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眾口(衆(zhòng)口)
(1).眾人的言論;輿論。戰(zhàn)國策·秦策三:“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口所移,無翼而飛?!?span id="6p3n0um" class="book">《漢書·劉向傳》:“上內重 堪 ,又患眾口之寖潤,無所取信?!?明 徐復祚《一文錢》第三出:“不是我癡心妄想千年調,只恐怕昔富今貧眾口嘲?!?br />(2).眾人之口。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上:“各該官軍家丁眾口齊稱,先年撫、道不扣糧餉,撫養(yǎng)軍民?!?/div>
《國語辭典》:清議(清議)  拼音:qīng yì
對時政或政治人物的批評議論。《三國志。卷五十七。吳書。張溫傳》:「艷性狷厲,好為清議?!?/div>
《漢語大詞典》:士論(士論)
士大夫間的評論、輿論。 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中:“ 張九成 字 子韶 ,官至侍郎,為世儒所屈指。在 道山 時,先公得游其門,號 橫浦先生 ,好禪學,士論或以為不醇爾。”
《漢語大詞典》:時情(時情)
(1).世情。魏書·閹官傳·封津:“ 津 少長官闈,給事左右,善候時情,號為機悟?!?唐 陸龜蒙 《雜興》詩:“時情重不見,卻憶菖蒲花?!?宋 陳師道 《晦日》詩:“人老時情薄,春深花意微?!?br />(2).當時的輿論。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列朝·承天大志:“時情咸謂書成必有異擢,爭求入局?!?/div>
《漢語大詞典》:觀聽(觀聽)
(1).看和聽。 漢 揚雄 《太玄·釋》:“次二,動于響景。測曰:動于響景,不足觀聽也?!?清 厲鶚 《三月十三日游清華寺》詩:“置身萬松顛,心曠肅觀聽。”
(2).專指聽。后漢書·馬援傳:“﹝ 援 ﹞閑於進對,尤善述前世行事。每言及 三輔 長者,下至閭里少年,皆可觀聽。”
(3).借指耳目。 清 唐甄 潛書·權實:“譬之優(yōu)偶之戲,衣冠言貌,陳事辨理,無不合度,而豈其實哉!以娛人觀聽也?!?br />(4).看到和聽到的;看的和聽的人。韓非子·內儲說上:“觀聽不參則誠不聞,聽有門戶則臣壅塞?!?晉 左思 《蜀都賦》:“車馬雷駭,轟轟闐闐,若風流雨散,漫乎數(shù)百里間,斯蓋宅土之所安樂,觀聽之所踴躍也?!?宋 曾鞏 《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變革因循,號令必信,使海內觀聽,莫不震動?!?span id="djgsp9x" class="book">《好逑傳》第十八回:“行查若此,似無可議;但縣臣后任,只係耳聞,未經(jīng)目擊,不足服觀聽之心,一時難以定罪?!?br />(5).引申為輿論。后漢書·陰識傳:“富貴有極,人當知足,夸奢益為觀聽所譏?!?宋 蘇軾 《賀楊龍圖啟》:“伏審新改直職,擢司諫垣,傳聞邇遐,竦動觀聽?!?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徒以尊事 孔子 ,奉行儒術,崇飾觀聽,斯乃不得已而為之?!?/div>
分類:耳目輿論
《漢語大詞典》:物論(物論)
眾人的議論,輿論。晉書·謝安傳:“是時 桓沖 既卒, 荊 江 二州并缺,物論以 玄 勛望,宜以授之?!?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五:“ 王黼 作相,請朝假歸 咸平 焚黃,畫舫數(shù)十,沿路作樂,固已駭物論?!?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六:“ 龔芝麓 尚書失節(jié)本朝,又娶 顧橫波 夫人,物論輕之?!?/div>
《國語辭典》:時論(時論)  拼音:shí lùn
當時的輿論。唐。白居易牛僧孺監(jiān)察御史制〉:「訪諸時論,宜當朝選?!?/div>
《漢語大詞典》:清論(清論)
(1).公正的評論,亦指公正的輿論。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清論所不能復制,繩黑所不能復彈?!?span id="hqhphkc" class="book">《北齊書·陳元康傳》:“﹝ 陳元康 ﹞受納金帛,不可勝紀,放責交易,徧于州郡,為清論所議?!?元 劉祁 歸潛志卷九:“ 高丞相 巖夫 自南渡執(zhí)政在中書十餘年,無正言直諫聞於外,清論鄙之。”
