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成伯龍,字為蒼,號生洲,直隸大名府開州長垣縣人。同進士出身。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十六名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授曹縣知縣,歷任十年,課士愛民。擢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尋轉(zhuǎn)南京戶部督餉署郎中,軍需無缺。出為山西僉事,至岢嵐道副使而歸。伯龍始終以文章顯,少年以制義受知陶望齡,晚以古文稱海內(nèi),歿祀鄉(xiāng)賢。
人物簡介
【介紹】: 明蘇州府昆山人,號蒼石。諸生。萬歷二十七年其父寢室火,文詠入救父,而棟梁傾壓之,以體蔽父,父子俱焚死。父存全尸,文詠但余一股。
人物簡介
林夢鶴(1559年—?),字獻禎,號鑒蒼,河南汝寧府信陽州人,民籍。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河南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七十五名,登三甲第一百二十三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長興縣知縣,改真定府教授,卒于任內(nèi)。
人物簡介
莫與齊(?—一六二七),字元慎,號蒼屏。連州人。明神宗萬歷四十三年(一六一五)舉人,明熹宗天啟二年(一六二二)進士。初授太平府推官,引疾致仕,卒。有《曙先齋詩集》。清同治《連州志》卷七有傳。維基
莫與齊(1560年—1627年),字元慎,號蒼屏,廣東廣州府連州官籍。攻苦力學(xué),講習(xí)不倦,連之俊秀,多出其門。年五十歲序貢國學(xué),益加淬勵。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廣東鄉(xiāng)試第二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登進士第,已六十三歲。工部觀政,初授南直太平府推官,折獄詳明,人稱“莫青天”。天啟六年改任教授,七年卒。著有《曙光齋詩集》,已佚。今存文一篇,詩六首,殘句一聯(lián)。
人物簡介
【介紹】: 明福建安溪人,字克蒼。萬歷八年進士,除六安知州,入為刑部員外郎。給事中邵庶因論劉世延,刺及建言諸臣。懋檜上疏極論之,帝責(zé)其沽名,降為湖廣按察使經(jīng)歷。以憂歸,家居二十年。天啟初終太仆少卿。維基
李懋檜(?—1621年),字克蒼,號心湖。福建鄉(xiāng)試第八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進士。守六安巖州,并著手對當(dāng)?shù)刭x役進行整理,為民稱道。之后升任刑部員外郎,其上疏陳九事,涉及宮中事,被明神宗忌諱。恰逢給事中邵庶進言稱禁止越職陳言。李懋檜上疏抗?fàn)帲菒郎褡?。雖然劉志選勸救,也一同被貶,降為湖廣添注經(jīng)歷。李懋檜在外仍然上疏舉薦趙文毅、并陳述攘邊之計,不被任用。之后在外二十多年,明神宗晚年念及其忠廉,啟用為南京兵部事,后轉(zhuǎn)為員外郎,李懋檜以父老乞養(yǎng)歸。明光宗即位后,啟用為南京光祿寺勛貳囧伯。后因繼續(xù)痛斥泰昌佞臣。之后命人太常寺卿時,李懋檜已經(jīng)病重。李懋檜生平好交友,鄒南皋、姜鳳阿、顧錫山、許東陽均為其友。此外其舉薦李長庚、魏說、李若愚、陳所蘊、何慶元、宋之禎,均為一代名臣。
人物簡介
林應(yīng)翔(1562年—1623年),字源澠,號負(fù)蒼,后更號止巖,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萬歷二十二年順天府甲午科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聯(lián)第進士。授浙江永嘉縣知縣,丁父艱歸,起補京山縣,遷南京戶部郎中,督儲鳳陽,出知汝寧府,調(diào)廣州,以閩廣開糴爭議棄官歸,復(fù)起衢州。遷湖廣副使,未之官卒,年六十二。應(yīng)翔好道術(shù),兼通釋氏,所著有《止巖存稿》。子林鱗伯,著有《靜觀齋制義》。
人物簡介
王孟震(1563年—1636年),字啟胤,別號筠蒼,山東淄川縣三臺莊人。進士。萬歷二十二年甲午科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士,觀政都察院,以母喪歸。服除,始謁選授行人。二十八年庚子典貴州鄉(xiāng)試,三十二年甲辰父喪歸,三十五年丁未起補原職,奉命迎取福清相公(葉向高)入朝,役竣,擢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三十八年庚戌奉敕巡按遼東,未行而例轉(zhuǎn)。四十一年癸丑,授山西布政使司參議,分巡冀寧道,四十三年乙卯提調(diào)山西省鄉(xiāng)試。尋轉(zhuǎn)按察司副使,分守河?xùn)|道。四十五年丁巳(1617)察處罷職,越數(shù)年天啟三年癸亥(1623)起復(fù)補河南理問,旋升工部營繕?biāo)局魇?。四年甲子?624年)升都水司員外郎,歷郎中,尋改光祿寺寺丞。五年乙丑(1625年)升尚寶司卿,八月升通政使司左通政。魏忠賢柄政,以黨附異類,竟削奪歸。天啟七年,崇禎即位,復(fù)舊官。鐫一石章自號霞鄰主人,搆一別墅,約二三故舊效香山九老之社,刻觴政曰:勿談席外事,勿牽席外人,勿以禮相繩,勿以言相上,犯者罰以金谷酒數(shù)。尤善為小品歌曲,興至輒命家僮歌以侑酒,奮袖低昂,蹋足為節(jié),不自知其拓落不偶也。
