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伯討(伯討)
謂方伯討伐有罪的諸侯。《公羊傳·僖公四年》:“ 齊 人執(zhí) 陳 袁濤涂 ……執(zhí)者曷為或稱侯?或稱人?稱侯而執(zhí)者,伯討也。稱人而執(zhí)者,非伯討也。” 何休 注:“言有罪方伯所宜討。” 徐彥 疏:“即下二十八年 晉侯 執(zhí) 曹伯 畀 宋 人, 成 十五年 晉侯 執(zhí) 曹伯 歸之于京師之屬是也?!?/div>
《漢語大詞典》:平討(平討)
討伐平定。 漢 袁紹 《與公孫瓚書》:“前以 西山 陸梁,出兵平討,會 麴義 餘殘,畏誅逃命?!?/div>
《國語辭典》:聲討(聲討)  拼音:shēng tǎo
聲明罪狀而加以討伐。如:「聲討叛逆」。
《漢語大詞典》:討征(討征)
征討,討伐。 清 王詒壽 《恭擬皇上龍飛親政頌》序:“圣世未嘗捐武備,皇古不能無討征?!?/div>
分類:征討討伐
《漢語大詞典》:討暴(討暴)
討伐、懲治暴亂。《淮南子·本經(jīng)訓》:“故兵者所以討暴,非所以為暴也?!?高誘 注:“言兵討人之暴亂,非所以自為暴亂也。”《三國志·魏志·呂虔傳》:“卿在郡以來,禽姦討暴,百姓獲安,躬蹈矢石,所征輙克?!?/div>
《國語辭典》:膺懲(膺懲)  拼音:yīng chéng
懲治、討伐。語本《詩經(jīng)。魯頌。閟宮》:「戎狄是膺,荊舒是懲,則莫我敢承?!?/div>
《漢語大詞典》:剿蕩(剿蕩)
討伐蕩平。南齊書·蕭景先傳:“得 雍州 刺史 張瓌 啟事,蠻虜相扇,容或侵軼,蜂蠆有毒,宜時剿蕩?!?/div>
分類:討伐蕩平
《漢語大詞典》:討問(討問)
(1).謂歷數(shù)其罪而討伐之。 唐 柳宗元 《武岡銘序》:“皇帝下銅獸符,發(fā) 庸 、 蜀 、 荊 、 漢 、 南越 、 東甌 之師,四方討問?!?span id="sftgtvi" class="book">《舊唐書·田承嗣傳》:“其為蓋在無赦,欲行討問,正厥刑書?!?br />(2).索討究問。《大馬扁》第二回:“但他如此無賴,正如財?shù)焦夤魇?,問他亦是無用,落得強做人情,便不再討問。”
《漢語大詞典》:討綏(討綏)
討伐綏靖。 唐 韓云卿 《平蠻頌》:“爰命 隴西 ,授節(jié)討綏,訓我?guī)熗?,如熊如羆。”
分類:討伐
《國語辭典》:圍剿(圍剿)  拼音:wéi jiǎo
包圍起來消滅。如:「政府派出大批軍隊包圍整個山區(qū),圍剿悍匪?!?/div>
《漢語大詞典》:惠征
謂順應天意進行討伐。《舊唐書·于頔傳》:“自 兩河 宿兵,垂七十年,王師憓征,瘡痏未息?!?/div>
《漢語大詞典》:臨逆(臨逆)
謂討伐叛逆。《隋書·煬帝紀下》:“杖順臨逆,人百其勇,以此眾戰(zhàn),勢等摧枯?!?/div>
《漢語大詞典》:襲伐(襲伐)
突然襲擊,聲罪討伐。語本左傳·莊公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杜預 注:“伐,聲其罪;侵,鐘鼓無聲;襲,掩其不備。”逸周書·文傳:“《開望》曰:土廣無守可襲伐,土狹無食可圍竭?!?漢 王符 潛夫論·實邊:“周書曰:土多人少,莫出其材,是謂虛土,可襲伐也。”
《漢語大詞典》:討讎(討讎,討讐)
(1).討究讎校。 唐 道宣 《〈續(xù)高僧傳〉序》:“或即目舒之,或討讎集傳,南北國史,附見徽音;郊郭碑碣,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舉其器畧?!?br />(2).亦作“ 討讐 ”。討伐寇仇。 唐 賈餗 《敬宗謚議》:“圣朝既討讐勘亂,明告四方,有司所宜率億兆之心,極君親之義,薦誠隆感,非愍而何?”
分類:討究討伐
《漢語大詞典》:討禽(討禽)
亦作“ 討擒 ”。 討伐、擒獲。 三國 魏 曹操 《讓縣自明本志令》:“后孤討禽其四將,獲其人眾,遂使 術 窮亡解沮,發(fā)病而死?!?span id="q0dvi5g" class="book">《魏書·盧玄傳》:“ 天興 中討禽之,事在帝紀?!?span id="hvnph1o" class="book">《魏書·呂羅漢傳》:“詔 羅漢 率騎一千討擒之。”隋書·藝術傳·耿詢:“柱國 王世積 討擒之,罪當誅?!?/div>
分類:討伐擒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