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平無考。《全唐詩》收《鸚鵡》詩1首,出《文苑英華》卷三二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能詩書,善歌舞。宰相元載納為姬,寵惑之,怠于庶務(wù)。瑤英父兄遞相出入,以構(gòu)賄賂,號為關(guān)節(jié)。載敗死,瑤英為里人妻。
英才 朝代: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平不詳?!?a target='_blank'>文苑英華》卷三三七收《明月湖醉后薔薇花歌》1首,《才調(diào)集》卷一〇、《全唐詩》卷七八五皆收無名氏名下。今人或疑為莊南杰之字,然無確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鐘陵人,妓女。羅隱有詩云:“鐘陵一別十余春,重見云英掌上身?!?/blockquote>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一作張英?!?a target='_blank'>全唐詩》收詩2首,其中《銅雀臺》詩實為張琰作,《望月》實為劉云作,作張瑛詩皆誤。參見張琰、劉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越中人。登進(jìn)士第。與賈島同時,曾從其學(xué)。工樂府雜歌,多效李賀體,好奇尚僻,氣格壯遒,但語過雕鐫。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蛞汕f南杰字英才(《全唐詩續(xù)補遺》卷一〇)。越(今浙江一帶)人。登進(jìn)士第。與賈島同時,曾從受學(xué)。事跡略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唐才子傳》卷五。工樂府雜歌。辛文房謂其“詩體似長吉(李賀),氣雖壯遒,語過鐫鑿”。“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9首。另李嘉言《全唐詩辨證》謂《全唐詩》卷七八五無名氏詩自《春二首》以下至《傷哉行》,17首詩俱當(dāng)屬莊南杰,去其重出1首,為16首。然此說無確證。《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詩1首、斷句1。
唐詩匯評
莊南杰,生卒年里貫均未詳。登進(jìn)士第。工樂府雜歌,有《雜歌行》一卷,已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五首。

作品評論

唐才子傳
(南杰)工樂府雜歌,詩體似長吉,氣雖遒壯,語過鐫鑿,蓋其天資本劣,未免按抑,不出自然,亦一好奇尚僻之士耳。
卓英璘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金州人。兄卓英倩為元載主書。英璘仗兄勢,橫行鄉(xiāng)里,牧宰莫敢問。及元載誅,英璘盜庫兵據(jù)險以叛,刺史孫道平擒殺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30—700 【介紹】: 唐并州太原人,字懷英。狄知遜子。舉明經(jīng)。為并州都督府法曹,轉(zhuǎn)大理丞,斷滯獄一萬七千人,時稱平恕,遷侍御史。歷寧州、豫州刺史。所至皆有政績。武則天即位,任地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后為來俊臣誣害下獄,貶彭澤令,轉(zhuǎn)魏州刺史。神功初復(fù)相。后出為河北道行軍副元帥、安撫大使等職,率軍追擊突厥兵。入為內(nèi)史。封燕國公。卒謚文惠。追封梁國公。有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30—700 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舉明經(jīng),授汴州判佐,轉(zhuǎn)并州法曹參軍。高宗儀鳳中,為大理丞。遷侍御史,度支郎中,出為寧州刺史。武后時,入為冬官侍郎,充江南巡撫使。轉(zhuǎn)文昌右丞,出為豫州刺史。左授復(fù)州刺史,徙洛州司馬。天授二年(691),拜地官侍郎、判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貶彭澤令。