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亦作蒼頡。傳說中遠(yuǎn)古時人。黃帝之史官。始作漢字。一說,為伏羲以前或炎帝之世或神農(nóng)、黃帝之間人?;蛞詾榧词坊?。當(dāng)為古代整理文字之代表人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yuǎn)古時人。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為其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姓或作蒼。春秋時陽樊人。周襄王以陽樊、溫、原、攢茅之田賜晉侯,陽樊人不服,晉師圍陽樊。倉葛大呼安撫中原,應(yīng)以德行,刑罰乃用以威懾四方夷狄,此處誰非周天子親戚,豈可作俘虜。晉侯于是乃放百姓出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86 【介紹】: 一作朱倉。西漢人。長沙王相?;莸鄱攴廪a侯。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152 【介紹】: 西漢初河南陽武人。秦時為御史。以客從劉邦起事,入漢,為常山守。任代、趙相,以從攻臧荼有功,高祖六年封北平侯。遷計相,以列侯居相府,主持郡國上計。精通律歷,明習(xí)圖書,曾改定音律歷法。文帝四年起,為丞相十余年。謚文。有《張蒼》十六篇,今佚。
全漢文·卷十四
蒼一作倉,陽武人。秦時為御史,主柱下方書,有罪亡歸漢。二年為常山守,三年為代相,尋徙相趙王張耳。及耳子敖封北平侯,遷為計相,以列侯居相府。十一年為淮南相。高后八年為御史大夫。文帝四年代灌嬰為丞相,后二年免。景帝五年卒,年百馀歲,謚曰文侯。
杜蒼 朝代:西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京兆霸陵人,字君敖。杜稚季子。以游俠名聞州郡,出其父右,有謙退之風(fēng)。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漢東海郯人,字近君。事夏侯始昌,治《》、《》。宣帝初,為博士,官至少府。授《》于翼奉、蕭望之、匡衡。又受《》于東海孟卿。蒼乃說《》數(shù)萬言,號曰《后氏曲臺記》。授戴德、戴圣、慶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一作膠蒼。西漢趙人。與嚴(yán)助、東方朔等同侍武帝。著《聊子》三篇。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 【介紹】: 東漢宗室。光武帝子。母陰后。建武十七年封東平王。少好經(jīng)書。明帝即位,拜驃騎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曾上奏諫明帝勿春獵妨農(nóng)事。帝從之。后自以至親輔政,聲望日重,意不自安,乞退就國。章帝即位,蒼受尊重恩禮,逾于前世,諸王莫與為比。朝廷每有疑政,輒遣使咨詢,蒼悉心以對,多被采納。卒謚憲。
全后漢文·卷十
蒼,明帝同母弟。建武十五年封東平公,十七年進(jìn)爵為王。明帝即位,德行驃騎將軍。永平五年歸國。建初八年薨,謚曰憲王。

人物簡介

全后漢文·卷五十九
蒼,汝南人。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一
郭蒼,字伯起。曲紅(今韶關(guān)曲江)人。富有文學(xué),舉茂才,為荊州從事。漢靈帝熹平三年(一七四),太守周憬開導(dǎo)昌樂六瀧,流通商旅,蒼為撰碑銘,以紀(jì)其德。明黃佐修嘉靖四十年刊《廣東通志》卷五四、明歐大任《百越先賢志》卷四有傳。
龐蒼鷹 朝代:北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北齊太原陽邑人。高歡依爾朱榮據(jù)并州時,居蒼鷹家。蒼鷹識其有霸主之量,厚以相奉。歡顯達(dá),蒼鷹來依,歡以為行臺倉部郎中,卒于安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8—815 【介紹】: 唐河南緱氏人,祖籍并州文水。字伯蒼。武平一孫。曾祖武載德,為武則天族弟。德宗建中四年進(jìn)士。歷官比部員外郎、左司郎中、御史中丞。憲宗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戶部事。封臨淮郡公,出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儉己寬民,比三年,上下完實。八年,還朝秉政,力主削藩。十年,裴度用兵淮西討吳元濟(jì),王承宗請赦元濟(jì),元衡叱之。未幾,被李師道所遣刺客刺死。有《臨淮詩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8—815 字伯蒼,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武則天曾侄孫。德宗建中四年(783)登進(jìn)士第。歷監(jiān)察御史、華原縣令、比部員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憲宗元和二年(807)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封臨淮郡公。旋出為西川節(jié)度使。八年復(fù)入相。因力主削藩,遭藩鎮(zhèn)忌恨,十年六月早朝,為淄青藩帥李師道遣刺客殺害。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其詩藻思綺麗,琢句精妙。張為《詩人主客圖》奉為“瑰奇美麗主”。魏泰以為“武元衡律詩勝古詩,五字句又勝七字”(《臨漢隱居詩話》)。《全唐詩》存詩2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2首。
唐詩匯評
武元衡(758-815),字伯蒼,河南緱氏(今河南洛陽東南)人。建中四年(783),登進(jìn)士第。累辟使府。貞元中,歷監(jiān)察御史、華原令、比部員外郎。貞元末,遷御史中丞。永貞中,貶右庶子,復(fù)為御史中丞。元和二年正月,自戶部侍郎拜門下侍郎、平章事。十月,授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八年,復(fù)征為相。十年六月,因力主對藩鎮(zhèn)用兵,被藩鎮(zhèn)遣刺客殺害。元衡工五言詩,當(dāng)世流傳,往往被于管弦。有《武元衡集》十卷,己佚?!?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二卷。
黃鶴樓志·人物篇
武元衡(758~815) 唐代官員、詩人。字伯蒼,唐代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人,武則天玄侄孫。建中四年(783)進(jìn)士,歷官御史中丞、戶部侍郎、門下平章事、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八年復(fù)為宰相。后遇刺身亡,贈司徒,謚忠憫。《全唐詩》錄其詩197首,有《臨淮集》《武元衡集》。所作七律《送田三端公還鄂州》,“鄂州雜詩碑”錄存。
全唐詩補(bǔ)逸
武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憲宗朝宰相,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早朝,為盜所害,年五十八。補(bǔ)詩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一
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舉進(jìn)士。德宗朝遷御史中丞。元和二年由戶部侍郎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吏部尚書。充劍南節(jié)度使。封臨淮郡公。八年復(fù)知政事。王承宗上疏請赦吳元濟(jì)。使人白事中書。元衡叱其悖慢。承宗怒。使盜害之。贈司徒。謚忠憫。

作品評論

詩人主客圖
瑰奇美麗主:武元衡。
舊唐書本傳
元衡工五言詩,好事者傳之,往往被于管弦。
歲寒堂詩話
武元衡律詩勝古詩。
唐才子傳
元衡詩,雖時見雕鐫,不動機(jī)構(gòu),要非高斫之所深忌。
《唐詩品》
伯蒼詞鋒艷發(fā),如青萍出匣,所向輒利;意度鮮華,如芳蘭獨(dú)秀,采思綿綿。五言長調(diào),當(dāng)時竟稱絕藝。其在元和諸子,自權(quán)相而下,豐美孤高,此當(dāng)獨(dú)步。
《藝苑卮言》
權(quán)德輿、武元衡、馬戴、劉滄五言,宵鐵中錚錚者。
唐音癸簽
武相宦達(dá)后工詩,雖致理未綿,時復(fù)露鮮華之度。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鄧元奎,字松蒼,生平不詳。有挽趙必??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歙州歙縣人,字子蒼,自號默耕。嘗考證經(jīng)史疑義,為《識遺》十卷,成書于宋亡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