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2詞典 1分類詞匯 51
《漢語大詞典》:千山
(1).極言山多。 唐 柳宗元 《江雪》詩:“千山鳥飛絶,萬逕人蹤滅。” 宋 王安石 《古松》詩:“萬壑風(fēng)生成夜響,千山月照掛秋陰?!?br />(2).山名。在今 遼寧省 西南部,為 長白山 的支脈。上有 月芽 、 缽盂 、 筆架 等十余峰。奇峰迭聳,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稱。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奉天府·山川》
《國語辭典》:東北(東北)  拼音:dōng běi
1.方位名。介于東與北之間的方位。如:「東北風(fēng)」。
2.大陸東北地區(qū)。
《國語辭典》:東北平原(東北平原)  拼音:dōng běi píng yuán
地名。位于大小興安嶺與長白山之間,南北長約一千公里。為中國大陸面積最大的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以及遼河的沖積物組成,地表外貌呈緩起伏狀,高度則不超過海拔二百公尺,大部分地區(qū)為厚層的黑色土壤所覆蓋。也稱為「松遼平原」。
《國語辭典》:遼東(遼東)  拼音:liáo dōng
郡名。秦置。位于今遼寧省東南部,遼河以東的區(qū)域。
《國語辭典》:關(guān)外(關(guān)外)  拼音:guān wài
關(guān)口以外的地區(qū):(1)指山海關(guān)以東、以北的東北地區(qū)。(2)指嘉峪關(guān)以西的地方。即今甘肅西部及新疆地區(qū)。
《漢語大詞典》:幽燕
古稱今 河北 北部及 遼寧 一帶。 唐 以前屬 幽州 , 戰(zhàn)國 時(shí)屬 燕國 ,故名。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旦刷 幽 燕 ,晝秣 荊 越 ?!?唐 杜甫 《恨別》詩:“聞道 河陽 近乘勝,司徒急為破 幽 燕 ?!?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治河》:“我朝定鼎 幽 燕 ,正 河 道敝壞之后,潰決頻仍?!?毛澤東 《浪淘沙·北戴河》詞:“大雨落 幽 燕 ,白浪滔天?!?/div>
《國語辭典》:昭陵  拼音:zhāo líng
1.唐太宗的陵墓。位于今陜西省醴泉縣東北的九嵏山主峰內(nèi)。
2.宋仁宗的代稱。仁宗葬于永昭陵,故宋人亦稱仁宗為「昭陵」。
3.明穆宗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昌平縣大峪山東。為明十三陵之一。
4.清太祖皇太極和孝端大皇后的陵墓。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北郊。也稱為「北陵」。
《國語辭典》:關(guān)東(關(guān)東)  拼音:guān dōng
1.古稱函谷關(guān)以東的地方。約今河南省、山東省等地。唐。白居易 與元九書:「然仆又自思,關(guān)東一男子耳,除讀書屬文外,其他懵然無知?!?br />2.山海關(guān)以東之地。指東北地區(qū)。
《國語辭典》:遼西(遼西)  拼音:liáo xī
1.遼河以西的地區(qū)。
2.郡名。秦置。轄境約指河北省舊永平府至遼寧省舊錦州府。
《國語辭典》:白狼  拼音:bái láng
白色的狼?!妒酚?。卷四。周本紀(jì)》:「王遂征之,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埂渡胶=?jīng)。西次四經(jīng)》:「盂山,其陰多鐵,其陽多銅,其獸多白狼、白虎?!?/div>
《國語辭典》:松山  拼音:sōng shān
1.山名:(1)在遼寧省錦縣南,明洪承疇被清兵圍擒于此。(2)在河北省清苑縣南北,山多松。(3)在河北省易縣,產(chǎn)石煤。(4)在福建省霞蒲縣東,下有松山港。
2.臺北市的行政區(qū)域之一。
《國語辭典》:老客  拼音:lǎo kè
1.對人的敬稱,猶今稱人「先生」?!缎咽篮阊?。卷三六。蔡瑞紅忍辱報(bào)仇》:「老客有甚見諭。」《儒林外史》第三回:「列位老客有所不知,我這舍舅,本來原不是生意人?!?br />2.舊時(shí)指妓女熟識的狎客?!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四九回:「并且你同采卿兩位,都是月卿的老客?!?/div>
《國語辭典》:松嶺(松嶺)  拼音:sōng lǐng
山名。在內(nèi)蒙古、河北、遼寧邊境,其脈起于陰山,斜貫河北省北部、內(nèi)蒙古東南部,入遼寧,盡于遼河西岸。
《國語辭典》:玄菟  拼音:xuán tù
地名。漢武帝滅朝鮮所設(shè)的郡。今分屬韓國咸境道及遼寧東部吉林南部。
《漢語大詞典》:遼城(遼城)
遼東城 。即今 遼寧省 遼陽市 。 北周 庾信 《鶴贊》:“南游 湘水 ,東入 遼城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物異:“ 遼城 東有鎖甲, 高麗 言 前燕 時(shí)自天而落。”
《漢語大詞典》:閭山(閭山)
醫(yī)無閭山 的省稱。山在 遼寧省 北鎮(zhèn)縣 西, 大凌河 以東。 元 耶律楚材 《用前韻送王君玉西征》之二:“ 安東 幸有 閭山 月,萬頃松風(fēng)萬山雪?!?元 耶律楚材 《繼武善夫韻》:“北闕欲辭新鳳閣,東州元有舊 閭山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