人物簡介
林雨潤,字伯珍,號浴蒼,福建鎮(zhèn)海衛(wèi)軍籍(漳州漳浦縣馬坪鎮(zhèn))人。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戶部觀政,初授定陶縣知縣,調(diào)任聊城縣,三十五年丁憂,三十八年起補雄縣知縣。四十三年考選南京科道。
人物簡介
楊棟朝,號夢蒼,云南鶴慶府劍川州人。萬歷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科云南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知湘鄉(xiāng)縣,丁巳大水,形家謂縣治有“水洗左脅” 之嗟,楊棟朝將大堂改作后堂。天啟二年四月考選,授南禮科給事中,三年五月巡視南京甲字等九庫并光祿寺錢糧。條議開路通滇。四年巡視南京營務(wù)。疏糾京堂冒濫四人:偏沅巡撫李仙品、宣府巡撫王之臣、太常寺卿李應(yīng)魁、順天府府丞楊廷筠。值魏珰禍起,屢疏抗劾,不避斧鉞,削奪歸里。后起補吏科,崇禎五年十月遷光祿寺少卿,其劾珰疏載在明史,與楊漣、左光斗爭光焉。
人物簡介
林光庭,字沖明,號映蒼,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登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授閿鄉(xiāng)縣知縣,以薦調(diào)襄陽,郡司理黎某素寵一掾吏,以事被訐,光庭用法繩之。萬歷三十八年庚戌大計,黎媒孽其間,左遷江西布政司檢校。尋補知寧??h,首葺方孝孺祠,請?zhí)仂?。擢戶部主事,奉命關(guān)德州倉,督河南等處糧儲,所過兇荒,便宜發(fā)賑。歷員外、郎中,出守武昌府,政務(wù)寬厚,士民懷之。會巡撫臨鄂,同列爭望塵道拜,獨光庭持憲綱禮撫,為其不樂,遂乞終養(yǎng),不允,尋丁外艱歸,未踰年卒。
人物簡介
李應(yīng)策(1554年—1635年以后),字獻可,一字成可,號蒼門,陜西蒲城縣人。萬歷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進士。授任丘知縣,歷改成都、安陽知縣。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遷刑科給事中,轉(zhuǎn)戶科。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升太常寺少卿,官至通政司左通政。萬歷三十年(1602年),致仕歸里,林居三十年。
人物簡介
邸存性,號念蒼,北直隸永平府昌黎縣(今河北省昌黎縣)軍籍山東東昌府臨清州人。明朝官員。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舉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三甲七十九名進士,授官河南河內(nèi)縣知縣,任內(nèi)頗有政聲。天啟五年(1625年)調(diào)任陽曲縣,升兵部主事。有萬歷四十六年撰《重修水巖寺記》傳世。目前后人仍藏有其官服畫像。
人物簡介
郭竹徵,字孝生,號蒼林,山東萊州府膠州軍籍。幼孤貧,母高氏嚴(yán)督力學(xué),三試童子第一,學(xué)使異之,合萊屬覆試,復(fù)冠軍。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士。授戶部主政,督餉山海關(guān),調(diào)度得宜,節(jié)省三十萬。改南陽守,晉陜西憲副,升山西平陽兵備道參政。適賊王加印擾河?xùn)|,公擐甲出剿,賊遁河北,復(fù)協(xié)副將曹文詔、談?wù)鸩勺窋刂=?jīng)略洪承疇檄兵擒巨賊點燈子,時恒寒積雪,公親勵士卒,奮勇登山,賊請降,公諭擒賊首,即受降,眾果縛點燈子數(shù)賊至,公即散數(shù)千人之農(nóng)伍。時有悍宗奪郡王胤襲者,公堅請立胤,宗銜之,尋以母喪歸。
人物簡介
???,字晉侯,別號濟蒼,山東登州府寧海州金山衛(wèi)軍籍。父常秉仁,字公溥,號時庵。萬歷四十年(1612年)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進士。初任禮部行人司行人,升戶部清吏司員外郎,升署貴州清吏司郎中。欽差總理易州糧儲,彈壓紫荊等關(guān)。除湖廣承天府知府。升云南分守臨沅道,尋升云南按察司副使卒。崇禎二年(1629年),崇祀鄉(xiāng)賢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