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72詞典 1分類詞匯 71
《國語辭典》:開泰(開泰)  拼音:kāi tài
運氣亨通?!稌x書。卷六八。顧榮傳》:「弘九合之勤,雪天下之恥,則群生有賴,開泰有期矣?!?/div>
《漢語大詞典》:疏達(疏達)
亦作“疎達”。
(1).豁達;開朗。禮記·樂記:“廣大而靜,疏達而信者,宜歌《大雅》?!?span id="t11lru5" class="book">《孔叢子·陳士義》:“今 東閭子 疏達亮直,大丈夫也。” 宋 曾鞏 《贈職方員外郎蘇君墓志銘》:“為人疎達自信,持之以謙?!?宋 蘇軾 《密州通判廳題名記》:“君既故人,而簡易疎達,表里洞然,余固甚樂之?!?br />(2).通達。呂氏春秋·誣徒:“弟子居處修潔,身狀出倫,聞識疏達,就學(xué)敏疾,本業(yè)幾終者,則從而抑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劉向傳》:“陛下慈仁篤美甚厚,聰明疏達蓋世,宜弘 漢 家之德,崇 劉 氏之美。” 宋 葉適 《齊云樓》詩:“湖山西南維,江海東北塈;舒緩未為愚,疏達終多智?!?br />(3).指通曉。漢書·谷永傳:“ 永 於經(jīng)書,汎為疏達?!?br />(4).疏浚使通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水一:“門南 際河 有故碑云:‘惟 陽嘉 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謁者 王誨 疏達河川,遹荒庶壇?!?br />(5).泛指通暢。 清 陳確 《地脈論》:“地之氣,本於天而演於水者也……大抵疏達者肥美,壅滯者瘠鹵?!?span id="1lyq506" class="book">《紅樓夢》第八三回:“木氣不能疏達,勢必上侵脾土,飲食無味。”
(6).豁亮,敞亮。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三宿神景宮》:“四軒盡疎達,一榻何清零。” 明 李東陽 《定州韓魏公祠堂記》:“為堂四楹,高亢疏達?!?清 吳敏樹 《聽雨樓記》:“而房樓連間,疏達明潔?!?/div>
《漢語大詞典》:疏暢(疏暢)
亦作“疎暢”。
(1).通暢;流暢。 宋 蘇洵 《上歐陽內(nèi)翰第一書》:“執(zhí)事之文,紆餘委備,往復(fù)百折,而條達疎暢,無所間斷?!?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五》:“論文體一字不可動移,文更疏暢?!?羅惇曧 《文學(xué)源流·三代以上文學(xué)》:“徵其文詞疏暢,豈邃古之言?”
(2).引申為豁達。朱子語類卷三二:“ 子游 高爽疎暢,意思闊大,似箇蕭散底道人。”
《漢語大詞典》:滌暢(滌暢)
通暢。 漢 王符 潛夫論·德化:“德政加於民,則多滌暢姣好,堅彊考壽;惡政加於民,則多罷癃尩病,夭昏札瘥。”
分類:通暢
《國語辭典》:窮通(窮通)  拼音:qióng tōng
窮困與顯達。《魏書。卷三五。崔浩傳》:「其砥直任時,不為窮通改節(jié)?!挂沧鳌父F達」。
《國語辭典》:不達(不達)  拼音:bù dá
1.不通。《呂氏春秋。孟春紀。重己》:「理塞則氣不達,味眾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箷x。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二:「形影參商乖,音息曠不達?!?br />2.不發(fā)達。晉。左思〈詠史詩〉八首之七:「主父宦不達,骨肉還相薄?!鼓铣?。徐陵 與齊尚書仆射楊遵彥書:「夫四聰不達,華陽君所謂亂臣。百姓無冤,孫叔敖稱為良相?!?br />3.不瞭解。漢。班彪〈王命論〉:「世俗見高祖興于布衣,不達其故?!鼓铣骸H螘P〈百辟勸進今上箋〉:「某等不達通變,實有愚誠?!?/div>
《國語辭典》:通經(jīng)(通經(jīng))  拼音:tōng jīng
1.通曉經(jīng)典義理?!逗鬂h書。卷七九。儒林傳。序》:「東京學(xué)者猥眾,難以詳載,今但錄其能通經(jīng)名家者,以為儒林篇?!?br />2.打通經(jīng)脈。如:「通經(jīng)活絡(luò)」。
3.中醫(yī)稱治療月經(jīng)過期不來,使之通暢的方法。
《國語辭典》:通塞  拼音:tōng sè
境遇的通順與滯塞。《北史。卷八一。儒林傳上。孫惠蔚傳》:「雖久滯小官,深體通塞,無孜孜之望,儒者以是尚焉?!固啤0拙右住醇牢⒅摹担骸感兄雇ㄈ?,靡所不同?!?/div>
《漢語大詞典》:通和
(1).互相往來和好。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納款通和,布德脩禮?!?宋 葉適 《廷對》:“天下大事,不容茍簡;豈可不出於用兵則出於通和哉?” 清 郭鳳喈 《鴟上屋謠》:“昨日通和使者來,官軍取給牛羊鷄?!?br />(2).通暢緩和。《淮南子·墬形訓(xùn)》:“ 汾水 濛濁而宜麻, 泲水 通和而宜麥。”
(3).開朗平和。南史·劉孺?zhèn)?/a>》:“及長,美風(fēng)采,性通和,雖家人不見其喜慍。” 唐 元結(jié) 《送孟校書往南?!?/span>詩序:“材業(yè) 次山 不如 云卿 ,詞賦 次山 不如 云卿 ,通和 次山 不如 云卿 ?!?/div>
《漢語大詞典》:滯淹(滯淹)
(1).謂人沉抑于下而不得升進。亦指滯淹之人。左傳·文公六年:“ 宣子 于是乎始為國政……續(xù)常職,出滯淹?!?杜預(yù) 注:“拔賢能也?!?唐 劉禹錫 《蘇州謝恩賜加章服》:“伏遇陛下膺期御宇,大振滯淹。”資治通鑒·唐高宗乾封二年:“比來公卿有所薦引,為讒者已指為朋黨,滯淹者未獲伸而在位者先獲罪,是以各務(wù)杜口耳!”
