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8詞典 2分類詞匯 66
《漢語大詞典》:蠻僰(蠻僰)
猶蠻夷。 僰 ,古西南夷名,今 云南 貴州 尚有其種族。漢書·王莽傳下:“ 胡 虜未滅誅,蠻 僰 未絶焚?!?/div>
《國語辭典》:茅臺酒(茅臺酒)  拼音:máo tái jiǔ
產(chǎn)地為中國貴州省仁懷縣的茅臺鎮(zhèn),當(dāng)?shù)厥a(chǎn)紅高粱,水質(zhì)清澈,所釀的白酒香烈撲鼻,窖藏時間約為兩年,是世界聞名的好酒。
《國語辭典》:飛歌(飛歌)  拼音:fēi gē
一種苗族民歌。流行于貴州東南苗族地區(qū)。是青年男女互相邀請出寨游方時唱的山歌。曲調(diào)高亢,節(jié)奏自由,曲式短小,歌詞五字一句,一首歌只有四、五句。
《漢語大詞典》:風(fēng)雨橋
侗族獨有的橋。流行于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筑成,橋面鋪板,兩旁設(shè)欄干、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因行人過往能避風(fēng)雨,故名。
《漢語大詞典》:跳場(跳場)
貴州省 西部、中部、 四川省 南部和 云南省 許多地區(qū) 苗 族的盛大娛樂活動。多于農(nóng)歷正月間,在傳統(tǒng)的跳場坪或跳場坡上舉行。在坪上豎立花桿,男女盛裝前往,繞桿吹笙跳舞。人數(shù)常達(dá)數(shù)千,多至萬余。男女青年多利用這一場合對歌交結(jié)朋友。也稱跳花、踩花山或踩山。
《國語辭典》:巴鹽(巴鹽)  拼音:bā yán
四川所產(chǎn)的鹽。狀若冰,厚如餅塊。多運銷云南、貴州。
《漢語大詞典》:董酒
貴州遵義出產(chǎn)的一種白酒 。
《國語辭典》:苗族  拼音:miáo zú
中國少數(shù)民族之一。相傳為三苗的后裔。分布于貴州、云南、湖南、湖北、廣西、四川、廣東等地。語言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有三種大方言。部分地區(qū)使用侗語或瑤語,大多兼通漢語,使用漢文。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部分從事林業(yè)。其社會組織是小家庭,多為一夫一妻制,婦女婚后多有「不落夫家」之俗,居屋常見「吊腳樓」形式。婦女擅長刺繡、蠟染,喜愛歌舞。過去信奉多神,崇拜祖先?,F(xiàn)在也有少數(shù)人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也稱為「苗民」、「苗人」。
《漢語大詞典》:婁山關(guān)(婁山關(guān))
一稱 婁關(guān) 、 太平關(guān) 。在 貴州省 遵義市 北 大婁山 中。為 黔 北險地。1935年2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途中,曾攻克此關(guān)。 毛澤東 有《憶秦娥·婁山關(guān)》詞。
《漢語大詞典》:諾蘇(諾蘇)
四川 、 貴州 和 云南 等省部分地區(qū) 彝 族的自稱。
《國語辭典》:地?zé)o三里平(地?zé)o三里平)  拼音:dì wú sān lǐ píng
用以形容貴州省崎嶇的地形。貴州省由于受侵蝕和溶蝕的作用,使地表叢巒疊嶂,丘阜廣布,窄小盆地和狹深河谷夾在其間,成為一塊地表崎嶇的高原。
《國語辭典》:遵?(遵?)  拼音:zūn chóu
貴州省遵義縣所出產(chǎn)的綢布。遵義地方因產(chǎn)槲樹,清乾隆初,知府陳玉璧乃教民育蠶繅絲織?,其后出?甚豐,世稱為「遵?」。
《國語辭典》:關(guān)嶺縣(關(guān)嶺縣)  拼音:guān lǐng xiàn
縣名。位于貴州省貴陽市西南,瀕盤江東北岸,因東北有關(guān)索嶺而得名。
《國語辭典》:貴陽市(貴陽市)  拼音:guì yáng shì
城市名。貴州省省會。位于全省中央,南明河北岸的小盆地上。川黔、貴昆、湘黔和湘桂黔鐵路,以及川黔、黔桂等公路在此交會。是云貴高原東路政治、交通中心。
《國語辭典》:犵狫族  拼音:qì lǎo zú
位于中國西南僰撣的族系。分布于貴州、湖南、廣西等省。參見「仡佬族」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