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名義(名義)  拼音:míng yì
1.名譽節(jié)義?!妒酚洝>戆司?。張耳陳馀傳》:「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趙國立名義不侵為然諾者也?!?br />2.名分。如:「師生名義」、「父子名義」。
3.名號?!妒酚?。卷九。呂太后本紀》:「二年,常山王薨,以其弟襄城侯山為常山王,更名義?!?br />4.表面上、形式上。如:「名義上他對我很好,但背里卻沒有那么好?!?/div>
《漢語大詞典》:非義(非義)
(1).不義,不合乎道義。左傳·定公四年:“無謀非德,無犯非義。” 楊伯峻 注:“不義之事勿觸犯之。” 隋 王通 中說·禮樂:“子不相形,不禱疾,不卜非義?!?span id="evhumdt"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八:“非義之財,自然減福?!?br />(2).不合經(jīng)義,違反經(jīng)義。《后漢書·徐防傳》:“今不依章句,妄生穿鑿,以遵師為非義,意説為得理?!?/div>
《漢語大詞典》:向道(嚮道)
(1).指引道路。 唐 韓愈 《送齊皞下第序》:“今之君天下者,不亦勞乎?為有司者,不亦難乎?為人嚮道者,不亦勤乎?” 朱熹 考異:“所謂人者,指應舉者而言。為之作嚮道者,謂指引其道路所嚮?!?br />(2).指引路或引路的人。 清 戴名世 《紀紅苗事》:“內(nèi)地奸人誘使為 苗 嚮道,闌入攫取人畜?!?span id="93p5ewh"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昔 鎮(zhèn)南王 不用嚮道,率眾深入,不戰(zhàn)自潰。”參見“ 嚮導 ”。
謂向慕道義。 宋 蘇軾 《策略二》:“今者曾不得歲月之暇,則夫禮樂刑政教化之源,所以使天下回心而嚮道者,何時而議也?!?清 鄒容 《革命軍》第二章:“﹝八旗子弟等﹞不必讀書嚮道,以充其識力,由少爺而老爺、而大老爺、而大人、而中堂,紅頂花翎,貫搖頭上,尚書侍郎,殆若天職。”
《國語辭典》:向?qū)Вㄏ驅(qū)В ?span id="bzm7vp9" class='label'>拼音:xiàng dǎo
引領、指導?!洞笏涡瓦z事。利集》:「時以郭樂師為向?qū)В帋熐膀?qū)至浚州?!?/div>
《國語辭典》:向?qū)В▏粚В ?span id="p9tgx79" class='label'>拼音:xiàng dǎo
1.帶路。如:「為了尋找遭遇山難的人,警方特請熟悉山路的原住民在前向?qū)??!?br />2.帶路的人。如:「爬山時,一定要請一位熟悉山路的向?qū)贰!?/div>
《國語辭典》:行誼(行誼)  拼音:xìng yì
品行道義。唐。韓愈 爭臣論:「夫陽子本以布衣隱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誼,擢在此位?!?/div>
《漢語大詞典》:明義(明義)
(1).顯示忠義。書·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br />(2).圣明的道義。 漢 賈誼 新書·匈奴:“宜以厚德懷服四夷,舉明義博示遠方?!?br />(3).猶要旨。三國志·魏志·崔琰傳:“蓋聞盤于游田,之所戒, 魯隱 觀魚,春秋譏之,此 周 孔 之格言,二經(jīng)之明義。”
(4).闡明義理。 明 何鏜 《重刻〈誠意伯劉公文集〉序》:“一曰窮經(jīng)以明義,二曰寓言以徵用?!?/div>
《漢語大詞典》:武節(jié)(武節(jié))
(1).古代將帥憑以專制軍事的符節(jié)。《漢書·武帝紀》:“朕將巡邊垂,擇兵振旅,躬秉武節(jié)。置十二部將軍,親帥師焉?!?span id="9hyofwn" class="book">《北史·隋紀下·煬帝》:“朕當親執(zhí)武節(jié),臨御諸軍。” 隋煬帝 《飲馬長城窟行示從征群臣》:“ 北河 秉武節(jié),千里捲戎旌。”
(2).武德。使用武力應遵循的道義準則。文選·張衡〈東京賦〉:“文德既昭,武節(jié)是宣?!?薛綜 注:“言文武之教,無處不臨?!?唐 李德裕 《〈異域歸忠傳〉序》:“英才天縱,武節(jié)霆馳?!?章炳麟 《辨詩》:“及武節(jié)既衰,馳騁者至于絶臏,猶弗能企?!?br />(3).勇武之氣節(jié);尚武的精神。 晉 陸機 《辯亡論上》:“忠規(guī)武節(jié)未有如此其著者也?!?span id="kxm2roz" class="book">《隋書·地理志上》:“ 平?jīng)?、 朔方 ……地接邊荒,多尚武節(jié),亦習俗然焉?!?清 方苞 《讀〈齊風〉》:“ 齊 之立國能強,由其民習於武節(jié)?!?/div>
