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129 【介紹】: 宋開封人,字寶臣。自卒伍補官。金兵圍汴京,為京城四壁都巡檢使。高宗建炎初,加御營司都統(tǒng)。金兵自山東趨揚州,瓊避其鋒,引兵至壽春府,被譏為不敢殺敵,遂怒而縱兵入城殺掠。苗劉之變時,與苗傅書問往來,不肯進兵討伐,為呂頤浩、張浚合謀誅殺。
人物簡介
【生卒】:?—1129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字謙叔。哲宗元祐三年進士。為太學(xué)博士。徽宗時,累官至尚書左丞。欽宗靖康元年,金兵南下,為陜西宣撫使。金兵分道再犯京師,致虛會兵入援,因輕信僧人趙宗印,用為將,為金所擊潰。高宗即位,徙知鄧州。旋以鄧州失守,責(zé)授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英州安置。建炎三年,起知鼎州,道卒。全宋詩
范致虛(?~一一三七),字謙叔,建陽(今屬福建)人。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進士(《閩詩錄》丙集卷五),為太學(xué)博士,以祖送鄒浩獲罪停官?;兆诹ⅲ贋樽笳?,出通判郢州。崇寧初召為中書舍人,從此出處華要十馀年。宣和七年(一一二五)以陜西五路經(jīng)略使率兵勤王。高宗即位,徙知鄧州,因兵敗失城責(zé)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英州安置。紹興七年(一一三七)高宗至建康,召復(fù)資政殿學(xué)士、知鼎州,行至巴陵率。事見《三朝北盟會編》卷七七,《宋史》卷三六二有傳。今錄詩八首。全宋文·卷二八七四
范致虛(一○六二——一一二九),字謙叔,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徙居方城(今河南方城)。元祐三年進士及第,為太學(xué)博士。徽宗即位,除左正言,進中書舍人,改兵部侍郎。政和七年入為侍讀,遷尚書左丞。歷知大名、河南、鄧州。靖康初除知京兆府,宣撫陜西。金人分道犯京師,致虛會兵入援,軍出武關(guān),不戰(zhàn)而潰。高宗立,徙知鄧州,會金兵壓境,致虛遁,坐落職,責(zé)授安遠軍節(jié)度副使,英州安置。起復(fù)資政殿學(xué)士、知鼎州。建炎三年十二月,行至岳州卒,年六十八。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一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宋史》卷三六二本傳。
人物簡介
范之才(?——一一三○),河南(今河南洛陽)人,雍孫。歷朝奉郎、知汝州魯山縣。政和中除倉部員外郎、提舉荊湖南路茶鹽事。建炎初為京西南路轉(zhuǎn)運副使,四年,除金、均、房鎮(zhèn)撫使,兼知均州,未到任而卒。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一之三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三四。
人物簡介
【生卒】:1071—1128 【介紹】: 宋僧。筠州人,俗姓喻,一說姓彭,號覺范,后改名德洪。入清涼寺為僧。以醫(yī)識張商英,又往來郭天信之門?;兆谡驮辏驈?、郭得罪而受累,配朱崖。后釋歸。喜游公卿間,戒律不嚴。工詩,善畫梅竹。有《石門文字禪》、《冷齋夜話》、《林間錄》、《僧寶傳》、《臨濟宗旨》等。全宋詩
釋德洪(一○七一~一一二八),一名惠洪,號覺范,筠州新昌(今江西宜豐)人。俗姓喻。年十四,父母雙成,依三峰靘禪師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試經(jīng)于東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為僧。四年后南歸,依真凈禪師于廬山歸宗寺,隨真凈遷洪州石門。二十九歲始,游方東吳、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涼寺。冒名剃度事發(fā),入獄一年,勒令還俗。后至東京,入丞相張商英、樞密郭天信門下,再得度,賜名寶覺圓明禪師?;兆谡驮辏ㄒ灰灰灰唬?,張、郭貶黜,亦受牽連,發(fā)配朱崖軍(今海南三亞)。三年,得釋。四年,返筠州,館于荷塘寺。后又被誣以張懷素黨系留南昌獄百馀日,遇赦,歸湘上南臺。