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李時英,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知祁門縣(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嚴州壽昌人,字季英。理宗淳祐間進士。治《春秋》,通史傳。歷崇陽尉、真州司戶,所至勸農(nóng)勉學,民樂其化。累官國子監(jiān)丞,卒。
童英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寶祐三年(1255)任潭州知州兼安撫使。

人物簡介

簡介
景定元年(1260)任岳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仲晦,人稱擇齋先生。學有原委,與洪天錫齊名。理宗紹定五年進士。歷漳州通判,有廉名。遷知英德,徙知潮州,平定潮民起事。累官兵部侍郎。元軍南下,憂憤而死。有《擇齋文集》。
全宋詩
徐明叔,字仲晦,晉江(今福建泉州)人。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進士,辟江淮制幕。歷通判漳州、知英德府、潮州。累官兵部侍郎。會元兵南下,憂憤以卒。與洪天錫齊名,學者稱擇齋先生,著《徐擇齋文集》,已佚?!?a target='_blank'>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三二有傳。
全宋文·卷七九五六
徐明叔,字仲晦,號擇齋,泉州晉江(今福建晉江)人。紹定五年進士,辟江淮制幕,秩滿,干辦廣漕。除太學錄。通判漳州,以廉聞。擢知英德府,召為國子監(jiān)丞。潮寇起,命知潮州,事遂平。除直秘閣、江西提刑。累官戶部、兵部侍郎。會元兵南下,憂憤卒。明叔學有原委,著有《擇齋文集》。見《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三三。
廖邦杰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南劍州順昌人,字懷英。理宗淳祐間知建寧縣,興修學宮,增加學廩,辟貢士莊,建會寧倉。歲饑疫,治藥餌糜粥濟民,全活甚多。度宗咸淳間以帥參攝事軍伍,嘗修圖經(jīng),頗有政績。
全宋文·卷八二五三
廖邦杰,字懷英,號恕齋,南劍州順昌(今福建順昌)人,淳祐間知建寧縣,咸淳間以帥參知邵武軍,所至有惠政。見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八,嘉靖《邵武府志》卷四、一二,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四、一二七。

人物簡介

簡介
景定二年(1261)任海州知州。景定三年(1262)任西海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26—1294 【介紹】: 元滑州白馬人,字彥臣。弱冠襲爵知滑州,任職三十年。至元十二年改任順德路判官。歷任清豐、南宮知府,遷裕州,改房州。
鐘蜚英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八一二二
鐘蜚英,寶祐、開慶間為京湖制置使司干辦公事,頗能彌縫上下之嫌隙,激勵豪杰之士,以趨事赴功。景定元年知上元縣、兼沿江制置使干辦公事。咸淳中累官大理寺丞。德祐初為湖南轉(zhuǎn)運判官,次年元兵攻潭州,湖南安撫使李芾與蜚英等皆被殺(一說蜚英以城降)。見《宋史》卷四一二《王登傳》及《張惟孝傳》、卷四六《度宗紀》,《元史》卷一二八《阿里海牙傳》,《景定建康志》卷二七、三○。
蕭元英 朝代: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咸淳七年(1271)任南安軍知軍。

人物簡介

全宋詩
趙與侲,字英可,天臺(今屬浙江)人。嘗為豐儲倉監(jiān)。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辟為臨安府屬。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命守縉云縣(《宋史》卷四七《瀛國公紀》)。事見《浩然齋雅談》卷中。
徐浚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名或作俊。宋湖州德清人,字英父。以明經(jīng)為國子生。度宗咸淳中,與諸生抗疏乞誅賈似道,疏三上不報。宋亡,遁于林野。元世祖至元中累召不起。卒,門人私謚安節(jié)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潭州湘鄉(xiāng)人。七歲能文。孝宗淳熙間父以訟系獄,德英詣縣自乞面試以贖父罪??h令出題,多以《毛詩》、《春秋》語對之,援筆立就詩賦各一。遂薦于朝,試第一。卒僅十四歲。
全宋詩
賀德英(一二三八~一二五一),湘鄉(xiāng)(今屬湖南)人。父以訟系獄,年十二詣縣乞試以贖父罪。令試以詩、賦、策各一,援筆立就,知潭州鄧炯薦于朝。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神童科廷試第一。年十四卒。清同治《湘鄉(xiāng)縣志》卷一八有傳。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44—1326 【介紹】: 元許州襄城人,字子英,號松澗。世祖至元十七年累遷衡州路治中,二十四年解官。成宗大德五年薦授浙西憲僉。歷南臺都事、內(nèi)臺都事、浙東廉訪副使。仁宗皇慶間以南臺治書致仕。

人物簡介

大明高僧傳·卷第二 解義篇第二之二
釋英辯號普覺。俗姓趙。垂髫為驅(qū)烏沙彌。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傳于柏林潭法師之學。未三?出世于秦州景福寺。其道大震聲馳四表。摧伏異見樹正法幢。辯之資性真純?nèi)缬窈?。不加雕繪人愛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為無佛世之佛也。每得襯幣悉以創(chuàng)梵剎食僧伽施貧乏。元世祖聞其高風降旨旌異。至延祐元年六月庚戌無疾辭眾坐寂。煥異景于易簀之夕。標于跡于火葬之馀。塔于普覺寺之后。閱世六十有八。臘六十有一。
補續(xù)高僧傳·解義篇
英辯。姓趙氏。七歲從師具戒。二十五。依柏林潭公習教。為慈恩宗主。所至以傳持為務(wù)。師為性。真純?nèi)缑烙窈薄km不加雕繪。而人自愛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敬。其人謂。無佛之世。足為佛也。每得錢弊。悉以創(chuàng)佛祠。食守道之侶。故君子高其風。而從化者眾。年六十有八。以延祐元年六月。終于景福寺煥異景。于易簀之夕。標奇跡。于火葬之馀。塔于普覺寺之后。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二
釋英辯,號普覺,俗姓趙。垂髫為驅(qū)烏沙彌,弱冠受具戒,年二十有五,得學于柏林潭,才三?,出世于秦州景福寺,其道大震,聲馳四表,推伏異見,樹正法幢。英辯資性真純,如玉含璞,不加雕繪,人愛重之。至于悍卒武夫,亦能展敬,以為無佛世之佛也。每得襯幣,悉刱梵剎,食僧伽,施貧乏。元世祖聞其高風,降旨旌異。至延祐元年六月庚戌,無疾辭眾坐寂,塔于普覺寺后,年六十有八,臘六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