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棄取(棄?。 ?span id="zrj1qnf" class='label'>拼音:qì qǔ
1.舍棄或采取。比喻選擇。如:「這些活動對我而言都非常有意義,但由于時間關系,真不知如何棄取?」《鏡花緣》第五二回:「陳武帝即位,禮制雖本前梁,仍命江德藻、沈洙等隨時斟酌棄取,以便時宜?!?br />2.嫌棄?!队罉反蟮鋺蛭娜N。小孫屠。第八出》:「奴自小良人女,謝君家提攜到這里。不棄取甘為箕帚,只愿盡老連理?!?/div>
《漢語大詞典》:舍業(yè)(舍業(yè))
(1).停止學習。左傳·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君徹宴樂,學人舍業(yè)?!?br />(2).舍棄家產。史記·孟嘗君列傳:“ 孟嘗君 在 薛 ,招致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舍業(yè)厚遇之。” 司馬貞 索隱:“舍業(yè)者,捨棄其家產而厚事賓客也?!?/div>
《國語辭典》:廢主(廢主)  拼音:fèi zhǔ
舍棄君王、國家?!度龂萘x》第四回:「卓賊欺天廢主,人不忍言,而公恣其跋扈,如不聽聞,豈報國效忠之臣哉?」
《漢語大詞典》:捐國(捐國)
舍棄國家。《戰(zhàn)國策·燕策三》:“寡人不佞,不能奉順君意,故君捐國而去,則寡人之不肖明矣?!?/div>
分類:舍棄國家
《漢語大詞典》:棄祿(棄祿)
舍棄俸祿。人死的婉詞。《剪燈馀話·賈云華還魂記》:“生又問:‘平章棄祿數(shù)年,今有誰在?生事若何?’”
《漢語大詞典》:棄邪(棄邪)
舍棄邪說。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覽華而食實,棄邪而採正,極睇參差,亦學家之壯觀也。”
分類:舍棄邪說
《漢語大詞典》:棄軀(棄軀)
捐軀;舍棄生命。漢書·吳王劉濞傳:“今 吳王 自以與大王同憂,愿因時循理,棄軀以除患於天下,意亦可乎?” 宋 蘇軾 《送喬仝寄賀君》詩之一:“君年二十美且都,初得惡疾墮眉鬚。紅顏白髮驚妻孥,覽鏡自嫌欲棄軀。”
《漢語大詞典》:卻棄(卻棄)
亦作“卻棄”。 舍棄。 唐 杜甫 《觀打魚歌》:“眾魚常才盡卻棄,赤鯉騰出如有神。”
分類:舍棄
《漢語大詞典》:避心
佛教語。謂舍棄一切塵念。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論》:“避心世物,移映清微,則佛理可明,事皆信矣。” 唐 李百藥 《化度寺故僧邕禪師舍利塔銘》:“託跡禪林,避心定水。”
《國語辭典》:舍墮(舍墮)  拼音:shě duò
佛教戒律之一。指只要舍棄財物和懺悔即可原諒的輕罪。如比丘、比丘尼的衣物,若超出規(guī)定或以違犯戒律的方式取得,即犯了舍墮,但若將此衣物舍給僧團與懺悔,即可原諒。
《漢語大詞典》:擲楯(擲楯)
后漢書·逸民傳·蓬萌:“家貧,給事縣為亭長。時尉行過亭, 萌 候迎拜謁,既而擲楯嘆曰:‘大丈夫安能為人役哉!’遂去之 長安 學,通《春秋經》?!?李賢 注:“亭長主捕盜賊,故執(zhí)楯也?!焙笠浴皵S楯”為舍棄微職,重新就學的典故。 唐 羅隱 《投秘書監(jiān)韋尚書啟》:“若某者燎薪就學,擲楯攻文……永言浮世,堪比多歧?!?/div>
《漢語大詞典》:發(fā)迷(發(fā)迷)
(1).開導迷惑。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發(fā)迷徹蔽,愛助激成, 空同子 功德我者厚矣。”
(2).對人或事物產生難以舍棄的愛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六一回:“隨便那一項,都有人發(fā)迷的,像這種真是發(fā)秀才迷了?!?br />(3).顯現(xiàn)迷惘的神情。白雪遺音·馬頭調·二月春光:“見卿獨自守羅幃,手托香腮,杏眼發(fā)迷?!?/div>
《漢語大詞典》:棄別(棄別)
猶舍棄,離去。 南朝 宋 鮑照 《代陳思王白馬篇》:“丈夫設計誤,懷恨逐邊戎,棄別中國愛,邀冀胡馬功?!?/div>
分類:舍棄離去
《漢語大詞典》:委舍
委卸,舍棄。管子·輕重丁:“賈人蓄物而賣為讎,買為取。市未央畢,而委舍其守列,投蟁虻巨雄?!?馬非百 新詮:“委,棄也;舍,去也。委舍謂棄去之?!?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不效於原,則自委舍。自委舍,則化不行?!?盧文弨 注:“委舍,即委卸也。”《三國志·吳志·華覈傳》:“長吏畏罪,晝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會日,定送到都,或藴積不用,而徒使百姓消力失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