征為魏州刺史,轉(zhuǎn)幽州都督。神功元年(697),入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尋拜納言。圣歷初,為河北道元帥,還授內(nèi)史。三年(700)卒,贈文昌右相,謚文惠。中宗追贈司空,睿宗追封梁國公。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仁杰善舉賢才,能詩文。《新唐書·藝文志》錄有《家范》1卷、文集1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九
仁杰字懷英。并州太原人。舉明經(jīng)。授汴州判佐。天授二年累遷至地官侍郎判尚書同鳳閣鸞臺平章事。為來俊臣誣搆下獄。免死貶彭澤令。神功元年擢鸞臺侍郎復(fù)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武后欲以武三思為太子。仁杰切諫。請立廬陵王。后感悟。卒復(fù)唐嗣。尋拜納言兼右肅政臺御史大夫。圣歷三年卒。贈文昌右相。謚曰文惠。中宗反正。追贈司空。睿宗朝追封梁國公。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鄧州南陽人,字英遠(yuǎn)。高宗時,擢志烈秋霜、下筆成章科第。為監(jiān)察御史,數(shù)言當(dāng)世得失。嘗巡察劍南,益州高貲兄弟相訟,累年不決,思彥敕廚宰飲以乳,二人悟,遂泣請輟訟。李義府及諸武忌其剛直,譖之,出為山陽丞,旋自免去。久之,召為御史,再謫外,官終賀州司馬。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字英遠(yuǎn),鄧州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先后舉下筆成章科、志烈秋霜科,授監(jiān)察御史。高宗召見,待詔弘文館,仗內(nèi)供奉。出為山陽丞。后補建州司戶參軍,入為御史。不久出為江都主簿,又徙蘇州錄事參軍。罷,客汴州。上元中,召授乾封縣丞,徙朱鳶縣丞,遷賀州司馬,卒。生平事跡見《新唐書》本傳、《大唐新語》卷八。《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蚤歲出家。尤謹(jǐn)戒律。寺居京師布政坊。咸亨間。寺主慧簡。偶曉立庭際。覺有二人。入英院者。下顧其足。殊未嘗踐地。簡心異之。因過英問所遇。英曰。此蓋??莊襄王使也。夫莊襄王以滅東周。絕姬祀。受罪地下。其不得食者。已八十年于茲矣。頃以饑虛之故。乃從予求之曰。師大慈。幸勿辭也。且吾從者三百人。其為師費可量哉。明日當(dāng)赴。愿師其周濟(jì)焉。于是英治具畢備。然而無酒。則簡復(fù)取以助之。及期列坐如禮。莊襄向英歷指之曰。此白起也。此王剪也。此陳軫也?;蛞詺⒙??;蛞约樵p。皆為仇對。所執(zhí)持云。既而俱致謝再三。行相顧曰。尚何時復(fù)獲一飽。如今日也。繼而曰。俟二十年。英徐語以酒非我有昔寔出簡耳。君臣聞之。尤銜感。問英曰。師知城東通化門外冢墓否。昔吾葬時。諸所徇物。無慮鉅萬。逮離亂來。雖屢發(fā)掘。猶有存者。其幸用畚鍤。則吾庶幾其小償矣。英笑曰。吾出家者流。又安能為董卓摸金中即將邪。長揖而別。
宋高僧傳·卷第十八 感通篇第六之一
釋道英。不知何許人也。戒德克全名振天邑。住寺在布政坊。咸亨中見鬼物寺主慧簡。嘗曰。曉見二人行不踐地。入英院焉。簡怪而問之。英曰。向者秦莊襄王使使傳語。饑虛甚久。以師大慈欲望排食并從者三百人。勿辭勞也。吾以報云。后日曉具饌。可來專相候耳。簡聞之言。以酒助之及期果來。侍從甚嚴(yán)。坐食倉黃謂英曰。弟子不食八十年矣。英問其故。答曰。吾生來不無故誤其如滅東周絕姬祀。或責(zé)以功德。吾平日未有佛法可以懺度。唯以赦宥矜恤煢獨塞之。終為未補。以福少罪多受對未畢。今此一餐。更四十年方復(fù)得食。因歷指座上云。此是白起王剪。為殺害多罪報未終。又云。此陳軫以虛詐故。英曰。王何不從人索食而甘虛腹。此奚可忍乎。王曰。慈心人少。馀人不相見。吾緣貴人不可妄行崇禍。所以然也。英指酒曰。寺主簡公將獻(xiàn)。深有所愧。垂去謂英曰。甚感此行傷費。饜飫可知。弟子有少物即送相償。城東通化門外尖冢。以其銳上而高大。是吾棲神之所。世人不知妄云呂不韋墓耳。英曰。往遭赤眉開發(fā)何有物來。曰賊取不得。英曰。貧道非發(fā)丘中郎。是出家人無用物所。必勿將來。言訖長揖而去。英感下趣如此。罔知終畢。