(2).清雅的言談。 南朝 宋 謝靈運 《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徐干》:“清論事究萬,美話信非一?!?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佐》:“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論。” 明 方孝孺 《奉俞大有先生》:“仲冬后上 金陵 ,明年回,必得往聽清論,盡所欲言?!?br />(3).閑談,談天。 唐 韓翃 《題張逸人園林》詩:“花源一曲映茅堂,清論閒陛坐夕陽?!?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七:“朕嘗見儒人談兵,不過講之於樽俎硯席之間,於文字則引 孫 吳 ,述形勢皆閒暇清論可也?!?/div>
《漢語大詞典》:時議(時議)
當時的輿論。 唐 王勃 《別盧主簿序》:“吾儕服其精博,時議稱其典要?!?宋 王安石 《還自河北應客》詩:“北人雖異論,時議或非疏。”明史·外國傳二·安南:“ 騏 ( 馬騏 )恣虐激變,罪尤重,而 謙 ( 弋謙 )實無罪,皆同論,時議非之。”
分類:當時輿論
《漢語大詞典》:外議(外議)
外界的輿論。新五代史·李存乂傳:“及 崇韜 被族, 莊宗 遣宦官陰察外議以為如何?!?span id="1sf16ru" class="book">《宋史·陸佃傳》:“ 安石 驚曰:‘何為乃爾?吾與 呂惠卿 議之?!衷L外議。”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雜志·投牒自禍》:“主司既聞外議,乃謀於眾?!?/div>
分類:外界輿論
《國語辭典》:公義(公義)  拼音:gōng yì
公正的義理。如:「他好打不平,看到不合公義的事情,就會挺身而出?!埂度龂?。卷三七。蜀書。龐統(tǒng)法正傳。法正》:「諸葛亮與正,雖好尚不同,以公義相取。」
《漢語大詞典》:民聽(民聽)
(1).民眾的聽聞。《書·泰誓中》:“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2).引申指民眾的輿論。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下:“處士 豫章 徐稚 ……德行純備,著于民聽?!?span id="pmu6heg"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下》:“其有獄訟虧濫,改刑乖愆,傷化擾治,未允民聽者,皆當具以事聞?!?南朝 梁 江淹 《為蕭驃騎讓豫司二州表》:“雖仄影毗道,徇身贊德,朝徽不昭,民聽具溢,豈非性力知限,鑒度有崖?!?br />(3).民眾聽從。左傳·桓公二年:“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聽?!?宋 葉適 《淮西論鐵錢五事狀》:“臣竊以錢文宜一,輕重大小宜均,則民聽不疑,行用不惑。”
《漢語大詞典》:世論(世論)
(1).當時的輿論。晉書·庾冰傳:“兄 亮 以名德流訓, 冰 以雅素垂風,諸弟相率莫不好禮,為世論所重?!?宋 蘇軾 《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詩:“但苦世論隘,聒耳如蜩蟬?!?魯迅 《集外集拾遺·〈蛻龕印存〉序》:“予于 杜君 未相見,唯讀其書,竊熹抱守遺闕,不以世論失其故常,有同志者,因序之云?!?br />(2).佛教稱其他宗教、學派言論。 晉 法顯 神僧傳:“﹝ 佛圖澄 ﹞身長八尺,風姿甚美,妙解深經(jīng),旁通世論。”
《漢語大詞典》:審音(審音)
(1).辨別音調。禮記·樂記:“是故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審樂以知政。” 清 吳偉業(yè) 《八風詩·南風》:“ 師曠 審音吹不競, 鐘儀 懷土操誰傳?!?br />(2).通曉詩的音韻。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二:“六朝以來,黃鐘瓦缶,審音者自能辨之?!?br />(3).審定字的讀音。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下·賓白》:“古人造字審音,使居平仄之介。”
(4).謂識別清議之聲、輿論之聲。 金松岑 《心聲》:“斯音也。號召眾籟之喑噎,披豁群竅之聾瞶……有善審音者,入吾國,遘我士,可以悚然而退,不得曰國無人國無人矣?!?/div>
《漢語大詞典》:士議(士議)
士大夫的輿論、評價。新唐書·于志寧傳:“ 志 寧 愛賓客,樂引后進,然多嫌畏,不能有所薦達也,為士議所少?!?/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