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雜奏(雜奏)
謂俳優(yōu)及歌舞交相融合。舊唐書·音樂志二:“《散樂》者,歷代有之,非部伍之聲,俳優(yōu)歌舞雜奏。” 任半塘 《唐戲弄》第二章四:“蓋‘俳優(yōu)’乃一種偏於科白之成分也,‘歌舞’乃另一種聲容之成分也,‘雜奏’謂此兩種成分互相融合,遂產(chǎn)生歌舞戲?!?/div>
《漢語大詞典》:化融
謂為教化所融合。 唐 許天正 《和陳元光平潮寇詩》:“四野無堅壁,群生未化融?!?/div>
分類:教化融合
《漢語大詞典》:陶融
(1).陶冶教化。 唐 司空圖 《解縣新城碑》:“鑿乾締搆,允歸睿作之功;壽國陶融,必有挺生之佐?!?前蜀 杜光庭 《御史中丞劉滉九曜醮詞》:“伏以太上玄元,陶融萬化,五老上帝,統(tǒng)御羣生?!?span id="xk1p2vq" class="book">《痛史》第十七回:“ 胡仇 道:‘教導也是不能少的。此時,若不把道德陶融了,將來長大親政時,天下事更不可問了。’”
(2).陶鑄融合。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九章一:“他( 司馬遷 )串集了無數(shù)的不同時代,不同著者的史書,陶融冶鑄之為一,正如合諸種雜鐵于一爐而燒冶成了一段極純整的鋼鐵一樣,使我們毫不能見其湊集的縫跡?!?br />(3).猶言調和鼎鼐。指協(xié)調各方,治理國家。《再生緣》第四三回:“且講那 酈相 連朝閣內詳,辦理事情安社稷,陶融景化奉君王?!?/div>
《漢語大詞典》:洞合
融合貫通。 清 梅曾亮 《送周石生序》:“即出於公無私,而不能遠覽情事,洞合內外,一旦投身事中,地親勢迫,違變不得如意料,始喟然嘆立言之不易。” 劉師培 文說·和聲:“雖曰音韻天成,暗與理合,然口舌相調,形氣相軋,洞合天然之律,亦由意匠之工?!?/div>
分類:融合貫通
《漢語大詞典》:融溢
融合充滿。 宋 蘇轍 《〈洞山文長老語錄〉敘》:“譬如大海,濕性融溢,隨風舒卷,波濤流轉,充遍洲浦,無一不到。”
分類:融合充滿
《國語辭典》:合音  拼音:hé yīn
1.調和音調的高低、旋律?!吨芏Y。春官。大師》「大師執(zhí)同律以聽軍聲而詔吉兇」句下漢。鄭玄。注:「兵書曰:『王者行師出軍之日,授將弓矢,士卒振旅,將張弓大呼,大師吹律合音?!弧?br />2.兩個字連在一起快速讀出而合成一個音。如「諸」為「之」「于」二字的合音。
3.物理學上指二音在同一空氣位置中振動,聯(lián)合產(chǎn)生的一音,稱為「合音」。
《漢語大詞典》:合音字
(1).合二字之音為一字者。 宋 沈括 夢溪筆談·藝文二:“古語已有二聲合為一字者,如不可為叵,何不為盍,如是為爾,而已為耳,之乎為諸之類?!爆F(xiàn)代方言中亦有。如 北京 話“不用”為“甭”。
(2).指拼音文字。 章炳麟 《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合音字為既開化人所用……合音之字,視而可識者,徒識其音,固不能知其義,其去象形,差不容以一黍?!?/div>
《國語辭典》:混和  拼音:hùn hé
混雜、融合在一起。如:「小弟弟把各種顏色的彈珠混和在一起?!?/div>
《漢語大詞典》:通合
貫通融合。漢書·眭弘夏侯始昌等傳贊:“幽贊神明,通合天人之道者,莫著乎春秋?!?/div>
《漢語大詞典》:遼霫(遼霫)
霫 為古族名, 唐 末依附 契丹 ,漸趨融合,故以 遼霫 指代 遼 朝。 元 元明善 《丞相東平忠憲王碑》:“侃侃忠武,秉鉞專征,薄伐 遼霫 ,至于 海城 。”
《國語辭典》:镕爐(镕爐)  拼音:róng lú
1.熔煉金屬的爐子。也作「熔爐」。
2.融合各種民族、文化、思想、語言等的環(huán)境。如:「美國是民族的大镕爐」。也作「熔爐」。
《漢語大詞典》:舂融
融和,融合。 唐 沈佺期 《過蜀龍門》詩:“我行當季月,煙景共舂融。”
分類:融和融合
《漢語大詞典》:青緹(青緹)
指深紅色。青色和橘紅色融合成的顏色。 南朝 梁元帝 《與劉智藏書》:“日似青緹,云浮紅蘂?!?/div>
《國語辭典》:木球  拼音:mù qiú
一種融合高爾夫、搥球的球類運動。木球直徑為十點五公分,以紅木或柚制成。球門由兩支木酒瓶組成,中間并懸吊一只可旋轉的木酒杯。比賽時以形似T形的木制球桿擊球,木球必須擊中木酒杯,穿過兩支木酒瓶后才算進洞。以打出最低桿數(shù)者獲勝。木球場一般標準為六洞。
《漢語大詞典》:镕鑒(鎔鑑)
融合借鑒。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華陽博議上:“ 蕭統(tǒng) 之銓擇,鎔鑑古今?!?/div>
分類:融合借鑒
《國語辭典》:深度報導(深度報導)  拼音:shēn dù bào dǎo
融合各種角度的資料,所作充分而精確的新聞報導。深度報導不但以豐富的新聞背景資料,對事實與情況加以分析,并能大略指出事情未來的發(fā)展。如:「每家報紙皆對重大新聞作深度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