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飽讀(飽讀)
充分閱讀。 宋 張耒 《送楊念三監(jiān)簿侍行赴鄂渚》詩:“飽讀兵書取卿相,不應(yīng)如我老無成?!?span id="onyoico" class="book">《三國演義》第九六回:“汝自幼飽讀兵書,熟諳戰(zhàn)法?!?郭沫若 《歷史人物·魯迅與王國維》:“一直到 魯迅 死后,那時我還在 日本 亡命,才由友人的幫助,把所能搜集到的單行本,搜集了來飽讀了一遍?!?/div>
分類:充分閱讀
《漢語大詞典》:贊讀(贊讀)
(1).贊唱誦讀。 胡樸安 《中華全國風(fēng)俗志·安徽·六安之婚嫁風(fēng)俗》:“鬧洞房之時,有一種通行之吉語,一人贊讀,全體道好?!?br />(2).官名。 明 代東宮官屬。明史·職官志二:“又有文學(xué)、中舍、正字、侍正、洗馬、庶子及贊讀等官?!?/div>
《漢語大詞典》:習(xí)讀(習(xí)讀)
學(xué)習(xí)誦讀。語出《公羊傳·定公元年》:“ 定哀 多微辭,主人習(xí)其讀而問其傳,則未知己之有罪焉耳。” 何休 注:“讀謂經(jīng),傳謂訓(xùn)詁?!?span id="4wivndv"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王肅傳》“ 弘農(nóng) 董遇 等亦歷注經(jīng)傳”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 董遇 ﹞采稆負(fù)販,而常挾持經(jīng)書,投閒習(xí)讀?!?span id="sypbsjx"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五三引 唐 谷神子 《博異志·楊真伯》:“中秋夜習(xí)讀次,可二更已來,忽有人扣學(xué)窗牖間, 真伯 滛於典籍不知也?!?/div>
《漢語大詞典》:借讀(借讀)
(1).借書閱讀。 清 江藩 《漢學(xué)師承記·惠周惕》:“雅愛典籍,得一善本,傾囊弗惜,或借讀手抄?!?br />(2).指在校學(xué)生因故離開戶籍所在地寄居他處,而在寄居地暫時入學(xué)就讀。
《漢語大詞典》:對讀(對讀)
猶校對。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闈:“卻於每卷上打號頭,三場共一號,方發(fā)往謄録所謄録卷子,依字號書寫,對讀無差,方納入考試官各房考校。”《歧路燈》第一○二回:“謄録官送於對讀所,謹(jǐn)飭不許一字差訛。對讀一畢,由至公堂轉(zhuǎn)於至明堂,分房閲卷?!?/div>
分類:對讀校對
《國語辭典》:教讀(教讀)  拼音:jiào dú
舊時指在官方學(xué)館授課的教師?!蹲硇咽返谝凰幕兀骸概獜埡铋T教讀剳付與他,也冠帶拜起客來?!?/div>
分類:教書教師
《漢語大詞典》:百讀(百讀)
反復(fù)誦讀。 金 元好問 《曲阜紀(jì)行》詩之一:“我昔入小學(xué),首讀‘仲尼居’,百讀百不曉,但有唾成珠?!?朱自清 《論百讀不厭》:“‘百讀’只是‘重讀’、‘多讀’、‘屢讀’的意思,并不一定一遍接著一遍的讀下去?!?/div>
《漢語大詞典》:讀記(讀記)
閱讀書籍。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説在 宋 人之解書,與 梁 人之讀記也。” 北齊 蕭愨 《屏風(fēng)詩》:“讀記知州所,觀圖見岳形?!?唐 杜甫 《秦州雜詩》之二十:“藏書聞 禹穴 ,讀記憶 仇池 。”
《駢字類編》:朝讀(朝讀)
墨子:周公朝讀百篇書,夕見七十士。
《國語辭典》:讀為(讀為)  拼音:dú wéi
凡言讀為某、讀曰某者,即謂其字假借為某字使用。也稱為「讀曰」。
《國語辭典》:拜讀(拜讀)  拼音:bài dú
閱讀他人作品或書信的敬詞?!独蠚堄斡洝返谝欢兀骸竷懸苍撟鍪自?,我們拜讀拜讀。」
《漢語大詞典》:讀祝(讀祝)
祭祀時宣讀祝告文。后漢紀(jì)·百官志二:“太祝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凡國祭祀,掌讀祝,及迎送神?!?span id="vw4kz4u" class="book">《金史·禮志二》:“讀祝,太祝東向跪,讀祝訖,俛伏,興?!?span id="jivqc4v" class="book">《清文獻(xiàn)通考·郊社十三》:“讀祝畢,興,奉安?!?/div>
《國語辭典》:耽讀(耽讀)  拼音:dān dú
酷好讀書。元。吳師道〈目疾謝柳道傳張子長惠藥〉詩:「學(xué)書信夙習(xí),耽讀亦本性。」
分類:極好讀書
《國語辭典》:音讀(音讀)  拼音:yīn dú
1.一字表現(xiàn)于發(fā)音上的形式。中文字多一字一音讀,亦有一字具有數(shù)個音讀的情形。
2.一種日文所用漢字的發(fā)音。多少保留漢字傳入日本時的漢語音,而分吳音、漢音二種,與日語原來的同義詞音(所謂訓(xùn)讀)不同。如日文「山」可以依音讀念san,也可以依訓(xùn)讀念yama。
《漢語大詞典》:讀奏(讀奏)
在帝王前宣讀奏本、奏折。漢書·霍光傳:“ 光 與羣臣連名奏王,尚書令讀奏。” 阿英 《明朝的笑話》二十:“而其讀奏之際,必多吃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