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大費(fèi)唇舌(大費(fèi)唇舌)  拼音:dà fèi chún shé
說了很多話。指竭力說服別人。如:「這位主講人,可是我大費(fèi)唇舌,花了不少工夫才請來的?!?/div>
《國語辭典》:唇槍舌戰(zhàn)(唇槍舌戰(zhàn))  拼音:chún qiāng shé zhàn
形容辯論時(shí)言語鋒利,爭辯激烈。如:「勞資雙方代表,唇槍舌戰(zhàn),你來我往,僵持不下?!?/div>
《國語辭典》:賣長舌(賣長舌)  拼音:mài cháng shé
說大話。《西游記》第四九回:「這和尚賣此長舌,胡誇大口,果然是我作冷下雪凍河,攝你師父。」
分類:說大話
《國語辭典》:磨舌頭(磨舌頭)  拼音:mó shé tou
比喻饒舌、多話。如:「別再磨舌頭了,小心言多必失!」
分類:饒舌多話
《國語辭典》:牛舌餅(牛舌餅)  拼音:niú shé bǐng
一種臺(tái)灣鄉(xiāng)土餅乾類食品。以面粉烘制而成,形狀似牛舌,故名。甜、咸口味皆有,以宜蘭、鹿港等地出產(chǎn)的最具風(fēng)味,但制法稍異。如:「我比較喜歡吃咸的牛舌餅?!埂敢颂m出產(chǎn)超薄的牛舌餅極具特色。」
《國語辭典》:鬧口舌(鬧口舌)  拼音:nào kǒu shé
吵架、發(fā)生糾紛。如:「那夥人沒事總喜拌嘴、鬧口舌,搞的天翻地覆、人仰馬翻。」
分類:吵架糾紛
《國語辭典》:鬧嘴舌(鬧嘴舌)  拼音:nào zuǐ shé
吵嘴。如:「你們成天鬧嘴舌,吵得鄰居都不得安寧?!?/div>
分類:吵嘴
《國語辭典》:接舌子  拼音:jiē shé zi
接話,搶著說話。如:「你別凈顧著接舌子,以免得罪人,自己還不曉得!」
《國語辭典》:吐舌頭(吐舌頭)  拼音:tǔ shé tou
伸出舌頭。表示驚訝的動(dòng)作?!段拿餍∈贰返谒摹鸹兀骸阜曛峦律囝^道:『果然利害!筱山兄這樣深的學(xué)問都頑不過一個(gè)女孩子,我想中國女子的腦筋,只怕比男子還靈?』」
《國語辭典》:咬舌根  拼音:yǎo shé gēn
說閒話、搬弄是非?!?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七一回:「不是背地里咬舌根,就是挑三窩四的?!挂沧鳌敢囝^」、「咬嘴」。
《國語辭典》:咬舌頭(咬舌頭)  拼音:yǎo shé tou
信口胡說、搬弄是非?!?a target='_blank'>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我沒說嗎?我說話不會(huì)咬舌頭,這也是在親家你家,他們底下夥伴兒們沒個(gè)吊猴的?!挂沧鳌敢喔埂ⅰ敢ё臁?。
《國語辭典》:舌齒音(舌齒音)  拼音:shé chǐ yīn
將舌尖抵住上下齒間所發(fā)出的聲音。如注音符號(hào)中的ㄗ、ㄘ、ㄙ。
《國語辭典》:舌面音  拼音:shé miàn yīn
輔音發(fā)音時(shí)舌面和硬顎接觸,氣流受節(jié)制而發(fā)出的音。舌面接觸部位偏前稱為「舌面前音」,接觸部位偏后稱為「舌面中音」。又因氣流受節(jié)制的方法不同,舌面音可以是塞音、塞擦音、鼻音或邊音。
《國語辭典》:舌下腺  拼音:shé xià xiàn
分泌唾液的腺體之一,為最小的唾腺。位于舌下左右,其排泄管開口于口腔或舌下兩側(cè)。所分泌的唾液可分解、潤滑食物。
《國語辭典》:舌葉音(舌葉音)  拼音:shé yè yīn
由舌尖后部上升與上齒齦、硬顎前部接觸以節(jié)制氣流所構(gòu)成的輔音。因氣流受節(jié)制程度不同可分為塞擦音、擦音等。如英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