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記論外道
【佛學大辭典】
(流派)謂弘毗伽羅論之人也。玄應音義二十三曰:「記論外道,即毗伽論是也?!?/div>
異部宗輪論述記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慈恩作。
悉曇字記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唐智廣,記南天竺般若菩提所傳之悉曇者。
探玄記
【佛學大辭典】
(書名)具名華嚴經(jīng)探玄記,二十卷,唐法藏撰,釋晉經(jīng)六十卷。
舍置記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四記之一。
授記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云和伽羅Vya%karan!a,十二部經(jīng)之一。佛對發(fā)心之眾生授與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也。
【佛學常見辭匯】
1。十二部經(jīng)之一。2。記名之義,佛對發(fā)大心的眾生預先記名,過了多少年代,在某處某國之中,成什么佛。
二種授記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無馀記,佛現(xiàn)前授記某甲眾生于某劫中作佛,號某如來,如是有國土眷屬等了了說之,故名無馀記。如世尊復言:若我在世,或滅度后,聞諸法華經(jīng)一句一偈者,我皆為授無上菩提之記,是名無馀記。二有馀記,如言告眾生汝于未來某佛時當畢此罪,某甲如來為汝授記之類,是名有馀記。復言:若一切眾生悉有有馀,彼生善根,相續(xù)不斷,當至無上菩提,是名有馀記。見大疏四。
六種授記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種性未發(fā)心記,與上之第一同。二已發(fā)心記,與上之第二同。三現(xiàn)前記,與上之第四同。四不現(xiàn)前記,對面說為現(xiàn)前記,于異處遙說為不現(xiàn)前記。五時覺時定記,記時劫之數(shù)量名字,并說佛及國土之名字者。六時無量時不定記,總言于無量劫作佛,不委曲辨時劫之數(shù)量及佛國之名號者。地持論,勝鬘寶窟上末。
八種授記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己知他不知,發(fā)心而自發(fā)誓愿,未廣及于人,未得四無所畏,未得善權故也。二眾人盡知己不知,發(fā)心廣大,得無所畏,得善根故也。三己眾俱知,位在七地得無畏,得善權,得空觀故也。四己眾俱不知,未入七地,未得空觀之無著行故也。五近覺遠不覺,如彌勒是,諸根具足不舍如來無著之行故也(彌勒成佛在近,近者得覺知其授記,遠者不能覺知)。六遠覺近不覺,此人未能演說圣賢之行故也。即師子膺是。七近遠俱覺,諸根具足不舍無著之行,遍游十方世界,作不思議,顯佛之神德故也,今之柔順菩薩是。八近遠俱不覺,未得菩提,皆不能悉知如來藏等之行故也,今之等行菩薩是。見菩薩瓔珞經(jīng)九,法華文句七之一。
授記光
【佛學大辭典】
(術語)佛為授行者記別,照行者身之光明也。智度論三十三曰:「諸佛法欲與眾生授記,先微笑,無量光從四牙中出,所謂青黃赤白綠紫等也?!?/div>
授記品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法華經(jīng)二十八品中之第六品,依跡門三周說法中譬喻之說法,以中根之迦葉等四大聲聞回小向大,佛對此四人說當來作佛現(xiàn)前授記之品也。
授記說
【佛學大辭典】
(術語)梵音曰和伽羅Vya%ka%ran!a,佛于菩薩,緣覺等,授與未來懸記之說教也。十二部經(jīng)之一。
授學無學人記品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法華經(jīng)二十八品中第九品之名,聲聞乘四果中預流、一來、不還之三果云學人,阿羅漢果云無學人。此品記法華跡門三周說法中之因緣周,由于彼等聞往昔之因緣,初回小乘心,發(fā)無上菩提心,佛于彼等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故謂之授學無學人記品,常略名人記品。
唯識述記
【佛學大辭典】
(書名)具名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唐慈恩大師著。解成唯識論。
唯識二十論述記
【佛學大辭典】
(書名)二卷,唐慈恩作,受玄奘之旨趣釋唯識二十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