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40,分23頁顯示  上一頁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切議
文談
達論
非謗
語議
置議
論刺
莊論
苛論
批點
曲論
議堂
庸說
辯議
譚論
《漢語大詞典》:切議(切議)
懇切的議論。 漢 王充 論衡·超奇:“觀 谷永 之陳説, 唐林 之直言, 劉向 之切議,以知為本,筆墨之文,將而送之,豈徒雕文飾辭,茍為華葉之言哉?”
分類:懇切議論
《漢語大詞典》:文談(文談)
(1).文雅的談吐。世說新語·言語“ 謝胡兒 語 庾道季 ” 劉孝標 注引 晉 徐廣 《晉紀》:“ 龢 字 道季 ,太尉 亮 子也。風情率悟,以文談致稱於時?!?宋 柳永 《少年游》詞:“文談閒雅,歌喉清麗,舉措好精神?!?元 關漢卿 《朝天子·從嫁媵婢》曲:“文談回話,真如解語花?!?br />(2).談文。謂有關文字、文章等方面的議論。 魯迅 著有《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
《漢語大詞典》:達論(達論)
通常的議論。 三國 魏 曹植 《與吳季重書》:“夫君子而不知音樂,古之達論謂之通而蔽?!?/div>
分類:議論
《漢語大詞典》:非謗(非謗)
(1).議論是非,指責過失。非,通“ 誹 ”。《漢書·王莽傳中》:“令王路設進善之旌,非謗之木,敢諫之鼓?!?顏師古 注:“非音曰誹?!?br />(2).造謠中傷。非,通“ 誹 ”。《漢書·晁錯傳》:“肉刑不用,辠人亡帑;非謗不治,鑄錢者除?!?顏師古 注:“非讀曰誹?!?span id="uynz9mb" class="book">《漢書·京房傳》:“ 顯 告 房 與 張博 通謀,非謗政治,歸惡天子?!?/div>
《漢語大詞典》:語議(語議)
言談議論。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王平子 ﹞每聞 衛(wèi)玠 言,輒嘆息絶倒” 劉孝標 注引《衛(wèi)玠別傳》:“每聞 玠 之語議,至於理會之間,要妙之際,輒絶倒於坐。”
分類:談議議論
《漢語大詞典》:置議(置議)
議論,評論。 宋 王溥 五代會要·王府官“ 后唐 長興 四年四月,以祕書監(jiān) 劉贊 為 秦王 傅”原注:“時言事者,請為 秦王 置師傅。上顧問近臣,皆以 秦王 名勢隆盛,不敢置議?!?/div>
分類:議論評論
《漢語大詞典》:論刺(論刺)
議論和譏刺;議論和指責。莊子·田子方:“ 仲尼 曰:‘默,汝無言!夫 文王 盡之也,而又何論刺焉!彼直以循斯須也?!?成玄英 疏:“夫 文王 圣人,盡於妙理,汝宜寢默,不勞譏刺?!?唐 柳宗元 《答元饒州論政理書》:“ 饒 之理,小也,不足費其慮。無所論刺,故獨舉均賦之事,以求往復而除其惑焉。” 明 劉基 《〈王原章詩集〉序》:“詩貴自適,而好為論刺,無乃不可乎?!?/div>
《漢語大詞典》:莊論(莊論)
莊重的言論;莊嚴的議論。 清 龔自珍 《支那古德遺書序》:“莊論法語,尚懼不聰,烏有所謂機鋒者乎?” 梁啟超 《小說與群治之關系》:“在文字中,則文言不如其俗語,莊論不如其寓言?!?/div>
《漢語大詞典》:苛論(苛論)
過分嚴格的議論、品評。 清 龍啟瑞 《致曾滌生侍郎書》:“某生平實不肯以苛論繩人,即今日作鄉(xiāng)紳,亦不肯不為地方官設想?!?魯迅 《書信集·致曹白》:“若是還在學習途中的青年,是不當受這苛論的?!?/div>
《國語辭典》:批點(批點)  拼音:pī diǎn
1.圈點文章,并加上評語或說解?!段拿餍∈贰返诙幕兀骸敢韵聨妆荆S意批點,送呈撫帥?!?br />2.批評,在背后說人閒話?!缎咽篮阊浴>砣?。賣油郎獨占花魁》:「做娘的抬舉你一分,你也要與他爭口氣兒,莫要反討眾丫頭們批點。」
《漢語大詞典》:曲論(曲論)
歪曲事實地議論;狡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唯君子能通天下之志,安可以曲論哉!” 清 姚鼐 《張逸園家傳》:“余尤偉君杖內監(jiān)僧,及不為 傅忠勇 曲論民田事,為有古人剛毅之風?!?/div>
《漢語大詞典》:議堂(議堂)
議論政事之堂。 唐 杜甫 《夔府書懷四十韻》:“議堂猶集鳳, 貞觀 是元龜。”
《漢語大詞典》:庸說(庸説)
平常的議論。戰(zhàn)國策·趙策四:“客曰:‘不然,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稱師是庸説也;交淺而言深是忠也。’” 高誘 注:“言之常者,人所同稱,非必師矣。”
分類:平常議論
《漢語大詞典》:辯議(辯議)
辨析議論。辯,通“ 辨 ”。呂氏春秋·用眾:“辯議而不可為,是被褐而出,衣錦而入?!?漢 賈誼 新書·道德說:“是以先王舉德之頌而為辭語,以明其理;陳之天下,令人觀焉;垂之后世,辯議以審察之,以轉相告。”
分類:辨析議論
《漢語大詞典》:譚論(譚論)
談說議論。《三國志·吳志·張溫傳》:“ 殷禮 者,本占候召,而 溫 先后乞將到 蜀 ,扇揚異國,為之譚論?!?span id="e9kwphy" class="book">《古今小說·新橋市韓五賣春情》:“我在此躭閣了半晌,慮恐隣舍們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