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師夔,字清父,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孝宗乾道間進士(清乾隆《四川通志》卷三三)。寧宗嘉定八年(一二一五)知邛州(《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五之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越州新昌人,字應(yīng)之。石晝問子。與從兄石斗文同問學(xué)于朱、呂、陸三氏之門。初為九淵所喜,后惑于異說,九淵駭之,封其異時書問一束,題曰“石應(yīng)之公案”。孝宗乾道八年進士。授無為教授,轉(zhuǎn)迪功郎,為新州司戶參軍。以史浩薦升擢,官至侍從。
全宋文·卷六二六八
石宗昭,字應(yīng)之,號誠齋,紹興府新昌(今浙江新昌)人。與從兄斗文師事朱熹、呂祖謙、陸九淵。登乾道八年進士第,授無為軍軍學(xué)教授。丞相史浩薦于朝,改知長洲縣。淳熙十六年除秘書省正字,改校書郎,出知滁州。慶元初為度支郎官,兼實錄院檢討官,除樞密院檢詳文字。后官至福建路提刑。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六、選舉二二之九,《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萬歷《新昌縣志》卷一○、一一,《宋元學(xué)案》卷七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
宋登科記考
字應(yīng)之,號誠齋。紹興府新昌縣(今浙江紹興新昌)人。乾道八年(1172年)進士。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張伯垓,字德象,嘉興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南宋館閣錄》卷九)。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任干辦審計司(《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二)。十一年,主管官告院(同上書選舉二二之六)。光宗紹熙三年(一一九二)知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知紹興府(《嘉泰會稽志》卷二)。五年,以中書舍人兼實錄院同修撰(《南宋館閣錄》卷九)。官至吏部尚書(清光緒《嘉興府志》卷四四)。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五四○二
張伯垓,字德象,嘉興(今浙江嘉興)人。紹興三十年進士。淳熙間歷干辦行在諸軍審計司、都監(jiān)進奏院,出知嘉州。紹熙間知徽州。慶元中為監(jiān)察御史、中書舍人兼侍講,出知紹興府、提點兩浙刑獄。嘉定中歷吏部侍郎、吏部尚書。見《宋會要輯稿》禮四九之七○、禮四九之八二、職官六之七二、職官七二之四九、選舉二一之二、選舉二二之六,《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嘉泰會稽志》卷二,《宋詩紀事補遺》卷四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4—1224 【介紹】: 宋衢州西安人,字行父,號退庵。以太學(xué)生補官。累遷知南康軍,以賑濟、鎮(zhèn)壓兩手對付暴動饑民。擢廣東提刑,尋改湖北,于獄事最為盡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杭州臨安人,徙臺州臨海,字伯同。錢端禮孫。以蔭補官。歷大理寺簿、刑部郎官。孝宗淳熙中知撫州,修郡學(xué),出帑賑貧民。累遷工部侍郎、知臨安府。由吏部尚書除同知樞密院、參知政事。俄以諫用兵謫信州。起知紹興府,再除參知政事知樞密院。寧宗嘉定元年拜左丞相,在位一年而罷,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判福州。
全宋文·卷六九一四
錢象祖,字伯同,號止庵居士,臨安(今浙江杭州)人。端禮孫。以祖恩補官,嘉泰四年賜進士出身。歷官太府寺主簿、刑部郎官,知處、嚴、信、撫四州,江東運判,知婺州,侍右郎官。慶元元年,除工部侍郎、知臨安府;四年,以華文閣學(xué)士知建康。五年奉祠。嘉泰四年,自吏部尚書除同知樞密院事。開禧元年,除參知政事。次年,以諫用兵謫信州,未幾除知紹興府。三年,復(fù)拜參知政事,進右丞相兼樞密使。嘉定元年,除特進、左丞相兼樞密使。兩月而罷,以觀文殿大學(xué)士判福州。官終少保,封成國公。見《宋宰輔編年錄》卷二○,《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咸淳臨安志》卷四八,《南宋制撫年表》卷上。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權(quán)安節(jié),字信之,九江(今屬江西)人。光宗紹熙初知真州。五年(一一九四),除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止齋集》卷一七《新知真州權(quán)安節(jié)除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寧宗嘉泰間,移福建路轉(zhuǎn)運判官,遷轉(zhuǎn)運副使(清乾隆《福建通志》卷七、卷二一),四年(一二○四),除浙東提刑,改知鄂州(《寶慶會稽續(xù)志》卷二)。曾知臨江軍(明嘉靖《臨江府志》卷四)。
全宋文·卷六二六二
權(quán)安節(jié),字信之,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隆興元年為右承務(wù)郎,監(jiān)舒州山口鎮(zhèn)監(jiān)轄倉庫、管干渡口船場裝卸綱運、兼兵馬監(jiān)押。淳熙十三年為淮南漕司干官,以不畏金人威勢擢監(jiān)六部門。紹熙五年除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慶元五年為四川總領(lǐng)。嘉泰間為福建轉(zhuǎn)運副使。四年以朝散大夫、司農(nóng)卿充秘閣修撰、提點浙東刑獄。改差知鄂州,后知臨江軍。見《宋人佚簡》第四冊,《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五,《止齋文集》卷一七除官制,《法帖譜系》卷上,《會稽續(xù)志》卷二,《齊東野語》卷一二,道光《福建通志》卷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4—1224 【介紹】: 宋寧國宣城人,字勝之。孝宗淳熙八年進士。差嘉興教授。為御史劾救荒擅放田租,且主朱熹之學(xué),由是閑居十余年。寧宗嘉定初遷國子正,始以朱熹《四書》教諸生。遷太學(xué)博士、司農(nóng)寺丞。出知隨州,改湖北運判兼知鄂州,救荒全活不可勝計。后以秘閣修撰奉祠。卒謚正肅。
