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舟之僑 朝代:春秋虢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632 【介紹】: 春秋時虢國人。大夫。虢公擊敗犬戎于渭河之曲。之僑以為無德而受祿,災(zāi)殃將至,乃奔晉。后虢為晉所滅。
申舟 朝代:春秋楚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95 【介紹】: 春秋時楚國人,名無畏。大夫。奉莊王命聘于齊而假通于宋。舟與宋有隙,知出宋必死,乃見其子申犀于王,然后行。及宋,果被殺。莊王聞之,即興師圍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50 【介紹】: 或作華州、華舟、華還。春秋時齊國人。莊公時大夫。從莊公伐莒,戰(zhàn)死。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失姓名。生卒年不詳。衡山(在今湖南)五峰下人。多善文詞,往往能詩。有人赴廣州幕府,夜聞舟中吟,乃衡山舟子所作詩。事見《唐語林》卷二。《全唐詩》作衡州舟子,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隴西人。好文學(xué),善書。以尚書郎出為刺史。有《切韻》十卷。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
舟字公受。水部員外郎岑之子。以尚書郎奉使。出為虔州刺史。封隴西縣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幽州范陽人,字幼真。肅宗時,自大理司直,遷殿中侍御史。上元中,在潯陽與李白游,白作《廬山謠》相寄。累官左司、吏部員外郎,官至秘書少監(jiān)。
韋虛舟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韋虛心弟。舉孝廉,自御史累至戶部、司勛、左司郎中,歷荊州長史,洪、魏二州刺史兼采訪使,多著能政。入為刑部侍郎,官終大理卿。家有禮則,父子兄弟更踐郎署,時稱“郎官家”。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女詩人。生平不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出《吟窗雜錄》卷三一。
般舟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般舟三昧經(jīng)之略名。
般舟贊
【佛學(xué)大辭典】
(書名)一卷,唐善導(dǎo)作。贊嘆般舟三昧樂之偈頌也。
般舟三昧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Pratyutpannasama%dhi,般舟,譯曰佛立。以行此三昧則諸佛現(xiàn)前故也。大集賢護(hù)經(jīng)謂為思惟諸佛現(xiàn)前三昧。又譯言常行道。以行此三昧,期七日或九十日而不間斷修行故也。天臺稱之為常行三昧(此時行為行旋之義,對座三昧法而言),四種三昧之一。止觀二曰:「常行三昧者,此法出般舟三昧經(jīng),翻為佛立。佛立有三義:一佛威力。二三昧力。三行者本功德力。能于定中見十方現(xiàn)在佛在其前立,如明眼人清夜觀星,見十方佛亦如是,故名佛立三昧。(中略)唯專行旋九十日為一期,(中略)九十日身常行無休息,九十日口常唱阿彌陀佛名無休息,九十日心常念阿彌陀佛無休息,(中略)若唱彌陀即是唱十方佛功德等。但專以彌陀為法門主,舉要言之,步步聲聲念念唯在阿彌陀佛?!拱阒圪澰唬骸歌笳Z名般舟,此翻為常行道?;蚱呷站攀?,身行無間,總名三業(yè)無間,故云般舟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又名佛立三昧,意謂修此三昧而得成就的人,能見十方諸佛,立于其前。修的時候,不坐不臥,從早到晚,又由晚到天亮,不是走,就是立,以九十日為一期,專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般舟三昧經(jīng)
【佛學(xué)大辭典】
(經(jīng)名)三卷或一卷,后漢支婁迦讖譯。大方等大集賢護(hù)經(jīng)之舊譯也。由賢護(hù)菩薩之請而說佛立三昧之法。
虛舟
【佛學(xué)大辭典】
(人名)元虛舟禪師,名普度,初住中天竺寺,后住靈隱寺?;怕运脑唬骸冈t中天竺虛舟普度,住影德靈隱,師揚(yáng)州人,受業(yè)揚(yáng)子橋白蓮寺,嗣常州華藏?zé)o得通禪師,通嗣靈隱松源岳禪師。」
順?biāo)浦?/div>
【俗語佛源】
順著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順應(yīng)某種形勢而說話、辦事。原為禪語,見《續(xù)燈錄》卷七:「到這里喚著順?biāo)糯!褂秩缃稹とf松老人《從容錄》:「本要以毒攻毒,長慶只解順?biāo)拼?。」「順?biāo)浦邸乖诙U宗那里比喻隨順眾生的機(jī)緣,開示說法。在文學(xué)中如元·康進(jìn)之《李逵負(fù)荊》第三折:「你休得順?biāo)拼辉S我過河拆橋。」又如《紅樓夢》第四回:「老爺何不順?biāo)兄?,做個人情,將此案了結(jié)?!梗ɡ蠲鳈?quán))
一月三舟喻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yán)經(jīng)疏)
謂澄江一月,三舟共觀。一舟停住,二舟向南、北行。向南者,見月隨南;向北者,見月隨北;停舟者,見月不移。蓋譬如來智無不周,體無不在,無依無住,無去無來。皆由眾生緣有生熟,故見如來有去住相。法身之體,本無去住也。一月喻佛,三舟喻世間眾生見佛不同,是名一月三舟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