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制割
(1).裁剪切割。韓非子·難二:“ 管仲 善制割, 賓胥無 善削縫, 隰朋 善純緣,衣成,君舉而服之。”
(2).割讓。戰(zhàn)國策·魏策一:“今行和者, 竇屢 也;制割者, 奉陽君 也?!?br />(3).謂分封割據(jù)。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歸心:“封建已來,誰所制割?”
(4).主宰;操縱。荀子·解蔽:“經(jīng)緯天地而材官萬物,制割大理而宇宙里矣?!?/div>
《國語辭典》:斜線(斜線)  拼音:xié xiàn
數(shù)學上指兩不垂直、不平行的直線。也稱為「偏線」。
《漢語大詞典》:裁緝(裁緝)
裁剪編纂。隋書·高祖紀下:“尚書左僕射、 越國公 楊素 ,尚書右僕射、 邳國公 蘇威 ……或任居端揆,博達古今;或器推令望,學綜經(jīng)史。委以裁緝,實允僉議??刹⑿薅ㄎ宥Y。”
分類:裁剪編纂
《漢語大詞典》:裁紩
裁剪縫制。 唐 顏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親臨稼穡,躬儉節(jié)用。不憚煩縟,雅好組紃。駙馬裳衣,必親裁紩。”
分類:裁剪縫制
《漢語大詞典》:幡紙(幡紙)
古代裁剪成一定規(guī)格,用來寫字的絹帛。太平御覽卷六○五引 晉 王隱 晉書:“ 魏 太和 六年,博士 張揖 上《古今字詁》,其巾部云:‘紙,今帋也,其字從巾。古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絹,枚數(shù)重沓,即名幡紙,字從系?!?宋 董逌 廣川書跋卷十:“古人治紙,要自有法,故以縑帛依舊書長短,隨事截之,則為幡紙……自 漢 魏 遺字多用幡紙, 晉 宋 多用麻紙,而 隋 唐 多用經(jīng)紙?!?余嘉錫 《書冊制度補考·糊縫》:“又考 竇泉 《述書賦》自注云:‘ 皇象 寫春秋·哀公上第二十九卷,其紙每一大幅有一縫線聯(lián)合之。’蓋 皇象 所用必是幡紙,故可用綫縫聯(lián),此昔人所未知也。”
《漢語大詞典》:帵子
衣料裁剪后剩下的余料。 宋 洪邁 容齋五筆·俗語有出:“采帛舖謂翦截之餘曰帵子?!?/div>
《漢語大詞典》:套裁
在一塊衣料上裁剪兩件以上的衣服時,作合理的安排,盡量減少廢料。
《國語辭典》:板金工作  拼音:bǎn jīn gōng zuò
指將金屬板裁剪或成形的作業(yè)。裁剪工作包含下料、沖孔、整緣等作業(yè);成形工作包含彎曲、引伸、壓擠、焊接等作業(yè)。
《國語辭典》:邊角料(邊角料)  拼音:biān jiǎo liào
制作物品時,經(jīng)過切割、裁剪下來的剩馀材料。
《漢語大詞典》:裁琢
(1).裁截雕琢。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豈有帛砧裁琢為磬而尚存故聲哉!”
(2).比喻寫作時對材料的裁剪取舍和對文字的精心雕琢。 清 李慈銘 《書凌氏廷堪〈校禮堂集〉中〈書唐文粹文后〉文后》:“紀載之作,尚書最古,今文所傳,已多偶句。《左氏》國語,遂沿其原。嗣而 先秦 碑銘, 兩漢 詔誥,皆於渾噩之中,寓裁琢之巧。”
《漢語大詞典》:裁編(裁編)
裁剪編織。比喻撰寫詞章。 宋 柳永 《燕歸梁》詞:“織錦裁編寫意深,字值千金。一回披玩一愁吟,腸成結、淚盈襟?!?/div>
《漢語大詞典》:山水衲
宋 代一種用繒彩裁剪制成的百衲式僧服。 宋 元照 《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然此糞衣,并是世人所棄破碎布帛,收拾鬭綴,以為法衣,欲令節(jié)儉少欲省事,一衲之外,更無餘物。今時禪眾多作衲衫,而非法服,裁剪繒綵,刺綴花紋,號山水衲,價值數(shù)千,更乃各鬭新奇,全乖節(jié)儉。”
分類:裁剪
《漢語大詞典》:拷邊(拷邊)
方言。指用包縫機將織物裁剪過的邊緣部分縫紉起來,不使松散。
《漢語大詞典》:克削(剋削)
(1).刻削,裁剪。 漢 王符 潛夫論·浮侈:“或剋削綺縠,寸竊八采,以成榆葉、無窮、水波之文?!?br />(2).克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