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景祐元年(1034)任臺州知州。
林巽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海陽(今潮安縣)人,字巽之,號革范。仁宗天圣中應(yīng)舉對策,以忤權(quán)貴不錄。慶歷中投匭論事,仁宗異之,授徐州議曹,不就南歸。有《易范》。
范亢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景祐三年(1036)任真州知州。景祐四年(1037)任福州知州兼安撫使。景祐四年(1037)8月移知福州。寶元二年(1039)任江南東路提點刑獄公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60 【介紹】: 宋邠州三水人,字晉公。登進士第。歷通判鎮(zhèn)戎軍,知慶、汝、華州,提舉陜西銀銅坑冶鑄錢。精于財計,尤熟解鹽經(jīng)營利弊。仁宗慶歷四年,建議改革鹽法。八年,為提點陜西路刑獄兼制置解鹽,推行鈔鹽制度,年省數(shù)百萬緡。皇祐五年,權(quán)領(lǐng)秦州事,興役筑古渭寨,招致青唐諸羌反抗,兵敗,降知唐州。嘉祐三年,復(fù)總領(lǐng)鹽事。
全宋詩
范祥(?~一○六○),字晉公,三水(今陜西旬邑北)人。真宗天僖三年(一○一九)進士(清雍正《陜西通志》卷三○)。歷知慶、汝、華州。仁宗時提點陜西刑獄,權(quán)轉(zhuǎn)運副使兼領(lǐng)州事?;实v五年(一○五三)知唐州(《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五之一一)。嘉祐五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有傳。
全宋文·卷五八○
范祥(?——一○六○),字晉公,邠州三水(今陜西旬邑)人。天禧三年進士及第,歷通判鎮(zhèn)戎軍,知慶、汝、華三州,提舉陜西銀銅坑冶鑄錢。祥通曉財利,慶歷四年建議改革鹽法。八年,為陜西提點刑獄兼制置解鹽,乃實行鈔鹽制度,歲省榷貨務(wù)緡錢數(shù)百萬,后人不敢易?;实v中,除陜西轉(zhuǎn)運使并權(quán)領(lǐng)州事,輒自興役修筑古渭砦,坐責(zé)知唐州。嘉祐三年,復(fù)為制置解鹽使。五年七月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有傳,又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二,雍正《陜西通志》卷三○。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三九
范宗杰,河南(今河南洛陽)人,雍子。以父蔭入仕,為將作監(jiān)主簿,天圣五年召試學(xué)士院,賜同進士出身。累遷太常博士,景皊二年充秘閣校理。慶歷初,為度支判官、制置解鹽使,加直史館,尋又兼權(quán)陜西轉(zhuǎn)運司事。官至兵部員外郎,先雍卒。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七、三一之二九,《續(xù)資治通炮長編》卷一三○、一三五、一三七,《東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八《范雍傳》。
范恪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人,字許國。少隸軍籍于許州。驍勇善射,每發(fā)必中。嘗取焦嵩寨歸,為數(shù)千騎所襲,恪僅存二箭,即持弓為引滿之勢,敵遽退。仁宗時,積戰(zhàn)功累遷至保信軍節(jié)度觀察留后。以疾出為永興軍路副都總管。卒年五十。
范隱之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官太常寺奉禮郎。深明經(jīng)術(shù),旨趣淳正,行履高介不群。有《春秋五傳會義》。
全宋文·卷五七九
范隱之,郡望高平(今山東金鄉(xiāng)西北)。仁宗時官太常寺奉禮郎。經(jīng)術(shù)深明,旨趣醇正,履行高介不群,著《春秋五傳會義》。張方平曾予薦舉,請召試授與館職。見《樂全集》卷三○《舉范隱之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南劍州劍浦人,字道卿。仁宗慶歷間進士。陳襄得其文二軸,大加稱賀。調(diào)官至闕下,以曾受趙抃薦,不肯一謁,識者稱之。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范微之,仁宗慶歷時為著作佐郎(《湖北通志》卷一○○),后為秘書丞(《文恭集》卷一五《范微之蔡準(zhǔn)并可秘書丞制》)。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5—1063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貫之。范琪子。仁宗天圣九年進士。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遷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前后在言職,有聞即言,嘗數(shù)奏樞密副使陳升之不當(dāng)用,又奏數(shù)陳執(zhí)中、王拱辰、李淑、王德用、程戡等罪。其言雖過,而仁宗每優(yōu)容之。官終直龍圖閣、知明州。
