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223 【介紹】: 即蜀漢昭烈帝。三國蜀皇帝,亦稱先主,涿郡涿縣人,字玄德。東漢遠(yuǎn)支皇族,少孤,販履織席為生。東漢末起兵鎮(zhèn)壓黃巾軍。先后依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赤壁之戰(zhàn)中,聯(lián)合孫權(quán),大破曹操,據(jù)荊州。旋取益州、漢中。漢獻(xiàn)帝建安二十四年,自立為漢中王。曹丕代漢之次年稱帝,國號漢,建都成都。章武初,率師伐吳,在夷陵之戰(zhàn)中大敗,卒于白帝城。在位三年。謚昭烈。
全三國文·卷五十七
帝諱備,字玄德,涿郡涿人,中山靖王劉勝之后。靈帝末除安喜尉,又除下密丞,后為高唐尉,遷為令。獻(xiàn)帝初,公孫瓚表為別部司馬,守平原令,領(lǐng)平原相;陶謙表為豫州刺史,尋領(lǐng)徐州;曹公表為鎮(zhèn)東將軍,封宜城亭侯,尋為豫州牧,復(fù)表為左將軍。后破曹公于赤壁,自領(lǐng)荊州牧。又定蜀,領(lǐng)益州牧。又定漢中,稱漢中王。以魏黃初二年即皇帝位,改元章武,在位三年,謚曰昭烈皇帝。(案:先主稱尊號,諸文誥策命皆劉巴所作,今以即位已前已后諸篇編為先主文。)
《國語辭典》:豫州  拼音:yù zhōu
地名。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河南及山東舊曹州、湖北舊襄陽、鄖陽等地。
《漢語大詞典》:劉豫州(劉豫州)
指 劉備 。 劉備 曾任 豫州 刺史,因稱 劉豫州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將軍起兵據(jù)有 江 東, 劉豫州 亦牧眾 漢 南,與 曹操 并爭天下?!?清 顧炎武 《漢三君詩·昭烈》:“卓矣 劉豫州 ,雄姿類 高帝 。”
《分類字錦》:豫州巨鎮(zhèn)(豫州巨鎮(zhèn))
周禮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山鎮(zhèn)曰華山。
分類:華山
《分類字錦》:前后豫州(前后豫州)
唐書夏侯夔傳:為豫州刺史,兄亶先經(jīng)此任,至是夔又居焉。兄弟并有恩惠于鄉(xiāng)里,百姓歌之曰:我之有州,頻仍夏侯,前兄后弟,布政優(yōu)優(yōu)。
分類:兄弟
《國語辭典》:中州  拼音:zhōng zhōu
1.古豫州(今河南省一帶)位居九州正中,故稱為「中州」。晉。桓溫平洛表薦謝尚〉:「今中州既平,宜時(shí)綏定?!?br />2.中原地區(qū)?!度龂?。卷六○。吳書。全琮傳》:「是時(shí)中州士人避亂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數(shù)?!?br />3.全中國?!稘h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世有大人兮,在乎中州?!固?。王維〈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歸郡應(yīng)制〉詩:「宸章類河漢,垂象萬中州?!?/div>
《國語辭典》:不滅(不滅)  拼音:bù miè
1.不熄。《史記。卷四四。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谷龂骸j惲铡礊樵B檄豫州〉:「若舉炎火以爇飛蓬,覆滄海以沃熛,炭有何不滅者哉?」
2.不消失、不滅亡?!段倪x。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鼓铣?。王巾〈頭陁寺碑文〉:「況視聽之外若存若亡,心行之表不生不滅者哉!」
《漢語大詞典》:題輿(題輿)
東漢 周景 任 豫州 刺史時(shí),嘗辟 陳蕃 (字 仲舉 )為別駕。 蕃 辭不就。 景 題別駕輿曰:“ 陳仲舉 座也。”不復(fù)更辟。 蕃 惶懼,起視職。事見太平御覽卷二六三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后遂用作典故,以“題輿”謂景仰賢達(dá),望其出仕。 唐 楊炯 《從甥梁錡墓志銘》:“ 桓溫 之徵 謝奕 ,暫為司馬之官; 周景 之禮 陳蕃 ,仍降題輿之命?!?唐 杜甫 《寄李十四員外布十二韻》:“名參 漢 望苑,職述 景 題輿。” 宋 司馬光 《送王彥臣同年通判亳州》詩:“圣主憐耆舊,題輿得吏師?!?/div>
《國語辭典》:虐民  拼音:nüè mín
殘害人民。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污國虐民,毒施人鬼?!埂端逄蒲萘x》第三二回:「我看將軍容貌、氣度非常,何苦隨波逐流,與這般虐民的權(quán)奸為伍?」
《漢語大詞典》:指通豫南
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指,直。豫,豫州,古地名,現(xiàn)在河南省黃河以南。例如:指通南,達(dá)于陰?!?a target='_blank'>列子·湯問》
《漢語大詞典》:兩豫(兩豫)
豫州 和 南豫州 的合稱。《宋書·文帝紀(jì)》:“前所給 揚(yáng) 、 南徐 二州百姓田糧種子, 兗 、兩 豫 、 青 、 徐 諸州比年所寬租穀應(yīng)督入者,悉除半?!?span id="jgyv1df" class="book">《宋書·州郡志二》:“爰自 泰始 甫失 淮 西,復(fù)於 淮 東分立兩 豫 ?!?/div>
分類: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