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3詞典 2分類詞匯 31
《漢語大詞典》:承招
認(rèn)罪招供。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再教把婦人拶指,要她承招, 劉氏 ……怎敢抵賴?拶指套上,便承認(rèn)了?!?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E犯》:“如重罪之欵不肯承招,必須以夾棍嚇之。”
《漢語大詞典》:承引
招認(rèn)罪行。魏書·刑罰志:“或拷不承引,依證而科;或有私嫌,強(qiáng)逼成罪。”《唐律·斷獄一·訊囚察辭理》:“若贓狀露臉,理不可疑,雖不承引,據(jù)狀斷之?!?/div>
《漢語大詞典》:辭服(辭服)
服罪;認(rèn)罪屈服。漢書·王尊傳:“春正月, 美陽 女子告假子不孝,曰:‘兒常以我為妻,妒笞我?!?尊 聞之,遣吏收捕驗(yàn)問,辭服?!?唐 韓愈 《〈張中丞傳〉后敘》:“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 巡 死而 遠(yuǎn) 就虜,疑畏死而辭服於賊。”續(xù)資治通鑒·宋哲宗元符元年:“戊午,三省言究治前皇城使 張士良 辭服?!?/div>
《國語辭典》:伏狀(伏狀)  拼音:fú zhuàng
承認(rèn)罪狀的供詞。元。關(guān)漢卿《竇娥冤》第二折:「既然招了,著他畫了伏狀。」《水滸傳》第二七回:「讀了朝廷明降,寫了犯由牌,畫了伏狀?!挂沧鳌刚蟹?、「招狀」。
《漢語大詞典》:服詞(服詞)
承認(rèn)罪責(zé)之詞。 漢 荀悅 《漢紀(jì)·哀帝紀(jì)上》:“ 立 奏言:‘呪詛謀反,大逆無道?!?zé)問 馮太后 ,無服詞。”漢書·外戚傳下·孝元馮昭儀作“服辭”。
《漢語大詞典》:伏引
謂服罪,認(rèn)罪。魏書·李崇傳:“ 崇 攝 慶賓 曰:‘爾弟逃亡,何故妄認(rèn)他尸?’ 慶賓 伏引。”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jiān)十四年:“臣等窮治,辭不伏引;然眾證明昞,準(zhǔn)律當(dāng)死?!?/div>
《漢語大詞典》:承抵
認(rèn)罪抵命。 元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可不道一言既出,便有駟馬難追,已招伏,怎改易,要承抵?!?/div>
《國語辭典》:觳觫伏罪  拼音:hú sù fú zuì
惶恐的認(rèn)罪?!稏|周列國志》第五二回:「公子宋隨班行禮,全無觳觫伏罪之語?!?/div>
《國語辭典》:俛首自招  拼音:fǔ shǒu zì zhāo
低頭招認(rèn)罪行。如:「禁不住檢察官再三地盤問,他終于俛首自招?!?/div>
《國語辭典》:引頸受戮(引頸受戮)  拼音:yǐn jǐng shòu lù
伸長脖子等著被殺。指認(rèn)罪就死,不作抵抗?!斗馍裱萘x》第三六回:「天兵到日,尚不引頸受戮,乃敢拒敵大兵!」
《國語辭典》:引頸受死(引頸受死)  拼音:yǐn jǐng shòu sǐ
伸長脖子領(lǐng)死。指認(rèn)罪就死,不作抵抗?!段饔斡洝返谌寤兀骸岗s早兒一個(gè)個(gè)引頸受死,雪我姐家之仇!」
《國語辭典》:低頭受縛(低頭受縛)  拼音:dī tóu shòu fú
低著頭接受縛綁。指認(rèn)罪就縛。宋。程珌《洺水集。卷十八。余知縣》:「若夫采薇于山,緡魚于泉;讀書彈琴,以歌詠先王之遺風(fēng)。顧安用低頭受縛,舉頭愧野人哉?」《初刻拍案驚奇》卷二○:「那時(shí)裴安卿便是重世的的召父,再生來的杜母,也只得低頭受縛?!?/div>
《國語辭典》:服辯(服辯)  拼音:fú biàn
認(rèn)罪狀、悔過書。《清會(huì)典事例。卷八五二。刑部。刑律斷獄。獄囚取服辯》:「凡獄囚徒流死罪,各喚囚及其家屬,具告所斷罪名,仍取服辯文狀,若不服者,聽其自理,更為詳審?!?/div>
《漢語大詞典》:請先入甕(請先入甕)
謂請先受審認(rèn)罪。 元紀(jì)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則説老匹夫請先入甕?!眳⒁姟?請君入甕 ”。
《國語辭典》:請君入甕(請君入甕)  拼音:qǐng jūn rù wèng
唐武后命酷吏來俊臣審問周興,來俊臣遂因與周興對食之際,假意向周興請教刑求之道,周提出「請君入甕,再以炭火烤之」的方法。后來俊臣遂以此法懲治周興。見《新唐書。卷二○九??崂魝?。來俊臣傳》。后喻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聊齋志異。卷十。席方平》:「即燒東壁之床,請君入甕?!挂沧鳌刚埞氘Y」、「請兄入甕」。
《國語辭典》:款引  拼音:kuǎn yǐn
犯人自吐實(shí)情。《北史。卷八六。循吏傳。蘇瓊傳》:「賊徒款引,道俗嘆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