄豪,每晨出則載筆櫝,與其長廷爭是非。一語不合,輒飄飄然欲置章綬去,漁獵山澤間而后為快。軒騎所過,父老環(huán)聚指目曰:此我鮮于公也。及日晏歸,焚香弄翰,取數十百年古鼎彝器,陳諸階除,搜抉斷文廢款,若明日急有所須而為之者。賓至則相對吟諷林竹之間,或命觴徑醉,醉極作放歌怪字,亦足自悅,見者以為世外奇崛不凡人也。公卿以詞翰屢薦入館閣,不果用,遷太常典簿。晚年懶不耐事,閉門謝客。營一室,名曰「困學之齋」,自號「困學民」,又號「直寄老人」。大德六年卒。元初,車書大同,弓旌四出,金、宋之故老,交相景慕,一時人物,稱為極盛。伯機與李仲芳、高彥敬、梁貢父、郭佑之,皆以北人仕宦于南,俱嗜吟,喜鑒定法書、名畫、古器物。而吳越之士因之引重,亦數人焉。伯機居錢唐時,吳興趙子昂常貌其神,蜀郡虞伯生贊之曰:「斂風沙裘劍之豪,為湖山圖史之樂,翰墨軼米薛而有馀,風流擬晉宋而無怍?!巩敃r伯機文望,亦與子昂相伯仲云。
詞學圖錄
鮮于樞(1256-1301) 字伯機,號困學民、寄直老人。大都漁陽(今天津薊縣)人。工詩文、詞賦、散曲,善鑒定法書名畫及古器物,而尤以書名家。善行草書,趙孟頫極推重之。有《困學齋集》。存詞四首。
槜李詩系·卷五
樞字伯機,漁陽人。中歲始刻苦讀書,因號困學,遂善詞翰,工行草。虞集云:漁陽、吳興、巴西,翰墨擅一代。謂樞與趙孟頫、鄧文原也。樞嘗于廢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之,呼為支離叟,朝夕撫玩,溫日觀至其家,醉即抱之,或歌或泣。又嘗愛一蠻獅,水滴,乃漢物也,偶墜其吸子于西湖水閣,百計求之不得。既他往,三年復來,忽獲于水中,以為神。一時詩人多詠其事。時浙省廣濟庫歲以富戶司出納侵用官資者,府判王某輒拘其妻子,以小舟載之西湖,趁逐游人,收其奸錢納官。樞因作湖邊曲云:湖邊蕩槳誰家女,綠慘紅愁羞不語。低回忍淚傍郎船,貪得金錢強歌舞。玉壺美酒不消憂,魚腹熊蹯棄如土。陽臺夢短去匆匆,鴛鎖生寒愁日暮。安得義士擲千金,坐令桑濮歌行露。予閱顧玉山草堂集,秋華亭扁聯系樞所書,自署槜李,當亦流寓吾禾,故為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