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德洪工書善畫,尤擅繪梅竹(《圖繪寶鑒》),多與當時知名士大夫交游,于北宋僧人中詩名最盛(《四庫全書·林間錄》提要)。有《石門文字禪》、《天廚禁臠》、《冷齋夜話》、《林間錄》、《禪林僧寶傳》等。事見《石門文字禪·寂音自序》,《僧寶正續(xù)傳》卷二、《嘉泰普燈錄》卷七、《五燈會元》卷一七有傳?!〉潞樵?,以明萬歷二十五年徑山興圣萬禪寺刊《石門文字禪》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末丁丙刻《武林往哲遺書》本(簡稱武林本),《宋詩鈔補》(簡稱鈔補)等。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全宋文·卷三○一五
惠洪(一○七一——一一二八),又作慧洪,字覺范,易名德洪,號寂音尊者,又自署老儼、甘露滅,筠州新昌(今江西宜豐)人,俗姓喻氏。年十四,父母并歿,從云庵克文等學(xué)出世法。十九歲試經(jīng)東京,得度,假惠洪籍為大僧,能通《唯實論》。服勤四年,南歸廬山依克文,又隨克文遷洪州石門。崇寧中,與陳瓘、張商英、黃庭堅等游,主臨川北禪院,遷金陵清涼寺。大觀三年秋,以僧控冒籍訕謗,入制獄一年。張商英、郭天信為奏得免,并許改名德洪,賜師號。政和元年十月,張、郭被黜,坐交通二人,詔奪僧籍配海南。三年五月被赦還。次年復(fù)被拘于并州獄,久之乃得釋還鄉(xiāng),野服往來九峰、洞山間四年。后又為狂道士誣為張懷素黨人,坐系南昌獄百馀日,會赦得免,居湘中。靖康中,許還僧籍復(fù)舊名。建炎二年五月卒,年五十八?;莺椴W(xué)強識,工詩畫,有名于世。著述甚豐,今存《法華經(jīng)合論》、《楞嚴經(jīng)合論》、《臨濟宗旨》、《智證傳》、《禪林僧寶傳》、《林間錄》、《石門文字禪》、《冷齋夜話》、《天廚禁臠》等。事跡見本集卷二四《寂音自敘》,《五燈會元》卷一七,《僧寶正續(xù)傳》卷二等。僧寶正續(xù)傳·卷第二
禪師諱德洪。字覺范。筠州新昌喻氏子。年十四。父母并月而歿去。依三峰靚禪師為童子。十九試經(jīng)。東都假天王寺舊籍惠洪名為大僧。依宣秘律師受唯識論臻其奧。博觀子史。有異才。以詩鳴京華。搢紳間。久之南歸。依歸宗真凈禪師。研究心法。隨遷泐潭。凡七年。得真凈之道。辭之東吳。歷沅湘。一日閱汾陽語。重有發(fā)藥。于是??次洗然。辨博無礙。崇寧中。顯謨朱世英請出世臨川之北禪。先是寺有古??應(yīng)真十六軸。久亡其一。師至以詩嘲之。未淹辰而應(yīng)真見夢所匿之家。丐歸寺中。因得之。世以謂尊者猶畏其嘲而歸焉。越明年以事退游金陵。漕使吳正仲請居清涼。未閱月為狂僧誣。以度牒冒名。旁連訕謗事。入制獄。鍛鍊久之。坐冒名。著逢掖。走京師。見丞相張無盡。特奏得度。改今名。太尉郭天民奏錫椹服。號寶覺圓明。自稱寂音尊者。未幾坐交張郭厚善。張罷政事。時左司陳瑩中撰尊堯錄將進御。當軸者嫉之。謂師頗助其筆削。政和元年十月。褫僧伽黎配海外。三年春。遇赦。歸于江西。是冬復(fù)證獄于并州。明年得還。往來九峰洞山。野服蕭散。以文章自娛。將自西安入衡湘。依法屬以老。復(fù)為狂道士。執(zhí)以為張懷素黨。下南昌獄。治百馀日。非是會赦免。歸湘西之南臺。仍治所居。榜曰明白庵。自為之銘。其敘曰。予世緣深重。夙習(xí)羈縻。好論古今治亂是非成敗。交游多譏訶之。獨陳瑩中曰。于道初不相妨。譬如山川之有煙云。草木之有華滋。所謂秀媚精進。予心知其戲。然為之不已。大觀元年春。結(jié)茅于臨川。名曰明白。欲痛自治。也瑩中聞之。以偈見寄曰。庵中不著毗耶座。亦許靈山聞法人。便謂世間憎愛盡。攢眉出社有誰嗔。于有堤岸輒決。又復(fù)袞袞多言。然竟坐此得罪。出九死而僅生。恨識不知微。道不勝習(xí)。乃收召魂魄。料理初心。而為之銘曰。雷霆發(fā)聲。萬國春曉。聞?wù)卟谎浴P牡靡饬?。木落霜清。水歸汰在。忽然震驚。聞?wù)唏敼帧:厦钊沼谩H绱豪做?。背覺合塵。如冬震驚。萬機休罷。隨緣放曠。尚無了知。安有倒想。永惟此恩。研味其旨。一庵收身。以時臥起。語默不昧。絲毫弗差。蒙雜而著。隨孚于嘉。于是覃思經(jīng)論著義疏。發(fā)揮圣賢之秘奧。及解易。作僧寶傳成。撫而嘆曰。冒障海極。并門間關(guān)。萬死而不斃。天其或者遲以卒此乎。世有賢者。當知我矣。將負之入京。抵襄陽會難。淵圣登極。大逐宣和用事者。詔贈丞相商英司徒。賜師重削發(fā)。還舊師名。未幾國步多艱。退游廬阜。建炎二年夏五月。示寂于同安。閱世五十有八。門人建塔于鳳棲山。師之才章。蓋天稟然。幼覽書籍。一過目。畢世不忘。落筆萬言。了無停思。其造端用意。大抵規(guī)模東坡。而借潤山谷。至于出入禪教。議論精博。其才實高。圜悟禪師以為筆端具大辯才。不可及也。與士大夫游。議論袞袞。雖稠人廣座。