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晏孺子(?-前489年),姜姓,名荼,又稱安孺子,魯哀公六年(前489年)齊景公病重,命國惠子、高昭子立少子公子荼為太子,逐群公子,遷之東萊。
晏孺子 朝代:春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489 【介紹】: 春秋時人,名荼。齊景公少子,景公愛之,命國惠子、高昭子立荼為太子,盡逐諸公子。公卒,荼立,是為晏孺子。明年,田乞殺高昭子,國惠子奔莒,乃召公子陽生于魯而立之,并遷晏孺子于駘而殺之。

人物簡介

簡介
臧荼(?—前202年),燕王韓廣部將,援救被秦朝章邯包圍的趙國。又隨項羽入關(guān)中。漢元年(前206年),項羽分天下為十八路諸侯,立臧荼為燕王,都薊。遷燕王韓廣為遼東王。之后,臧荼攻滅韓廣。漢三年(前204年),韓信破趙國陳余。聽從廣武君李左車的進言,派使者送信給燕王,燕王臧荼歸順韓信,投降劉邦。漢五年(前202年),劉邦打敗項羽,臧荼和楚王(原為齊王)韓信、韓王信、淮南王(原為九江王)英布、梁王彭越、長沙王(原為衡山王)吳芮、趙王張耳共同尊奉漢王劉邦為皇帝。漢高祖登基兩年后把謀反的燕王臧荼殺掉。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遺身篇第七之一
又曼荼羅尊者,長沙周氏子,名福,因為僧號,故志乘直稱周福,俗呼“周仙”,亦號“周公真人”,其實密宗龍象也。初具戒時,精持律儀,行頭陀行。當是時,禪風盛興,多剽竊語錄,貌為解悟,故野狐禪為世詬病,福殊不屑也。研讀大乘方等陀羅尼密部,初無定所,后于黑麋峰下,縛竹為庵。四威儀中,專精密學,嚴凈壇場,名曼荼羅。靜隱深山,修持數(shù)十年,不與人道,世人亦鮮知者。一日謂其徒曰:“化緣將盡,當遵佛制,合就火浴?!笔谷肷饺〔?,積高丈許。浴沐更衣,端坐其上。命徒舉火,皆畏憚莫敢近。福持木魚,誦咒朗朗,火忽自然迸烈。復告徒曰:“若歲逢旱魃,可呼我名,當降霖雨?!弊悦魅f歷以來,鄉(xiāng)人禱雨,但稱“周仙”,或呼“周爺”,事多靈應。相傳雨至時,恍于風雨中,雜木魚誦咒聲,如火化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西馀干人,字守箴,號甘荼老人。蔣士銓母。工詩,善文章。有《柴車倦游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八四
鐘令嘉,字守箴,晚號甘荼老人,馀干人。鉛山蔣堅室,士銓母。有《柴車倦游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江蘇武進人,字學人,一字辛齋,號茶坪。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官主事。早年所作詩被宋犖收入《江左十五子詩選》,又與莊令輿同選《毗陵六家詩鈔》,以是知名。有《茶坪詩鈔》、《云溪草堂詩鈔》。
晚晴簃詩匯·卷五十五
徐永宣,字學人,一字辛齋,武進人??滴醺竭M士,官主事。有《云溪草堂詩》。
清詩別裁集
字學人,江南武進人。康熙庚辰進士。著有《茶坪詩稿》?!鸩杵禾炀糇再F,不就選人,詩全得力于東坡,王墻東耘劬極稱道之,謂其晚唐風韻,各有會心也。
維基
徐永宣(1674年—1735年),字學人,又字辛齋,號荼坪。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文學家、詩人??滴跞四辏?699年)己卯鄉(xiāng)試舉人??滴跞拍辏?700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七名同進士出身。授戶部主事。澹于仕途,不赴任。家居數(shù)十年,致力作詩、古文,與尚書王士禛、檢討朱彝尊互相較量。大學士熊賜履將徐永宣詩文進呈,康熙帝召其進京供職,徐永宣不赴任,卒。徐永宣有園邸名「云溪草堂」,王翚為其畫〈云溪草堂圖〉,上有王士禛、宋犖、朱彝尊、陳鵬年、張大受、查慎行、顧嗣立、吳之振、汪繹、楊椿等諸人題跋,可見其交游對象。
灌頂壇曼荼羅
【佛學大辭典】
(修法)弟子受灌頂后,以自身成中臺大日,勸請十二尊,使之圍繞,因修護摩而供養(yǎng)自之新佛也。見大疏八。
觀音曼荼羅八大菩薩
【佛學大辭典】
(圖像)一、金剛觀自在菩薩。二、與愿觀自在菩薩。三、數(shù)珠觀自在菩薩。四、鉤召觀自在菩薩。五、除障觀自在菩薩(亦云施無畏)。六、寶劍觀自在菩薩。七、寶印觀自在菩薩。八、不退轉(zhuǎn)金輪觀自在菩薩。見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jīng)。
