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遍行  拼音:biàn xíng
到處發(fā)布、通行?!段宕菲皆?。周史。卷上》:「宣赦已畢,遍行天下?!埂度龂萘x》第四回:「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
《漢語大詞典》:五遍行
佛教語。唯識宗指五種周遍于一切心理活動的“心所法”。即觸、作意、受、想、思。見《百法明門論》。 章炳麟 《國故論衡·明見》:“凡人之知,必有五徧行境,謂之觸、作意、受、想、思。五徧行者,與阿羅識相應(yīng),當(dāng)其觸受,色聲香味觸,可以同時兼知也?!?/div>
《國語辭典》:旁行  拼音:páng xíng
1.遍行、通行?!稘h書。卷二八。地理志上》:「昔在黃帝,作舟車以濟不通,旁行天下?!?br />2.橫向書寫?!妒酚?。卷一二三。大宛傳》:「安息,……畫革旁行,以為書記。」唐。劉禹錫〈送僧元皓南游引〉:「繇是在席硯者,多旁行四句之書?!?/div>
《漢語大詞典》:橫歷(橫歷)
遍行。戰(zhàn)國策·秦策一:“﹝ 蘇秦 ﹞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廷説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div>
分類:遍行
《漢語大詞典》:浹行(浹行)
遍行。《楚辭·大招》:“冥凌浹行,魂無逃只?!?王逸 注:“浹,徧也。”
分類:遍行
《漢語大詞典》:橫行
(1).橫列,橫著排列。墨子·備穴:“十步擁穴,左右橫行,高廣各十尺,殺。” 孫詒讓 間詁:“此言凡穴直前十步,則左右橫行別為方十尺之穴?!?span id="mb7c284" class="book">《宋史·禮志二十》:“次金吾將軍押細仗入正衙門后,橫行拜訖,分行上黃道?!?丘逢甲 《汕頭海關(guān)歌寄伯瑤》:“大官小吏咸朒縮,左華右洋日張示。華商半懸他國旗,報關(guān)但用橫行字?!?魯迅 《彷徨·肥皂》:“ 四銘 接來看時,知道是字典,但文字非常小,又是橫行的。”
(2). 宋 代官員在放假三日后聚集上朝,謂之“橫行”。 宋 王禹偁 《謫居感事》詩:“更直當(dāng)春好,橫行隔宿咨?!?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舊制,凡連假三日而著於令者,宰相至陞朝官盡赴 文德殿 參假,謂之橫行?!?宋 龐元英 《文昌雜錄》卷三:“遇休假,併三日已上,應(yīng)內(nèi)殿起居官畢集,謂之橫行?!?/div>
《國語辭典》:方行  拼音:fāng xíng
橫行?!秶Z。齊語》:「君有此士也三萬人,以方行于天下,以誅無道,以屏周室,天下大國之君莫之能禦?!?/div>
《漢語大詞典》:歷行(歷行)
遍行,走遍。后漢書·張禹傳:“﹝ 張禹 ﹞歷行郡邑,深幽之處莫不畢到。”
分類:遍行
十一遍行惑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與十一遍使同。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與十一遍使同。
五遍行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周遍于一切心王心所而相應(yīng)之五種心所也。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成唯識論第三曰:「此識與幾心所相應(yīng),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yīng),阿賴耶識,無始時來,乃至未轉(zhuǎn),于一切位,恒與此五心所相應(yīng),以是遍行心所攝故?!褂值谖逶唬骸笍?fù)以四一切辨五差別,謂一切性及地時俱,五中,遍行具四一切。」即是。此中具四一切者,此作意等五心所,遍于善等三性而起,故云一切性;遍于三界九地或有尋等三地而起,故云一切地;一切有心皆有,或自無始不斷,或緣一切之境,故云一切時;定俱生,故云一切俱。此五心所外,無一具如是四一切者,故唯立此五者而名為遍行。但薩婆多部合此五者及五別境(欲、慧、念、勝解、三摩地),立十心所而名為大地法。又出于瑜伽師地論第三等。
遍行因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六因之一。(參見:六因)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六因之一。(參見:六因)
【三藏法數(shù)】
謂苦集二諦下惑也。此惑遍于二諦,故名遍行因。(苦諦下惑十使具足,即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貪、嗔、癡、慢、疑也。集諦下惑但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也。)
六因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之因地六位也。大乘別教所立?!居帧糠灿袨榉ㄖ匾酪蚺c緣之和合,論因體,有六種:一、能作因,謂凡為生法,與以力者,又不作障害者,故此因有與力不障二種。與力者,法之生時,與勝力者也。眼根之生眼識,如大地之生草木,是為有力能作因。此有力能作因之因體,只限于有為法,不通于無為法。以無為法,為無作用,不向彼之生法而與力也。不障者,謂不妨他之生法,使他自在而生者也。如虛空之于萬物,是為無力能作因,故此無力能作因,通于一切之無為法也。此因所得之果,名為增上果。二、俱有因,為俱有果之因,故名俱有因。謂是必二個已上之法相依而生,如束蘆之相依,地等之四大種,生住等之四相是也。蓋四大種之生,必互相依而生,缺一不可也。是為同時俱有之法,互為因互為果者,此謂之互為果俱有因。此因所得之果,名士用果。三、同類因,謂同類之法以同類之法為因也。如善法為善法之因,乃至無記法為無記法之因。此同類之名,就善惡之性而立,非就色心等之事相,善之色蘊與善之識蘊相望,猶同類因等流果故也。蓋此因所得之果,乃等流果也。四、相應(yīng)因,心與心所之法,必同時相應(yīng)而生,故名相應(yīng)法。就此一聚之心心所,以一望他,名為相應(yīng)因,如彼之俱有因。蓋于俱有因中,特別開心心所之法而立此因也。故所得之果,以俱有因為例,稱為士用果。五、遍行因,是為由同類因,特開煩惱法而立者。蓋在見惑,苦諦下之五見及疑與無明,集諦下之邪見見取二見及疑與無明。遍生一切之惑,故名遍行因。