全宋詩
范師道(一○○五~一○六三),字貫之,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仁宗天圣九年(一○三一)進士。知廣德縣,遷知常州,召為起居舍人、同知諫院,直龍圖閣,出知明州。嘉祐八年卒,年五十九。有文集五十卷(《吳郡志》卷二六),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八
范師道(一○○五——一○六三),字貫之,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天圣九年舉拔萃科,為撫州判官,后知廣德縣、通判許州,累遷都官員外郎,至道中擢為御史。嘉皊初,以忤宰相劉沆,出知常州,徙廣南東路轉(zhuǎn)運使,改兩浙,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管勾國子監(jiān)。遷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出知福州。入為三司鹽鐵副使,加直龍圖閣,知明州。嘉皊八年卒,年五十九。師道前后在言責(zé),有聞即言。有奏議二十卷、文集五十卷。見《宋史》卷三○二本傳,《吳郡志》卷二六。
范思道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慶歷七年(1047)任明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8—1089 【介紹】: 宋成都華陽人,字景仁。仁宗寶元元年進士第一。累官知諫院,嘗連上十九章勸仁宗立嗣,因罷諫職,改集賢殿修撰。英宗即位,遷翰林學(xué)士,旋出知陳州。神宗立,復(fù)為翰林學(xué)士。極力反對王安石變法,遂致仕。哲宗時,起為端明殿學(xué)士,提舉崇福宮。累封蜀郡公。卒謚忠文。嘗與修《新唐書》、《仁宗實錄》,著有《范蜀公集》、《東齋記事》等。
全宋詩
范鎮(zhèn)(一○○八~一○八九),字景仁,成都華陽(今四川成都)人。仁宗寶元元年(一○三八)進士(《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二二),調(diào)新安主簿。召試學(xué)士院,授直秘閣、判吏部南曹,開封府推官。擢起居舍人、知諫院,改集賢殿修撰,糾察在京刑獄,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誥。英宗立,遷翰林學(xué)士。明年,出知陳州。神宗即位,召復(fù)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知通進銀臺司。因與王安石政見不合,熙寧三年(一○七○)以戶部侍郎致仕。哲宗立,起提舉中太一宮兼侍讀,懇辭不就,改提舉崇福宮。數(shù)月復(fù)告老,再致仕,累封蜀郡公。元祐三年閏十二月卒,年八十一。謚忠文。有文集百卷,已佚。事見宋韓維《南陽集》卷三○《忠文范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三七有傳。 范鎮(zhèn)詩,以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卷三九《范蜀公集》為底本。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八六二
范鎮(zhèn)(一○○八——一○八八),字景仁,成都華陽(今四川成都)人。寶元元年進士及第,調(diào)新安主簿,累擢起居舍人、知諫院,言事務(wù)引大體。仁宗無子,鎮(zhèn)連上十九章請立嗣。乃罷知諫院,改集賢殿修撰,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誥,判太常寺,出知陳州。神宗即位,復(fù)為翰林學(xué)士兼侍讀、知通進銀臺司。反對王安石變法,以戶部侍郎致仕。哲宗立,拜端明殿學(xué)士,起提舉宮觀,欲以為門下侍郎,固辭,復(fù)告老,累封蜀郡公。元祐三年閏十二月卒,年八十一,謚忠文。有文集百卷,又著《東齋記事》十卷(今有輯本)等。見韓維《范公神道碑》(《南陽集》卷三○),蘇軾《范景仁墓志銘》(《東坡集》卷三九),《宋史》卷三三七本傳。
范純誠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子明。范仲淹從子。恩補太廟齋郎。仁宗皇祐二年,仲淹置義田,皆其辦習(xí),因奏為長洲縣尉,俾創(chuàng)規(guī)法,以貽永久。歷官衡州司理。卒年三十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0—1074 【介紹】: 宋開封人,字仲模。向敏中子。以父任為衛(wèi)尉丞,娶南陽郡王惟吉女。改內(nèi)殿崇班,歷知相、恩、邢、陜、鄆諸州,所至有能稱。官終密州觀察使。卒謚惠節(jié)。
范寬之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皇祐六年至和元年(1054)官兩浙路提點刑獄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