至必奮席。初在湘西。見山谷。與語終日。不容去。因有詩贈之。略曰。不肯低頭拾卿相。又能落筆生云煙。其后山谷過宜春。見其竹尊者詩。咨賞。以為妙入作者之域。頗恨東坡不及見之。著林間錄二卷。僧寶傳三十卷。高僧傳十二卷。智證傳十卷。志林十卷。冷齋夜話十卷。天廚禁臠一卷。石門文字禪三十卷。語錄偈頌一編。法華合論七卷。楞嚴尊頂義十卷。圓覺皆證義二卷。金剛法源論一卷。起信論解義二卷。并行于世。 贊曰。丞相張無盡稱覺范。蓋天下之英物。圣宋之異人。然古之高僧。以才學(xué)名世。殆與覺范并驅(qū)者多矣。必以清標懿范相資而后美也。覺范少歸釋氏。長而博極群書。觀其發(fā)揮經(jīng)論。光輔叢林。孜孜焉。手不停綴。而言滿天下。及陷于難。著逢掖出。九死而僅生。垂二十年。重削發(fā)。無一辭叛佛而改圖。此其為賢者也。然工呵古人。而拙于用己。不能全身遠害。峻戒節(jié)以自高。數(shù)陷無辜之罪。抑其恃才。暴耀太過。而自取之邪。嘗自謂。識不知微。道不勝習(xí)者。不獨為洪實錄。亦以見其自欺焉。惜哉。
人物簡介
【介紹】: 名或作仲溫。宋成都華陽人,字元實。范祖禹次子,秦觀婿。學(xué)詩于黃庭堅。有《潛溪詩眼》。全宋詩
范溫,字元實,華陽(今四川成都)人。祖禹子?;兆谡统踉鍪恕L學(xué)詩于黃庭堅,有《潛溪詩眼》一卷,已佚。事見《鐵圍山叢談》卷四。
人物簡介
范寅敷(?——一一三四),建州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徙居方城(今河南方城),致虛子。以蔭補官,累遷光祿少卿。金人陷京師,被掠北去,建炎中隨趙成歸。紹興二年,除直秘閣、知岳州。三年,以母喪去,會楊么攻公安、石首二縣,遂干折彥質(zhì),上平么八議。四年五月,卒。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七六,道光《重纂福建通志》卷一七五。
人物簡介
范域(或作棫),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程頤門人。頤之喪,洛人畏入黨,無敢送者,祭文唯域等五人。歷金部員外郎,政和中累官奉議郎、權(quán)發(fā)遣提舉京西南路常平等事。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一三、食貨五三之二一,《宋元學(xué)案》卷三○。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平江府吳縣人,其先朐山人,字公范,號知止居士?;兆谡烷g進士。為確山縣市易務(wù)。由博士持使節(jié),與秦檜議不合,輒棄官。以朝請大夫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078—1132 【介紹】: 宋湖州長興人,字希范?;兆诔鐚幬迥赀M士。宣和四年為監(jiān)察御史,坐言事知舒州,留為尚書主客員外郎。欽宗靖康初,除中書舍人,陳“十開端之戒”。高宗立,遷吏部侍郎,疏陳荊、陜、江、淮守御之略,升吏部尚書。以端明殿學(xué)士、權(quán)同知三省樞密院事,從隆裕太后奉神主往江西。金人追擊,衛(wèi)兵潰,責(zé)授秘書少監(jiān),貶衡州。旋卒于梧州。有《吳興集》、《兩漢蒙求》等。全宋文·卷三二一九
劉玨(一○七八——一一三二),字希范,長興(今浙江長興)人。登崇寧五年進士第。宣和中為監(jiān)察御史、尚書主客員外郎,遷太常少卿。欽宗立,除中書舍人,以言李綱責(zé)降事提舉亳州明道宮。建炎初復(fù)為中書舍人,遷給事中、吏部侍郎、同修國史。出知宣州,再入為吏部侍郎、尚書。隆祐太后奉神主入江西,玨以權(quán)同知三省樞密院事從行,金兵追太后,舟至太和縣,衛(wèi)兵潰散,奉太后退保虔州。貶衡州,后許自便。紹興二年卒于梧州,年五十五。有《吳興集》二十卷、《集議》五卷、《兩漢蒙求》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八有傳。
人物簡介
范訥,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大觀初為文思副使兼閤門通事舍人,特授客省副使,擢樞密副承旨。建炎初為河?xùn)|宣撫使。累官檢校少傅、寧武軍節(jié)度使、京都留守,罷授承宣使、淄州居住。紹興十五年十一月,贈昭化軍承宣使。見《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二六、職官三五之五,《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