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陳與囧,字弼臣、弼宸,號緘齋,福建福州府閩縣(今福建省福州市)人,進士出身。光緒六年,登進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九年四月,散館,授翰林院編修。光緒十四年,任山東鄉(xiāng)試副考官。次年,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有兄陳與同。
人物簡介
柯逢時,字遜庵,武昌人。光緒癸未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官至江西巡撫。維基
柯逢時(1845年—1912年),字懋修,號遜庵、巽庵、巽庵、翼庵、欽臣,湖北省武昌府武昌縣(今湖北省鄂城縣)人,進士出身。同治九年,鄉(xiāng)試中舉;光緒九年,登進士,改庶吉士。光緒十二年,任翰林院編修。光緒十四年,任陜西學政。光緒十八年,任國史館協(xié)修官、會典館協(xié)修官。光緒十九年,升任會典館繪圖處幫總纂官、山東鄉(xiāng)試副考官。光緒二十年,任教習庶吉士、兩淮鹽運使。光緒二十六年,升任江西按察使。次年,升任湖南布政使、江西布政使。后護理江西巡撫。光緒二十九年,任廣西巡撫。光緒三十年,任貴州巡撫,光緒三十一年,任戶部右侍郎。光緒三十二年,任廣西巡撫、統(tǒng)稅大臣。光緒三十四年,任浙江巡撫,以督辦土藥統(tǒng)稅大臣兼。其還擔任湖北商辦鐵路公司名譽總理、武昌保安社社長。
人物簡介
袁鎮(zhèn)南(1845年—1925年),字保臣,號辛坡,奉天奉天府遼陽州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年(1876年),參加丙子恩科會試,得貢士第65名。殿試登進士2甲第56名。同年五月(6月3日),改庶吉士。光緒三年四月癸丑(1877年6月9日),翰林院散館,著以即用知縣。歷河南桐柏、永城、祥符、河內知縣,升光州知州,開封府、河南府、懷慶府知府。
人物簡介
【介紹】: 清福建侯官人,字迪臣。光緒二年進士。授編修。二十二年調杭州知府。除衙蠹,禁無名苛稅。建書院,課新學。設蠶學館,講求新法育蠶。在官四年而卒,杭人于孤山墓側建林社祀之。
人物簡介
羅大佑,字谷臣,江西德化人。同治辛未進士,歷官臺灣知府。有《粟園詩鈔》。全臺詩
羅大佑(?~1888),號谷臣,江西德化(今江西省九江縣)人,清同治十年(1871)進士。以知縣即用,簽掣福建。因政聲卓著,人稱「羅青天」。曾先后任永安、晉江知縣。光緒十三年(1887)春,臺灣巡撫劉銘傳檄調至臺,委署臺南府篆,順道清丈彰化、嘉義二縣清賦事。時逢彰化不靖,南北道路多阻,羅大佑奉憲籌辨城防,以道理勸諭善良百姓,以嚴格法律收攝頑強人民,郡城因此得以安定。光緒十四年(1888)二月,郡試,抱病校士;四月,卒于任上。 羅氏工詩,在臺公馀,常與臺灣道唐景崧及府城文人于府署內斐廷詩酒酬酢。病逝后,門人林仲良將其遺稿輯為《栗園詩鈔》,刊于福州,計古今體詩一百五十八首。唐景崧在該書之跋文中謂其詩:「取法甚正,書味盎然,古體尤規(guī)矩準繩。一切空疏者、囂張者,涂擇碎金零粉而無生氣者,皆未足以語此。蓋學人之詩,寢饋于唐宋諸大家也深矣!」民國七十一年(1982)侄孫羅其濡蒐集羅氏遺著,經(jīng)黃典權、李國梁校對后,由臺南市文獻委員會刊印。茲據(jù)此為底本,進行編校。(施懿琳撰)維基
