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玉山  拼音:yù shān
1.連年下雪的山?!稌x書。卷三五。裴秀傳》:「楷風神高邁,容儀俊爽,博涉群書,特精理義,時人謂之『玉人』,又稱『見裴叔則如近玉山,映照人也』?!固?。韋莊〈對雪獻薛常侍〉詩:「皓鶴縭褷不辨,玉山重疊凍相連?!?br />2.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山?!渡胶=?jīng)。西次三經(jīng)》:「又西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br />3.山名。臺灣最高峰,高三九五二公尺,位于臺灣中部的嘉義、南投、高雄三縣交界處,在北回歸線以北、嘉義市正東。冬季經(jīng)常積雪,所以稱為「玉山」,日治時代稱為「新高山」。
4.縣名。在江西省東北,瀕信江西岸。因境內(nèi)有懷玉山而得名。浙贛鐵路經(jīng)此。
《國語辭典》:藍田(藍田)  拼音:lán tián
1.縣名。位于陜西省長安縣東南,秦嶺之北。
2.山名。位于陜西省藍田縣東南,相傳此山出美玉。
3.河川名。位于湖南省安化縣東南,源于大步嶺,在湘潭縣城西南注入湘江。也稱為「湄江」。
《漢語大詞典》:哦松
唐 博陵 崔斯立 為 藍田 縣丞,官署內(nèi)庭中有松、竹、老槐, 斯立 常在二松間吟哦詩文,事見 唐 韓愈 《藍田縣丞廳壁記》。后因以“哦松”謂擔任縣丞或代指縣丞。 元 黃公望 《王叔明為陳惟允天香書屋圖》詩:“寧知採菊時,已解哦松意?!?span id="d31dfzl" class="book">《剪燈馀話·兩川都轄院志》:“聞爾哦松此邑,久欲一見?!?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流外微官赫然忠義,誰謂哦松射鴨之中無豪杰士與?”
《國語辭典》:藍關(藍關)  拼音:lán guān
藍田關的簡稱。位于陜西省藍田縣東南。秦朝稱為「峣關」,北周稱為「青尼關」。可通河南、湖北二省,地理位置重要。
分類:藍田
《國語辭典》:藍田(藍田)  拼音:lán tián
1.縣名。位于陜西省長安縣東南,秦嶺之北。
2.山名。位于陜西省藍田縣東南,相傳此山出美玉。
3.河川名。位于湖南省安化縣東南,源于大步嶺,在湘潭縣城西南注入湘江。也稱為「湄江」。
《國語辭典》:韓干(韓干)  拼音:hán gàn
人名。唐藍田人,生卒年不詳。學畫十馀年,善寫人物,尤工于鞍馬,繪馬雄駿健壯之姿,當時稱為獨步。初師曹霸,后乃自成一家,官至太府寺丞。
《漢語大詞典》:輞口(輞口)
(1).地名。 唐 詩人 王維 藍田 別業(yè)所在地。舊唐書·文苑傳下·王維:“﹝ 王維 ﹞得 宋之問 藍田 別墅,在 輞口 , 輞水 周於舍下?!?清 厲鶚 《春陰望西溪人家云山梅竹互為掩映》詩:“花原色不同, 輞口 境如在。”
(2).用以借指退隱之地。 明 王衡 《郁輪袍》第七折:“前日在科場中,見考官將我哥哥奈何,我嘆了一口氣,便不遞俺這文章,竟買舟歸家,做箇 輞口 漁人。”
《漢語大詞典》:荊藍(荊藍)
(1). 荊山 、 藍田山 的并稱。 荊山 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相傳 春秋 時 楚國 人 卞和 得玉璞于此山; 藍田山 在今 陜西省 藍田縣 境內(nèi),出產(chǎn)聞名古今中外的藍田玉。晉書·華譚傳:“明珠文貝,生於 江 鬱 ;夜光之璞,出乎 荊 藍 之下?!?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下 隴 蜀 之名材,致 荊 藍 之寶玉?!?br />(2).指美玉,用以比喻優(yōu)異人才。 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先圣廟堂碑》:“ 荊 藍 灼爍, 鄧 杞 扶疏。”
《漢語大詞典》:邯鄲虱
1.《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應侯謂秦王曰:'王得宛葉、藍田、陽夏,斷河內(nèi),困梁鄭,所以未王者,趙未服也。?上黨在一而已,以臨東陽,則邯鄲口中虱也。'"舊注:"以守上黨之兵臨東陽,則邯鄲危如口中虱也。"后因以"邯鄲虱"比喻形勢危急。
分類:藍田陽夏
《漢語大詞典》:種玉藍田(種玉藍田)
謂為締結良緣創(chuàng)造條件。 藍田 古以出產(chǎn)美玉出名。種玉于 藍田 ,比喻長得其所。 明楊珽《龍膏記·錯媾》:“從今后天長地遠,還愿取,還愿取種玉 藍田 ?!眳⒁姟?種玉 ”。
《國語辭典》:種玉(種玉)  拼音:zhòng yù
楊伯雍遇仙人,貽贈石子,種于田中而獲璧,遂以為聘,而得徐氏為妻的故事。見晉。干寶《搜神記》卷一一。
《國語辭典》:李廣射虎(李廣射虎)  拼音:lǐ guǎng shè hǔ
西漢名將李廣,在藍田南山射獵,將草中石頭誤為老虎而射,竟一箭射入石中。后又多次射殺猛虎。典出《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后用以形容功夫深湛,勇猛過人。如:「看他表演的這手功夫,真有李廣射虎之勢。」
《國語辭典》:霸陵呵夜  拼音:bà líng hē yè
漢將李廣因征伐匈奴失敗,隱居于藍田南山中。夜出打獵,與人飲酒,歸至霸陵亭時,遭到酒醉后的霸陵尉呵斥。典出《史記。卷一○九。李將軍傳》。后形容失勢的人遭受欺凌。也作「霸陵夜獵」、「灞陵呵夜」、「夜出霸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