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比作
相比(如為了解釋說明的目的);比喻,比擬。例如:將人的牙齒比作珍珠;把他比作神。
《漢語大詞典》:問疑(問疑)
請求解釋疑難。 唐 司空曙 《寄天臺秀師》詩:“永愿親瓶屨,呈功得問疑。”
《國語辭典》:問題(問題)  拼音:wèn tí
1.事態(tài)的嚴重性足以引人研究討論,或尚待解決者。如:「犯罪問題」、「公害問題」。
2.考試時的題目。如:「期末考的問題出得太偏僻了。」
《漢語大詞典》:慰喻
亦作“ 慰諭 ”。
(1).撫慰;寬慰曉喻。列子·周穆王:“﹝老役夫﹞昔昔夢為國君,居人民之上,總一國之事,游燕宮觀,恣意所欲,其樂無比。覺則復役,人有慰喻其懃者?!?span id="sgy5c46"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張魯傳》:“ 太祖 入 南鄭 ,甚嘉之,又以 魯 本有善意,遣人慰喻?!?宋 蘇舜欽 《答杜公書》:“筆墨精勁,慰諭曲折,深開憂灼煩苦之抱?!?清 王韜 《琉球朝供考》:“ 明太祖 遣使慰諭。”
(2).謂解釋寬慰。漢書·東方朔傳:“ 朔 因著論,設客難己,用位卑以自慰諭?!?/div>
《漢語大詞典》:通訓(通訓)
(1).普遍的訓誡。《陳書·宣帝紀》:“戢情懷善,有國之令圖;拯弊救危,圣范之通訓?!?唐 楊炯 《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 公叔 列國之倍臣,猶安社稷, 黔婁 匹夫之介節(jié),不忘仁義,古今以為通訓,書籍以為美談?!?br />(2).訓詁學名詞。在字書或古書的注釋中對多義字根據(jù)通常使用的意義所加的解釋。如“庸”字訓“用”,訓“?!保枴氨姟?;其中在古書中訓“用”者為常見的訓釋,“用”就是通訓。
《漢語大詞典》:謔語
在明確某一短語的含義時用另一組現(xiàn)成的與之押韻的詞來作解釋的詞語。例如:笨小雌馬是笨馬的謔語。
《國語辭典》:易字  拼音:yì zì
訓詁學上指換別的字來解釋本字字義。如天,顯也,在上高顯也。
《漢語大詞典》:原夢(原夢)
圓夢,解釋夢兆。 宋 陸游 《晝睡》詩:“童子解原夢,篝火具茶杯。” 宋 黃休復 茅亭客話·費尊師:“頃有一士人能原夢,遂撰一夢請占之,災祥皆驗?!?/div>
《漢語大詞典》:軒天(軒天)
(1).古代解釋天體的一種學說。認為天體北高南低,若車之軒。 唐 李淳風 乙巳占·天象:“論天體象者,凡有八家:一曰渾天,即今所載 張衡 《靈憲》是也……四曰軒天, 姚信 所説?!?br />(2).高達青天。 明 瞿士達 《重修于公祠記》:“乃知上帝之所顧懷,不在磊磊軒天之奇,而在循循務民之事?!?/div>
《國語辭典》:象辭(象辭)  拼音:xiàng cí
《易經(jīng)》十翼之一,爻象的釋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也稱為「象傳」。
《國語辭典》:疏解  拼音:shū jiě
疏通解除緊繃的狀態(tài)。如:「疏解交通阻塞?!?/div>
《漢語大詞典》:解何
如何解釋。 西漢 公牘中長官責問屬吏的習慣語。漢書·匡衡傳:“案故圖, 樂安鄉(xiāng) 南以 平陵佰 為界,不從故而以 閩佰 為界,解何” 顏師古 注:“解何者,以分解此時意,猶今言分疏也。”
《漢語大詞典》:說解(説解)
說明解釋。 清 皮錫瑞經(jīng)學歷史·經(jīng)學昌明時代:“非惟文字不同,而説解亦異矣。” 朱自清 《經(jīng)典常談·說文解字》:“急就篇不分章而分部……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沒有說解?!?茅盾 《我走過的道路·多事而活躍的歲月》:“作者的‘技巧’已臻圓熟,對主人公性格的描寫也未用‘說解’的口吻?!?
《國語辭典》:象傳(象傳)  拼音:xiàng zhuàn
《易經(jīng)》十翼之一,是解釋爻象的文辭。相傳為孔子所作。也稱為「象辭」。
《漢語大詞典》:句解
逐句解釋。清史稿·馬建忠傳:“中文經(jīng)籍雖皆有規(guī)矩隱寓其中,特無有為之比儗而揭示之,遂使學者論文困于句解,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丁福保 《重刻〈法華經(jīng)句解〉序》:“所謂句解者,逐句詮釋,不事繁徵博引,唯以疏通大旨為主?!?/div>
分類: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