《漢語大詞典》:思義(思義)
(1).想著道義。論語·子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span id="xcv42km" class="book">《左傳·昭公十年》:“凡有血氣,皆有爭心,故利不可強,思義為愈。”
(2).思辨能力。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三:“﹝ 淳于智 ﹞性深沉,有思義?!?br />(3).研求要旨,探究大義。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五:“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
《漢語大詞典》:重義(重義)
(1).謂以道義為重。 漢 桓寬 鹽鐵論·錯幣:“古者貴德而賤利,重義而輕財?!?明 何景明 《放歌行》:“自昔慕豪勝,重義還輕身?!?br />(2).謂看重義氣。 明 何景明 《懷舊吟贈阮世隆》:“知君重義多豪游,滿門賓客為我留?!?/div>
《漢語大詞典》:守義(守義)
(1).猶守節(jié),守貞。詩·鄘風·柏舟序:“ 衛(wèi) 世子 共伯 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孔穎達 疏:“夫死不嫁,是夫妻之義也。” 宋 陳亮 《喻夫人王氏改葬墓志銘》:“ 夏卿 四子。次子 大方 早夭,其孤 遐老 又夭,婦 陳氏 守義不去,以 檜老 為嗣。”
(2).堅守道義。史記·蒙恬列傳:“今臣將兵三十餘萬,身雖囚繫,其勢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唐 韓愈 《答胡生書》:“生遠客,懷道守義,非其人不交,得無病乎!” 清 孫鼎臣 《與郭筠仙書》:“自兵興以來,賊蹂躪半天下。守土之吏,行間之士,與夫團結(jié)鄉(xiāng)兵,州縣之豪儁,下至匹夫匹婦,執(zhí)節(jié)守義,臨難不茍免者,所在而是?!?/div>
《國語辭典》:畏友  拼音:wèi yǒu
品德端重,值得敬畏的朋友。如:「畏友是求學的良伴。」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這等見識,我倒不如,真乃侯生畏友也?!?/div>
《國語辭典》:就義(就義)  拼音:jiù yì
1.歸向正義。《莊子。列禦寇》:「故其就義若渴者,其去義若熱。」
2.為義而死。《宋史。卷四五○。忠義傳五。尹谷傳》:「尹務實,男子也,先我就義矣?!?/div>
《漢語大詞典》:集義(集義)
猶積善。謂行事合乎道義。孟子·公孫丑上:“其為氣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朱熹 集注:“集義,猶言積善,蓋欲事事皆合於義也?!?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上:“ 澄 問:‘有人夜怕鬼者,奈何?’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義,而心有所慊,故怕。若素行合乎神明,何怕之有!’”
分類:積善道義
《漢語大詞典》:由義(由義)
遵循道義。孟子·離婁上:“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孟子·盡心上》:“居惡在?仁是也;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div>
《漢語大詞典》:私義(私義)
(1).以私人關系為準則的個人道義。《商君書·畫策》:“國亂者,民多私義;兵弱者,民多私勇?!?span id="fl99etg" class="book">《韓非子·飾邪》:“夫令必行,禁必止,人主之公義也。必行其私,信於朋友,不可為賞勸,不可為罪沮,人臣之私義也?!?span id="s47zqd7" class="book">《戰(zhàn)國策·趙策二》:“子用私道者家必亂,臣用私義者國必危。”
(2).指個人合乎正義的行為。史記·游俠列傳序:“雖時捍當世之文罔,然其私義廉絜退讓,有足稱者?!?/div>
《國語辭典》:謀道(謀道)  拼音:móu dào
謀求道義公理?!墩撜Z。衛(wèi)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jié)h。徐干《中論。卷下。譴交》:「文書委于官曹,系囚積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詳察其為也,非欲憂國恤民,謀道講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