全宋詩
吳柔勝(一一五四~一二二四),字勝之,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授巴陵主簿,調(diào)秀州教授、浙西提刑司干辦。擢主管刑部、工部架閣文字,遷太學(xué)博士,出知隨州。改湖北轉(zhuǎn)運判官兼知鄂州。求歸,徙知太平州,后以秘閣修撰主管亳州明道宮。寧宗嘉定十七年卒,年七十一。事見《昌谷集》卷二○《秘閣修撰吳勝之墓志銘》,《宋史》卷四○○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六五九八
吳柔勝(一一五四——一二二四),字勝之,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登淳熙八年進士第,調(diào)都昌簿。嘉定初,主管刑、工部架閣文字,遷太學(xué)博士,又遷司農(nóng)丞。出知隨州,為京西提刑,復(fù)以湖北運判兼知鄂州,改知太平州,所至皆有政聲。后以秘閣修撰奉祠。嘉定十七年卒,年七十一,謚正肅。見曹彥約《昌谷集》卷二○《秘閣修撰吳勝之墓志銘》,《宋史》卷四○○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章良能(?~一二一四),字達之,麗水(今屬浙江)人,居吳興(今浙江湖州)。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士(清光緒《處州府志》卷一六)。寧宗慶元六年(一二○○)為樞密院編修官兼實錄院檢討官。嘉泰元年(一二○一)除起居舍人(以上《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開禧二年(一二○六)為宗正少卿(《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三之三七)。嘉定元年(一二○八)直學(xué)士院兼侍講(同上書崇儒七之二七)。官至參知政事。七年卒(同上書職官七八之六三)。著有《嘉林集》(《吳興詩存》二集卷七),已佚。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五九五
章良能(?——一二一四),字達之,處州麗水(今浙江麗水)人。登淳熙五年進士第,歷官著作佐郎、樞密院編修官、起居舍人、禮部侍郎、直學(xué)士院。除御史中丞、兼侍讀,遷中大夫。嘉定二年除同知樞密院,六年除參知政事,七年正月卒于位。著有《嘉林集》。見《宋中興學(xué)士院題名錄》,《宋宰輔編年錄》卷二○,《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宋詩紀事》卷五五,《全宋詞》二一二五頁。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譙令憲(一一五五~一二二二),字景源(一作元),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士,授仙游尉。歷知錢塘、衡山縣。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主管官告院。嘉泰元年(一二○一),除司農(nóng)寺主簿(《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之八),遷太府寺丞,出知江州。開禧元年(一二○五),以都官員外郎兼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三年,為軍器少監(jiān)(《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婺州,遷提點浙東刑獄兼提舉常平。八年,提點江東刑獄。九年,以秘書修撰奉祠。十四年,起為福建轉(zhuǎn)運判官。十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見《西山文集》卷四四《譙殿撰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5—1212 【介紹】: 宋宗室,字伯和。孝宗淳熙十四年進士。為閩帥趙汝愚屬吏。嘗集古今官著惠愛者為一編,汝愚薦之辛棄疾。汝愚為相,調(diào)懌江東運司干辦,遷江西茶鹽提舉,發(fā)賑濟饑民。升本路帥兼漕事,鎮(zhèn)壓羅世傳、李元礪、陳廷佐等起事。歷知平江府、太平州。以昭信軍節(jié)度使致仕,封成國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5—1218 【介紹】: 宋宗室,字安卿。初調(diào)溧陽尉,累官知興國軍。所至以懲奸革弊為務(wù)。遷湖南運判,招降瑤族起事首領(lǐng)羅孟傳。知紹興府,筑捍海石塘,歲旱,舉緡錢四十萬以助荒政,民賴以濟。改知太平州,終江西轉(zhuǎn)運使。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6—1241 【介紹】: 宋婺州東陽人,字壽朋。從呂祖謙學(xué)。光宗紹熙四年進士。歷任監(jiān)司及州府官,累遷權(quán)工部侍郎。理宗即位,屢論時政,所言多中,拜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端平元年,朝廷欲乘金亡之機收復(fù)河南,又上疏反對,以為法度破壞,號令不行,財用不豐,糧草不繼,恐兵興之后引起民變。三年,進左丞相。嘉祐三年,拜平章軍國重事,封肅國公。每以上游重地為念,請建節(jié)度宣撫使,提兵戍夔州路。四年,加少師、保寧軍節(jié)度使,封魯國公。卒謚文惠。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等。
全宋詩