陳令英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年十八,投筆從戎,屢經(jīng)征戰(zhàn)。高宗朝,擢授原州都督。武則天臨朝,遷幽州都督,加清邊軍副大總管。遷金吾將軍。延載元年,為豐安道總管,從薛懷義擊默啜。后官岐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56—710 【介紹】: 唐朝皇帝。高宗第七子。既嗣位,母武后臨朝稱制,廢之為廬陵王,遷均州,又遷房州。武周圣歷二年,復(fù)為太子。神龍元年,張柬之等以羽林兵討亂,始復(fù)帝位及唐國號。復(fù)位后,皇后韋后與武三思等專權(quán),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前后在位七年,為韋后及安樂公主毒死。謚孝和皇帝。
全唐文·卷十六
帝諱顯。高宗第七子。顯慶元年生。二年封周王。儀鳳二年徙封英王。改名哲。永隆元年八月立為皇太子。宏道元年十二月即位。嗣圣元年。武后廢帝為廬陵王。房州安置。圣歷元年復(fù)立為皇太子。仍名顯。神龍元年正月復(fù)辟。十一月上尊號應(yīng)天皇帝。三年八月加尊號應(yīng)天神龍皇帝。立二年被廢。復(fù)位四年。年五十五。謚曰孝和皇帝。廟號中宗。追尊太和大圣大昭孝皇帝。集四十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3 【介紹】: 唐瓜州晉昌人,字孟武。郭知運子。玄宗開元時,歷遷左衛(wèi)將軍、幽州副總管。長史薛楚玉遣英杰帥萬騎及奚眾攻契丹,屯榆關(guān)。后奚眾貳,唐軍不利,英杰力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滄州人。丱歲從師究習(xí)經(jīng)論。又參神會禪師于荷澤。禪師謂之曰。汝于五臺有緣。宜往。開元四年。六月中旬。乃獲戾止。一日食畢。偶游西林。忽入一院。榜曰。法華。其外三門十三間。壁畫五臺山十寺境。其內(nèi)三門。則塑護(hù)國仁王像。有樓峻聳。奉文殊普賢像于上。其馀行宮道場儀仗蔽映。正中則多寶塔也。其莊嚴(yán)之盛。具如經(jīng)說。英時神情恍??。境物變眩。宜非耳目所能了。及出則眾僧詭相異狀。交揖迭晤。遂東行可三十步。聞閉戶聲?;匾暉o所見。英因泣曰。此大圣啟悟我也。我其敢怠。乃發(fā)愿一依化院規(guī)橫營建。以隆佛法。先筑庵化塔處。召匠致材。旋有成緒。使吳道子圖所見于墻堵間。仍扁法華。匡徒說法。氣象冠諸方。久之告滅。壽七十五。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釋神英。罔知姓氏。滄州人也。宿緣悟道丱歲從師。諷誦精勤日夜匪懈。年當(dāng)應(yīng)法受具。后乃枝錫萍游尋訪知識。早通玄話兼擅論經(jīng)。相次參神會禪師。謂英曰。汝于五臺山有緣速。宜往彼瞻禮文殊兼訪遺跡。既承指授。以開元四年六月中旬到山瞻禮。于僧廚止泊。一日食畢游于西林。忽見一院題曰法華。英遂入中見多寶塔一座。瑋曄繁華如法華經(jīng)說同也。其四門玉石功德細(xì)妙光彩。神工罕測。后面有護(hù)國仁王樓。上有玉石文殊普賢之像。前有三門一十三間。內(nèi)門兩畔有行宮道場。是文殊普賢儀仗。三門外狀臺山十寺。杳然物外觀瞻浩蕩神情恍??。英試出院又見眾僧。且非恒所見者。而多詭異。疑豫未決。遂出門東行可三十步。忽聞閉戶鏗然。回目視之了無一物。英乃悲泣曰。此大圣警悟我邪。于此地必有緣矣。遂于髣髴多寶塔處。結(jié)庵而止。乃發(fā)愿曰。我依化院建置一所住持。日居月諸信施如林歸依者眾。遂召工匠有高價者。誓不酬之。乃于易州千里取乎玉石用造功德。細(xì)妙光瑩功侔所見。其壁乃王府友吳道子之跡。六法絕妙為世所尚。此院前后工畢。因號法華耳。英說法住持。其齊整若剪裁焉后無疾召門人囑付而終。春秋七十五。今墳塔存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91—768 【介紹】: 唐河?xùn)|人,字伯英。登進(jìn)士第。玄宗開元二十六年舉文詞雅麗科,歷任清苑、獲嘉、永寧尉。二十九年又舉明四子科。授右拾遺,累遷禮部郎中、中書舍人、太常少卿。天寶十四載,宣慰江東、淮南。肅宗時,再拜中書舍人,曾兩知貢舉。又任禮部侍郎、光祿卿、左散騎常侍。代宗廣德二年,授秘書監(ji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