是不過為同類因之一種,故所得之果,即等類果也。六、異熟因,是以惡與有漏善之二法為體,如以五逆之惡法,感地獄之報,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彼天上與地獄之果,皆非善非惡,但為無記性(惟一苦一樂),如此以善因惡因,皆感無記之果,因果異類而熟(一因惡果無記,一因善果無記),故因為異熟因,果為異熟果,俱舍論六曰:「因有六種: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相應(yīng)因,五遍行因,六異熟因?!古f譯者,智度論三十二稱為相應(yīng)因(相應(yīng)因),共生因(俱有因),自種因(同類因),遍因(遍行因),報因(異熟因),無障因(能體因)。梵1 Ka%ran!ahetu,2 Sahabhu%hetu,3 Vipa%kahetu,4 Sam%prayuktakahetu,5 Sarvatragahetu,6 Sabha%gahetu。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等之因地六位。2。凡有為法的生起,必依因與緣的和合,論因體,有六種,即能作因、俱有因、同類因、相應(yīng)因、遍行因、異熟因。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六因者,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相應(yīng)因,五遍行因,六異熟因。
一、能作因 一切有為,唯除自體,以一切法為能作因,由彼生時,無障住故。
二、俱有因 謂心王與心所,更相佐助,如兄弟然。故名俱有因。
三、同類因 如過去善法與現(xiàn)在善法為因,現(xiàn)在善法與未來善法為因,惡法亦然。故名同類因。
四、相應(yīng)因 謂心王與心所互相應(yīng)也。以心王為因,則起心所。以心所為因,則起心王。彼此相應(yīng),名相應(yīng)因。
五、遍行因 遍行因者,謂前已生遍行諸法。與后同地染污諸法,為遍行因。
六、異熟因 今世所行善惡之報,異世而熟,故名異熟因。
【三藏法數(shù)】
(出大智度論)
〔一、相應(yīng)因〕,應(yīng),當(dāng)也。謂心王與心所共相應(yīng),故如親友知識和合成事,故名相應(yīng)因。(心王,即第八識也。心所,即受想行也。)
〔二、俱有因〕,俱有因,亦名共因,謂心與心所更相佐助,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濟,故名俱有因。
〔三、同類因〕,同類因,亦名自種因,謂過去善法與現(xiàn)在善法為因,現(xiàn)在善法與未來善法為因,故名同類因。惡、無記法,亦復(fù)如是。(惡、無記法者,惡即惡法,無記即不善不惡之法也。)
〔四、遍行因〕,謂苦集二諦下惑也。此惑遍于二諦,故名遍行因。(苦諦下惑十使具足,即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邪見、貪、嗔、癡、慢、疑也。集諦下惑但有七使,除身見、邊見、戒取也。)
〔五、異熟因〕,謂行善惡因,得善惡報,異世而熟,故名異熟因。
〔六、能作因〕,謂眼與色為緣,能生眼識;乃至意與法為緣,能生意識等,皆名能作因。
遍行惑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為一切煩惱起因之根本煩惱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普遍游行的煩惱,亦即一切煩惱起因之根本煩惱。
遍行真如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十真如之一。十地之中,在初地所證之二空真理也。此真理遍于一切諸法。故云遍行真如。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十真如之一。(參見:十真如)
十真如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真如)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菩薩十地所得之十真如也。一遍行真如,此真如為我法二空所顯,一法無所不在,故名遍行。二最勝真如,此真如具足無邊之德,于一切法為最勝,故名最勝。三勝流真如,此真如所流之教法極為殊勝,故名勝流。四無攝受真如,此真如無所系屬,非我執(zhí)等之依所取,故名無攝受。五無別真如,此真如無差別之類,非如眼等之有異類,故名無別。六無染凈真如,此真如本性無染,非后方為凈,故名無染。七法無別真如,此真如多數(shù)法種種安立無別異,故名法無別。八不增減真如,此真如離增減之執(zhí),非隨凈染而有增減,故名不增減。又名相土自在所依真如,以若證得此真如已,現(xiàn)身相現(xiàn)國土自在故也。九智自在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無礙解得自在,故名。十業(yè)自在等所依真如,若證得此真如已,則于一切神通之作業(yè)陀羅尼定門,皆得自在,故名。真如之性,實無差別,今隨勝德而假立十種。菩薩于初地中已達一切而能證行,然猶未圓滿,故為使圓滿后后建立之。見唯識論十。
遍行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指心所的遍行,有的心所,遍于善惡無記三性,遍于三界九地,遍于有漏無漏,世出世間,遍與八識心王相應(yīng),因為遍于上述四者,所以名遍行。遍行心所有五種,即作意、觸、受、想、思,此五種皆與五識心王,初念相應(yīng)。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具四一切,名為遍行,謂遍于善惡無記三性,遍于三界九地,遍于有漏無漏世出世時,遍于八識心王相應(yīng)也。
一、作意 作意者,警覺心種,令起現(xiàn)行,以為體性,引現(xiàn)起心,趣所緣境,以為業(yè)用。
二、觸 觸者,于根境識三和之時,令心心所觸境,以為體性,受想思等所依,以為業(yè)用。
三、受 受者,領(lǐng)納順違非順非違境相,以為體性,起于欲合欲離欲不合不離之愛,以為業(yè)用。
四、想 想者,于境取像,以為體性,施設(shè)種種名言,以為業(yè)用。
五、思 思者,令心造作,以為體性,于善惡無記之事役心,以為業(y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