羅大佑(1846年—1889年),清朝官員,號谷臣,江西九江府德化縣人。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赴福建以知縣即用,歷任建安、惠安、永安、晉江、閩縣等知縣。羅大佑于光緒十四年(1888年)接替程起鶚,于臺灣擔任臺南府知府。管轄約今臺灣南部之嘉義縣、嘉義市、臺南市全境及高雄市部份區(qū)域。該區(qū)域面積約為4500平方公里,也是當時臺灣島之漢人集中地所在之一。翌年,卒于任。清追贈太仆寺正卿。當?shù)厝嗣窀衅涞拢瑢=ò私羌o念亭一座,名“羅公亭”。
人物簡介
曾國才(1848—1918),字華臣,四川簡陽縣人。尊經(jīng)書院肄業(yè),主講簡陽鳳鳴、鳳翔兩書院。有《橘園詩抄》六卷。
人物簡介
文治(1848年—1910年),費莫氏,字熙臣,號叔平,滿洲鑲紅旗人,同治甲子舉人,乙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先后任詹事府少詹事,鴻臚寺卿,內閣學士,福建、甘肅鄉(xiāng)試考官,兵部右侍郎,以及浙江、廣東等地學政。兄文澄,同治二年癸亥科進士。維基
文治(1848年—1910年),費莫氏,字熙臣,號叔平,滿洲鑲紅旗人,同治甲子舉人,乙丑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編修。先后任詹事府少詹事,鴻臚寺卿,內閣學士,福建、甘肅鄉(xiāng)試考官,兵部右侍郎,以及浙江、廣東等地學政。兄文澄,同治二年癸亥科進士。
人物簡介
松廷(1848年—?),字叔愷,號堯臣、繼云,烏蘇氏,滿洲鑲紅旗人,清朝官員、同進士出身。同治甲子科舉人,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6名。同年五月,授國子監(jiān)助教、候選堂主事。
人物簡介
賴世英(1849~1901),字俊臣,號觀堂,清嘉義人。原籍漳州平和。始祖賴恂行,明永歷中隨鄭成功入臺,屯田于諸羅公館莊(今嘉義中埔鄉(xiāng))。四傳而至賴時輝,初移家于嘉義布街(今嘉義市成仁街至吳鳳路一帶),曾協(xié)辦團練助官軍平戴潮春案有功,清廷誥授奉政大夫,賞戴五品藍翎。賴世英即其嫡嗣。同治十年(1871)取中秀才,光緒元年(1875)廩生。八年(1882)補任嘉安總局佐官。十年(1884)法軍犯臺,防禦有功,欽授中憲大夫、五品頂戴藍翎。十九年(1893)列舉貢生,同年又科中書訓導。乙未(1895)割臺,遂閉門不問世事。唯其在地方有名望,且饒富資財,賑捐寄與,不可勝數(shù),因被推薦為嘉義保良局佐官。明治三十一年(1898)二月總督府授佩紳章。平居善教子弟,或任督府醫(yī)官,或蜚聲實業(yè),四男賴惠川尤為詩壇領袖,著有《悶紅館全集》行世。賴世英藏書豐富 ,著有《小隱山房詩鈔》,及列國紀典、詩書句纂、雜作等書,種類頗多。乙未(1895)之變,烽火播遷,全稿遺失 。賴惠川收集零星詩文殘稿十馀篇,題曰《小隱山房遺稿》,附編于《悶紅館全集》中。今依賴惠川所錄詩作,并參照相關選本編校。
人物簡介
謝錫勛,字安臣,海陽人,光緒己丑舉人,官將樂知縣,著有《小草堂詩集》。嗜學博覽,尤工填曲,詩如萬斛之泉,七古尤竭其才力之所至,詼諧調笑,無所不可。其《和濮姬香畹芝蘭嘆》云:“湘橋多明月,鱷渡易秋風。風月結為鄰,妾居在其中。妾居本無定,浮家在六篷。有時學搖櫓,無事理釣筒。阿母棄妾身,墜入煙花叢。香蘭同從草,宣父恨無窮。” 詩中所和濮姬即濮九娘,為湘子橋下“六篷船”中歌妓,豐姿綽約,工詩善唱,后歸謝錫勛為側室,著有《鸚鵡螺室詩存》。
人物簡介
【介紹】: 清安徽合肥人,字鼎臣。入淮軍為將校。光緒十年從劉銘傳防守臺灣,擊退進犯基隆之法軍,授總兵。甲午之戰(zhàn),以遼東蓋平失守奪職。后駐青島,被來襲之德軍所俘,旋脫歸。官至重慶鎮(zhèn)總兵。卒年七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