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3詞典 1分類詞匯 12
《國語辭典》:藉口  拼音:jiè kǒu
1.借用別人的話,作為自己論說的依據(jù)?!蹲髠?。成公二年》:「群臣帥賦輿以為魯衛(wèi)請,若茍有以藉口復(fù)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聽?」
2.以某事為理由?!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副奥毜昧诉@個風(fēng)聲,曉得自己彈壓不來,只得拜求他們地方上紳士,務(wù)必設(shè)法解散,千萬不可滋事,反叫他們有所藉口?!挂沧鳌附杩凇埂?br />3.假托的理由。如:「他以頭痛為藉口,提早退席?!挂沧鳌附杩凇埂?/div>
《國語辭典》:推頭(推頭)  拼音:tuī tóu
1.用推剪理頭發(fā)。
2.推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三二回:「趙大架子推頭有公事,還要到衙門里去?!埂段拿餍∈贰返谖宥兀骸改銊偛挪徽f是美國定了華工禁約么?我就可借此推頭了?!?/div>
《國語辭典》:訛詞兒(訛詞兒)  拼音:é cí ér
1.找藉口。如:「他做錯了事反倒責(zé)備我們,真會訛詞兒?!?br />2.藉口。如:「明明就是他撞壞的,別聽他的訛詞兒!」
分類:藉口
《國語辭典》:牡丹社事件  拼音:mǔ dān shè shì jiàn
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三月,日本藉口琉球難民為臺灣牡丹社生番殺害,出兵犯臺,占據(jù)瑯??(今屏東縣恒春鎮(zhèn)),清廷派員與之交涉,時經(jīng)半載,方于是年九月簽定中日北京臺事專約三條,而使日軍撤退,史稱為「牡丹社事件」。也稱為「瑯??事件」。
《國語辭典》:尋由頭兒(尋由頭兒)  拼音:xún yóu tóu ér
找理由、找藉口。《金瓶梅》第八一回:「月娘見他罵大罵小,尋由頭兒和人嚷鬧上吊,漢子又兩番三次無人處在根前無禮,心里也氣得沒入腳處?!?/div>
分類:理由藉口
《國語辭典》:推三扯四  拼音:tuī sān chě sì
以各種藉口推托?!?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二回:「好生給姨媽搥腿。要茶要水,別推三扯四的。」
分類:藉口推托
《國語辭典》:挑斜岔兒(挑斜岔兒)  拼音:tiǎo xié chà ér
找個不相干的藉口?!?a target='_blank'>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心想挑個斜岔兒,把大家遜出去,就完了事了,再不想從旁出來了個張金鳳?!?/div>
《國語辭典》:送話(送話)  拼音:sòng huà
說話不小心,留下話柄,使人有所藉口。如:「你簡直是往人嘴底下送話,那有這樣說的呢!」
《國語辭典》:苞茅不貢(苞茅不貢)  拼音:bāo máo bù gòng
春秋時齊國以楚國不向周朝入貢苞茅為藉口,出兵攻打楚國的故事。典出《左傳。僖公四年》。
《國語辭典》:作幌子  拼音:zuò huǎng zi
以無關(guān)的事件作藉口來掩飾真意?!?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三四回:「分明是為打了寶玉,沒的獻(xiàn)勤兒,拿我來作幌子!」
《國語辭典》:抓碴兒(抓碴兒)  拼音:zhuā chá ér
1.找藉口。如:「實話實說,別盡抓碴兒?!?br />2.找碴、找麻煩。如:「他倆素來不合,總是互相抓碴兒?!挂沧鳌缸ボ輧骸?。
《國語辭典》:得錢賣放(得錢賣放)  拼音:dé qián mài fàng
收取賄賂的錢財,將人犯放走,或隱埋實情找藉口推托。如:「司法人員一切依法行政,絕對不可以有得錢賣放,知法犯法的事情發(fā)生。」
《國語辭典》:邏揸兒(邏揸兒)  拼音:luó zhā ér
找機(jī)會、尋藉口?!督鹌棵贰返诙呕兀骸敢晃逡皇嬖V西門慶說,來昭媳婦子一丈青怎的在后邊指罵,說你打了他孩子,要邏揸兒和人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