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達意(達意)  拼音:dá yì
表明意思?!妒酚?。卷一二六?;鼈鳌P颉罚骸噶氂谥我灰?。禮以節(jié)人,樂以發(fā)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div>
《漢語大詞典》:言不達意(言不達意)
亦作“ 言不逮意 ”。 說的話不能準確地表達思想內容。 宋 程頤 《與呂大臨論中書》:“竊恐辭命不明,言不逮意,致高明或未深喻,輒露所見,求益左右?!?span id="c2kzocs" class="book">《明史·廣西土司傳二·思明》:“以譯者言不達意,復為書曉之?!?/div>
《國語辭典》:辭不達意(辭不達意)  拼音:cí bù dá yì
所用的言詞無法確切表達心意。如:「他太緊張,說起話來辭不達意?!挂沧鳌冈~不達意」、「辭不意逮」。
《漢語大詞典》:辭不達義(辭不達義)
說話寫文章不能確切地表達意思。語本儀禮·聘禮:“辭多則史,少則不達,辭茍足以達義之至也?!?清 顧張思 《土風錄》卷十二:“語言糊涂曰辭不達義。”亦作“ 辭不達意 ”。 宋 羅燁 醉翁談錄·崔木因妓得家室:“但恐小子不才,辭不達意?!?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自序》:“所記皆尋常世俗雜務,且其辭不達意者,間亦有之?!?陳夢家 《論簡樸》:“當然有些人辭不達意并不是為了說話故意要花藻,而是由于思路不清,缺乏條理和邏輯性?!?/div>
《國語辭典》:詞不達意(詞不達意)  拼音:cí bù dá yì
所用的言詞無法適切表達心意。宋。釋惠洪《石門文字禪。高安城隍廟記》:「蓋五百年而書功烈者詞不達意,余嘗嘆息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回:「大凡譯技藝的書,必要是這門技藝出身的人去譯,還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個詞不達意的毛病?!挂沧鳌皋o不達意」、「辭不意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