(2).閉塞,不通暢。 清 黃景仁 《客齋偶成》詩:“到處蝸廬感滯淹,曉涼差喜失朱炎?!?/div>
《漢語大詞典》:達聰(達聰)
(1).語出書·舜典:“明四目,達四聰?!?孔 傳:“廣視聽於四方,使天下無壅塞?!焙笠浴斑_聰”謂廣泛聽取,明鑒四方。 唐玄宗 《削李林甫官秩詔》:“ 堯 謂達聰,四兇在列; 周 稱盛德,三監(jiān)俶擾?!?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六》:“言當以達聰為獨斷,而不以臆決為獨斷也?!?br />(2).使通暢;使疏通。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伊水:“昔 大禹 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 伊水 歷其間北流,故謂之 伊闕 矣…… 傅毅 《反都賦》曰:‘因 龍門 以暢化,開 伊闕 以達聰也?!?/div>
《國語辭典》:靈通(靈通)  拼音:líng tōng
1.精神上的感應(yīng)相通。《西游記》第一回:「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br />2.快速豐富。如:「他的消息特別靈通,是班上的包打聽?!?br />3.巧妙便利。如:「這玩意兒看來不起眼,用起來倒挺靈通的?!?br />4.機靈、伶俐?!秲号⑿蹅鳌返谝话嘶兀骸钢皇撬牡仉m然靈通,性情卻欠淳靜,才略略有些知覺,便要搭駁先生?!?br />5.靈活。清。袁枚《子不語。卷二一。抬轎郎君》:「自言兩肩負重,則筋骨靈通,眠食俱善?!?/div>
《漢語大詞典》:六通
(1).謂上下四方無不通暢。 宋 黃庭堅 《和邢惇夫秋懷》詩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燭四時和。”參見“ 六通四辟 ”。
(2).佛教語。謂六種神通力:神境智證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證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證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證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隨念智證通(即宿命智證通,亦云宿命通)、漏盡智證通(亦云漏盡通)。神足通,謂其游涉往來非常自在;天眼通,謂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視無礙;天耳通,謂得色界天耳根,聽聞無礙;他心通,謂能知他人之心念而無隔礙;宿命通,謂知自身及六道眾生宿世行業(yè)而無障礙;漏盡通,謂斷盡一切煩惱得自在無礙。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汰法師 云:六通三明同歸,正異名耳?!?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備詳,東土靡記?!?明謝讜《四喜記·詩禮趨庭》:“飛錫起金池,潦倒沙彌,六通五藴見□迷?!眳㈤?span id="cfrebyv" class="book">《俱舍論·分別智品》。
(3).謂通解六試題。宋史·仁宗紀四:“﹝ 至和 二年九月﹞戊辰,詔:試醫(yī)官須引《醫(yī)經(jīng)》《本草》以對,每試十道,以六通為合格?!?span id="roldwil"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一》:“凡《三禮》《三傳》、《通禮》每十道義分經(jīng)註六道,疏義四道,以六通為合格?!?/div>
《國語辭典》:六通四辟  拼音:liù tōng sì pì
順應(yīng)天時,任物性自然?!肚f子。天道》:「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為也,昧然無不靜者矣。」后比喻四面八方無不通達。也作「六通四達」。
《國語辭典》:流動(流動)  拼音:liú dòng
不靜止、不固定。南朝梁。蕭統(tǒng)〈令旨解二諦義〉:「生滅流動,無有住相?!?/div>
《國語辭典》:和暢(和暢)  拼音:hé chàng
和順舒暢。晉。王羲之 蘭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fēng)和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