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出訟(出訟)
提出訴訟。 宋 陸游 《詹朝奉墓表》:“﹝ 徐生 ﹞有田數(shù)畝,預(yù)書券,屬其友鬻之。友鬻而有其直, 徐生 出訟於有司,久不決?!?/div>
《漢語大詞典》:讎訟(讎訟)
爭(zhēng)訟。宋史·儒林傳七·程迥:“積年讎訟,一語解去?!?/div>
《漢語大詞典》:枉訟(枉訟)
冤案,錯(cuò)案。后漢書·張禹傳:“ 子胥 如有靈,知吾志在理察枉訟,豈危我哉?”
分類:冤案
《漢語大詞典》:僮訟(僮訟)
指民事訴訟。 南朝 梁 江淹 《后讓太傅楊州牧表》:“及荷總?cè)?,二燿忽周。未能塞謗生民,獲免僮訟,何盛勛之足題,詎深烈之可銘乎?”
分類:民事訴訟
《漢語大詞典》:訟逮(訟逮)
控告、捉拿。 前蜀 杜光庭 《先鋒王承璲為祖母九曜醮詞》:“或往逝有考延之舋,或幽陰有訟逮之文?!?/div>
分類:控告捉拿
《漢語大詞典》:訟府(訟府)
(1).控告軍府。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程器:“ 傅玄 剛隘而詈臺(tái), 孫楚 狠愎而訟府。”參閱晉書·孫楚傳。
(2).審理訟案的官府。 清 王夫之 讀通鑒論·五代下十六:“夫國(guó)家之置守令,何為者也……豈徒以聽民之訟,斂鈞金束矢之入以為訟府,而啟民於爭(zhēng)乎?”
《國(guó)語辭典》:訟棍(訟棍)  拼音:sòng gùn
挑唆訟事,從中取利的人。《儒林外史》第四○回:「沈大年又補(bǔ)了一張呈子,知縣大怒,說他是個(gè)刁健訟棍?!埂陡;萑珪?。卷一一。刑名部。詞訟》:「更有一種教唆訟棍,心實(shí)虎狼,跡同鬼域,原無恒業(yè),專哄平人告狀?!?/div>
《漢語大詞典》:訟枉(訟枉)
申冤,辯冤。 清 陳維嵩 《周櫟園先生〈尺牘新鈔〉序》:“思刺血以陳情,念上書而訟枉。”
《漢語大詞典》:訟鬩(訟鬩)
爭(zhēng)訟。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皇霸·三王》:“俗儒新生,不能採綜,多共辨論,至於訟鬩?!?晉 葛洪 抱樸子·弭訟:“訟鬩穢辱,煩塞官曹?!?span id="1px16er" class="book">《清史稿·德宗紀(jì)一》:“以 四川 州縣民、教訟鬩,諭 魁玉 等持平訊斷?!?/div>
《漢語大詞典》:訟直(訟直)
(1).謂申辯是非曲直。晉書·良吏傳·魯芝:“ 芝 坐 爽 下獄,當(dāng)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章炳麟 《卻與黃陳同宴書》:“外人多以皮相抑之,僕誠不能不為訟直?!?br />(2).猶言打贏官司。 梁?jiǎn)⒊?《新民說》八:“故常有訴訟之先,聲言他日訟直所得之利益,悉以充慈善事業(yè)之用者?!?/div>
《漢語大詞典》:訟狀(訟狀)
訴狀。 清 焦循 《送吳生序》:“余見尋常訟事,官委之幕友,幕友惟憑訟狀之辭。其辭當(dāng)理,則以為是;其辭樸拙有罅隙,則指駁以為非?!?/div>
分類:訟狀訴狀
《漢語大詞典》:造訟(造訟)
興訟,挑起訴訟。 宋 張世南 游宦紀(jì)聞卷七:“田主有 曹 姓者,已鬻而造訟,有司已察而斥之。”
分類:起訴訴訟
《漢語大詞典》:戰(zhàn)訟(戰(zhàn)訟)
猶爭(zhēng)論。 明 李東陽 《送李士?!?/span>詩之四:“蹁躚場(chǎng)屋士,戰(zhàn)訟爭(zhēng)紛紜。”
《漢語大詞典》:簿訟(簿訟)
審理訴訟案件。 明 李東陽 《寄題謝寶慶逸老堂得乞字》:“晨興必簿訟,夜坐猶佩韍?!?/div>
《漢語大詞典》:犴訟(犴訟)
獄訟。 南朝 梁 江淹 《遣大使巡詔》:“若其采野不闢,犴訟有虧,妨氓利害,擾黷政經(jīng)者,具以奏聞?!?/div>
分類:獄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