九會曼荼羅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是金剛界現(xiàn)圖曼荼羅也。東方為正面,第一會置中央,自東面右旋,而置八會,合為九會。
第一會乃說大日如來以五相現(xiàn)成等正覺。成佛后,自金剛?cè)Φ?,現(xiàn)出三十七尊,乃至外部諸眾,攝化眾生之狀者,故名成身會,為曼陀羅之根本,故又名為根本會?;蚓推渲T尊之活動作業(yè),名為羯磨會,是四曼中之大曼也。
第二會者,為成身會諸尊,示其本誓,非塔杵寶珠等之三昧耶身,故名三昧耶又取其作業(yè),名為羯磨會,是四曼中之三昧耶曼也。
第三會為諸尊各各標五智等微細之德者,故名微細會,諸尊深入禪定,故又名三昧耶,四曼中之法曼也。
第四會為述諸尊各各以寶冠華鬘等供養(yǎng)大日尊之作業(yè)者,故名大供養(yǎng)會,四曼中之羯磨曼也。
如已上次第為三大法羯之四曼。
第五會者,因前四會分離四曼,于別會各置一曼。今為破四曼不離,以四曼合集于一會者,故名四印會,是為大日之五智,故又名五智會。
第六會者為示大日如來之獨一法界,更合前四曼,而示大日獨一法界之一智拳印者,故名一印會。
已上六會,為自粗至細之次第,為大日如來之自性輪身,又為自證門,是四曼中之法三曼也。
第七會以金剛薩埵為中臺(至第五會大日為中臺第六會大日一尊也),轉(zhuǎn)欲、觸、愛、慢之四煩惱,而為欲、觸、愛、慢之四菩薩,示深密之理趣者,故名理趣會。金剛薩埵與普賢菩薩同體,故又名普賢會。是前六會之大日如來,來此會現(xiàn)金剛薩埵相而說正法者,故此為大日如來化他之正法輪身(菩薩之稱),是四曼中法曼也。
第八會為大日如來為折伏剛強難化之眾生,從金剛薩埵,更現(xiàn)降三世明王之忿怒身者,故名降三世羯磨會,是四曼中大曼也。
第九會為同列降三世明王之三昧耶形者,故名降三世三昧耶會,是四曼中三曼也。
此二會為大日如來化他之教令輪身(明王之稱),要之九會之曼荼羅者,大日如來之三輪身也。以上九會之次第,為從果向因。大日自自證門出于降伏門之相也對于此而有從因至果之次第,為自凡夫上于諸佛果之相,此時降三世三昧耶為第一,中央之成身為第九也。
「三十七尊」 三十七尊者,金剛界曼陀羅之主腦也。第一根本成身會,一千六十一尊中,五佛與屬于中央大日之四波羅菩薩,屬于他四佛之十六大菩薩,內(nèi)四供養(yǎng)外四供養(yǎng)之八供,及四攝菩薩是也。此中十六大菩薩為慧德,四波八供四攝為定德,因于密教依諸尊廢立之數(shù),法門而有重重,有一尊、八尊、九尊、十尊、五十三尊、七十三、十佛剎微塵數(shù)等。
旃荼女謗
【三藏法數(shù)】
佛言往昔有佛,名盡勝如來。會中有兩種比丘,一名無勝,一名常歡。時波羅柰城有大愛長者婦,名善幻。兩種比丘往來其家,以為檀越。無勝比丘為斷漏故,供養(yǎng)無乏。常歡比丘結(jié)使未除,供養(yǎng)微薄。常歡比丘興嫉妒心,誹謗無勝與善幻通,不以道法供養(yǎng),乃恩愛耳。時常歡者,則我身是。善幻婦者,今旃荼是(旃荼亦名旃沙)。我時謗無勝,故受諸苦報,今雖得佛,由此馀殃,我為外道比丘王臣說法之時,卻被多舌童女,系盂起腹,來至我前,謗曰:沙門何以不說家事?乃說他事。今汝自樂,不知我苦。汝先共我通,使我有身,今當臨月。事須酥油以養(yǎng)小兒,盡當給我,爾時眾會皆低頭默然。時釋提桓因化作一鼠,入其衣裹,嚙盂系斷,忽然落地。眾等見已,皆大歡喜。(旃荼,梵語具云旃荼羅,華言嚴幟,又云屠者。謂惡業(yè)自嚴行時,搖鈴持竹為標幟也。梵語檀,華言施。言檀越者,華梵兼舉耳。謂能行施,則超越貧窮之海也。斷漏者,言斷生死之漏也。結(jié)使者,即惑業(yè)也。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
安荼論師,計本際生
【三藏法數(shù)】
梵語安荼(無翻),本際者,即過去世之初際也。謂此外道,計世間最初,有大水時,有大安荼出生,形如雞卵,后為兩段,上為天,下為地,中生一梵天,復能出生一切有命、無命之物。故計梵天是生萬物之主也。
注荼半托迦尊者
【三藏法數(shù)】
梵語注荼半托迦(無翻),此尊者與一千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持軸山中。
外道本生安荼論師
【三藏法數(shù)】
此外道師,說本無日月星辰虛空及地,唯有大水,時大安荼生,如雞子,周匝金色。時熟破為二段,一段在上作天,一段在下作地,彼二中間生梵天,名一切眾生祖公,作一切有命無命物等,散沒彼處,名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