喬行簡(一一五六~一二四一),字壽朋,學(xué)者稱孔山先生(《敬鄉(xiāng)錄》卷一三),東陽(今屬浙江)人。學(xué)于呂祖謙。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寧宗嘉定三年(一二一○)為秘書省正字兼樞密院編修官,次年知通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歷淮南轉(zhuǎn)運判官、浙西提點刑獄、提舉常平、知鎮(zhèn)江府,十四年,除國子司業(yè)(《吳郡志》卷七)。理宗即位,累遷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淳祐元年卒,年八十六,謚文惠。有《孔山文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七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六四六
喬行簡(一一五六——一二四一),字壽朋,號孔山居士,婺州東陽(今浙江東陽)人。早學(xué)于呂祖謙,紹熙四年進士及第。累官至淮南西路轉(zhuǎn)運判官,兼淮西提點刑獄、提舉常平,遷宗正少卿、秘書監(jiān)、權(quán)工部侍郎。理宗即位,累遷至參知政事、兼知樞密院事。端平初,拜右丞相。三年,拜左丞相。嘉熙三年,拜平章軍國重事,歷封肅國公、魯國公。淳祐元年卒,年八十六,謚文惠。行簡歷練老成,居官無所不言,好薦士。所著有《周禮總說》、《孔山文集》?!?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七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普巖(一一五六~一二二六),字少瞻,號運庵,俗姓杜,四明(今浙江寧波)人。高宗紹興二十六年生。早年落發(fā)。初與石鼓夷公謁無用全公等老宿。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參叩松源崇岳禪師,并從松源遷江陰之光孝、無為之冶父。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由松源引居饒之薦福,明之香山、蘇之虎丘、杭之靈隱、報慈,后回鄉(xiāng)居四明運庵。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在平江府寶華山受鎮(zhèn)江大圣普照寺請出世。后移住真州報恩光孝寺、安吉州道場山護圣萬壽寺。理宗寶慶二年卒。為南岳下十九世,松源崇岳禪師法嗣。有《運庵和尚語錄》,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容宗著撰《運庵禪師行實》?!♂屍諑r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及單編詩合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7—1228 【介紹】: 宋南康軍都昌人,字簡甫,號昌谷。天資穎異,曾從朱熹講學(xué)。孝宗淳熙八年進士。為京湖宣撫司主管機宜文字,攝漢陽軍事,金兵大入,以守御功就知漢陽。寧宗開禧三年,為湖南轉(zhuǎn)運判官,平羅世傳等起事。嘉定八年,為利路轉(zhuǎn)運判官兼知利州。官至禮部侍郎。平生以建立事功為務(wù),在朝多所建明。卒謚文簡。有《輿地綱目》、《昌谷類稿》、《經(jīng)幄管見》、《昌谷集》。
全宋詩
曹彥約(一一五七~一二二九),字簡甫,南康軍都昌(今屬江西)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歷建平尉、桂陽軍錄事參軍、知樂平縣,主管江西安撫司機宜文字。寧宗開禧三年(一二○七)知漢陽,嘉定元年(一二○八),提舉荊湖北路常平茶鹽,權(quán)知鄂州兼湖廣總領(lǐng),改提點刑獄,遷湖南轉(zhuǎn)運判官。三年,除知潭州兼荊湖南路安撫。五年,以事罷。八年,除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兼知利州。十年,知隆興府兼江南西路安撫。十五年,除兵部侍郎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理宗紹定元年十二月卒,年七十二。有《昌谷類稿》六十卷等,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昌谷集》二十二卷。事見《鶴山大全集》卷八七《寶章閣學(xué)士通議大夫致仕曹公墓志銘》。 曹彥約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殘本《永樂大典》所錄。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六五○
曹彥約(一一五七——一二二八),字簡甫,號昌谷,南康軍都昌(今江西都昌)人。嘗從朱熹講學(xué)。淳熙八年登進士第,歷建平尉、桂陽司錄、辰溪令,知樂平縣,主管江西安撫司機宜文字、京湖安撫司機宜文字,知漢陽。提舉湖北常平,權(quán)知鄂州兼湖廣總領(lǐng),改提點刑獄,遷湖南轉(zhuǎn)運判官。遷直秘閣、知潭州、湖南安撫。為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兼知利州,知隆興府、江西安撫。以寶謨閣待制知成都,改知福州、潭州。理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國史院同修撰,尋兼侍讀,遷禮部侍郎,知常德府。紹定元年卒,年七十二。著有《輿地綱目》十五卷、《昌谷類稿》六十卷、《經(jīng)幄管見》七卷(存)、《昌谷集》二十二卷(存)。見魏了翁《寶章閣學(xué)士通議大夫致仕贈宣奉大夫曹公墓志銘》(《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八七),《宋史》卷四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7—1213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退翁,號退齋。劉夙子。孝宗淳熙八年進士。知臨川縣,入為太常寺丞。時韓侂胄為相,使彌正行兩淮議用鐵錢,返極議其非,侂胄怒而不聽。官終吏部侍郎。有《退齋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