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70
典故
1
詞典
2
分類詞匯
57
其它
10
共57,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分類詞匯
不識
周公
七月
太史
東郊
庶人
內(nèi)史
成周
辟雍
三川
共和
泮宮
豳風
伊周
伊呂
《國語辭典》:
不識(不識)
拼音:
bù shì
1.不懂得、不明曉。三國魏。曹植〈送應氏〉詩二首之一:「游子久不歸,不識阡與陌?!谷龂?。
嵇康
〈
養(yǎng)生論
〉:「是猶不識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br />2.不認識?!度龂萘x》第一一回:「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老殘游記》第一九回:「卻叫許明不須同往,都到村相遇,作為不識的樣子。」
分類:
不識
不知道
西周
不認
刑法
認識
法中
寬恕
《國語辭典》:
周公
拼音:
zhōu gōng
人名。(?~西元前1105)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輔佐武王伐紂,封于魯。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天下大治。也稱為「姬旦」、「周旦」。
分類:
周公
西周
政治家
卿士
夜夢
帝王
《國語辭典》:
七月
拼音:
qī yuè
《詩經(jīng)。豳風》的篇名。共八章。根據(jù)〈詩序〉:「七月,陳王業(yè)也?!够蛞嘀冈佱俚仫L土之詩。首章二句為:「七月流火,九月授衣?!?/div>
分類:
七月
一首
反映
西周
農(nóng)奴
終年
辛勞
溫飽
《國語辭典》:
太史
拼音:
tài shǐ
職官名。編載史事兼掌天文歷法。秦漢稱為「太史令」。魏晉以后,修史之職轉(zhuǎn)歸著作郎,太史則專掌歷法。隋改為太史監(jiān),唐改為太史局,宋則有太史局、司天監(jiān)、天文院等名稱。元改名太史院。明清改為欽天監(jiān),修史之職則歸于翰林院,故俗稱翰林為「太史」。
分類:
官名
復姓
西周
太史
掌記
記載
史事
編寫
史書
起草
草文
文書
本傳
《國語辭典》:
東郊(東郊)
拼音:
dōng jiāo
東方的郊野?!段倪x。班固。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潰渭洞河汎舟山東,控引淮湖與海通波?!?/div>
分類:
西周
國都
城市
東都
郊外
王城
《國語辭典》:
庶人
拼音:
shù rén
平民、百姓。《論語。季氏》:「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埂度龂萘x》第七八回:「上至天子,下至庶人,無不懼孤?!?/div>
分類:
庶人
平民
西周
百姓
官府
吏役
農(nóng)業(yè)
生產(chǎn)者
《國語辭典》:
內(nèi)史(內(nèi)史)
拼音:
nèi shǐ
職官名:(1)周禮春官之屬,掌爵、祿、廢、置、殺、生、予、奪之法;隋代改中書內(nèi)史令。民國初年,總統(tǒng)府亦嘗設內(nèi)史,掌函牘。(2)秦時設置,治理京師之地。漢官亦承此制。《史記。卷八八。蒙恬列傳》:「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為秦將,攻齊,大破之,拜為內(nèi)史。」《漢書。卷一九上。百官公卿表》:「內(nèi)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師。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nèi)史。」(3)漢代稱諸侯之官,掌治國人?!妒酚洝>硪欢?。儒林傳。申公傳》:「周霸至膠西內(nèi)史,夏寬至城陽內(nèi)史?!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祝盟》:「又漢代山陵,哀策流文,周喪盛姬,內(nèi)史執(zhí)策?!?/div>
分類:
官名
復姓
隋文帝
西周
內(nèi)史
京畿
諸侯王
治理
中書省
協(xié)助
京師
附近
后代
管理
漢景帝
民政
分置
一員
政務
帝王
《國語辭典》:
成周
拼音:
chéng zhōu
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陽縣東北。西周的東都洛邑,平王東遷為國都,戰(zhàn)國時改名為洛陽。
分類:
古地名
地名
周公
西周
成王
東都
興盛
盛時
洛邑
故址
《國語辭典》:
辟雍
拼音:
bì yōng
古時天子所設的大學。參見「辟廱」條。
分類:
辟雍
西周
大學
校址
圓形
帝王
《國語辭典》:
三川
拼音:
sān chuān
1.三條河的合稱:(1)西周指涇、渭、洛?!秶Z。周語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三國吳。韋昭。注:「涇、渭、洛?!?2)東周指河、洛、伊?!稇?zhàn)國策。秦策一》:「親魏善楚,下兵三川?!?br />2.郡名。秦置,治滎陽,因其地有河、洛、伊三條河川,故稱為「三川」。漢改置河南郡。即今河南省北部黃河兩岸之地。
3.唐代稱劍南東、劍南西及山南西三道為「三川」?!缎绿茣?。卷二○一。文藝列傳上。杜審言》:「祿山亂,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div>
分類:
三條
洛陽
河流
西周
《國語辭典》:
共和
拼音:
gòng hé
1.周厲王出奔后,周、召二公攝政,號稱「共和」。見《史記。卷四。周本紀》。一說為共伯和攝行天子事。
2.國家主權(quán)在全體人民,不立君主的國體,稱為「共和」。
分類:
西周
失政
執(zhí)政
中間
十四
《國語辭典》:
泮宮(泮宮)
拼音:
pàn gōng
周代諸侯的學宮。《史記。卷二八。封禪書》:「天子曰『明堂』、『辟雍』,諸侯曰『泮宮』?!挂卜Q為「頖宮」。
分類:
泮宮
西周
諸侯
大學
學宮
《國語辭典》:
豳風(豳風)
拼音:
bīn fēng
《詩經(jīng)》十五國風之一。為古豳國的風謠。豳今位于陜西省邠縣南。
分類:
之一
共計
七篇
西周
詩歌
《國語辭典》:
伊周
拼音:
yī zhōu
伊尹與周公。二人并為輔佐之才?!段倪x。潘岳。西征賦》:「彼負荷之殊重,雖伊周其猶殆?!埂段倪x。陸機。豪士賦序》:「歷觀古今,徼一時之功而居伊周之位者有矣?!?/div>
分類:
伊尹
西周
周公
公旦
人都
攝政
后常
《國語辭典》:
伊呂(伊呂)
拼音:
yī lǚ
商代伊尹與周代呂尚。二人皆為輔佐君主的賢臣。唐。
杜甫
詠懷古跡
詩五首之五:「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姑?。沈采《千金記》第二出:「自愧才兼文武,慚非伊呂之儔;胸有甲兵,頗讓孫吳之術(shù)?!?/div>
分類:
伊尹
商湯
西周
呂尚
周武王
大功
后因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