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1詞典 1分類詞匯 30
《漢語大詞典》:國臣(國臣)
國君的臣屬。墨子·天志中:“今國君諸侯之有四境之內(nèi)也,夫豈欲其國臣萬民之相為不利哉?”資治通鑒·梁武帝天監(jiān)五年:“ 魏 京兆王 愉 、 廣平王 懷 國臣多驕縱,公行屬請(qǐng), 魏主 詔中尉 崔亮 窮治之?!?/div>
分類:國君臣屬
《漢語大詞典》:畫可(畫可)
舊時(shí)帝王在臣屬奏章上批個(gè)“可”字。表示允準(zhǔn)可行。三國志·魏志·明帝紀(jì)“是時(shí),大治 洛陽宮 ,起 昭陽 、 太極殿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帝常游宴在內(nèi),乃選女子知書可付信者六人,以為女尚書,使典省外奏事,處當(dāng)畫可。”資治通鑒·魏明帝青龍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畫可,畫從其所奏?!?span id="0pcur05" class="book">《新唐書·高宗三女傳》:“朝廷大政事非關(guān)決不下,間不朝,則宰相就第咨判,天子殆畫可而已?!?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本朝要事對(duì)稟,常事擬進(jìn)入,畫可然后施行,謂之‘熟狀’?!?/div>
《國語辭典》:駮議(駮議)  拼音:bó yì
1.漢時(shí)臣屬對(duì)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駮議」。漢。蔡邕〈獨(dú)斷〉:「凡群臣上書于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駮議』。」《后漢書。卷四八。應(yīng)奉傳》:「又集駮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挂沧鳌格g議」。
2.持不同意見?!逗鬂h書。卷三六。鄭興傳》:「若復(fù)遣之,虜必自謂得謀,其群臣駮議者不敢復(fù)言?!?/div>
《國語辭典》:駁議(駁議)  拼音:bó yì
漢時(shí)臣屬對(duì)朝廷決策有異議而上書,稱為「駁議」?!稏|觀漢記。卷一七。宋均傳》:「數(shù)納策謀,每駁議,未嘗不合上意?!埂逗鬂h書。卷四三。朱暉傳》:「國家樂聞駁議,黃發(fā)無愆,詔書過耳,何故自系?」也作「駮議」。
《漢語大詞典》:殷士
殷 人。指 殷商 的臣屬。《詩·大雅·文王》:“ 殷 士膚敏,祼將于京。” 毛 傳:“ 殷 士, 殷 侯也?!?鄭玄 箋:“ 殷 之臣,壯美而敏,來助 周 祭?!?朱熹 集傳:“諸侯之大夫入天子之國曰某士,則 殷 士者, 商 孫子之臣屬也?!?南朝 梁 陸倕 《石闕銘》:“似 夏 民之附 成湯 , 殷 士之窺 周武 。” 元 范梈 《贈(zèng)陳提舉》詩:“ 文 武 既興 殷 士貢, 申 轅 猶比 漢 儒貞。”
分類:臣屬商朝
《漢語大詞典》:外命
(1).指封建王侯及其臣屬。隋書·百官志中:“外命,諸公九命,諸侯八命。”原注:“謂諸侯及其臣。”
(2).謂財(cái)物。南史·徐勉傳:“且釋氏之教,以財(cái)物謂之外命。外典亦稱‘何以聚人曰財(cái)’。”
《漢語大詞典》:臣附
臣屬依附。《孟子·滕文公下》:“ 有攸 不惟臣,東征,綏厥士女,篚厥玄黃,紹我 周王 見休,惟臣附于大邑 周 。”按,此是古尚書之文,今已亡逸, 梅賾 采入偽《武成》篇。
《國語辭典》:賓賓(賓賓)  拼音:bīn bīn
恭敬的樣子?!肚f子。德充符》:「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賓賓以學(xué)子為?!?/div>
《漢語大詞典》:武符
即虎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屬兵權(quán)和調(diào)發(fā)軍隊(duì)的信物。 唐 人避 唐 高祖 之祖 李虎 諱改。 唐 王維 《故右豹韜衛(wèi)長史賜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天子寵兮為崇榮,贈(zèng)我武符兮賜我專城?!?唐 孫樵 《武皇遺劍錄》:“ 武皇 曾不逗撓於其衷,亟發(fā)武符,按言誅之?!?/div>
《漢語大詞典》:附臣
屬臣,臣屬。魏書·劉顯傳:“父為國家附臣,世效忠貞。我志全名節(jié),是故推讓。今汝等無狀,乃欲叛主懷貳。”
分類:臣屬
《漢語大詞典》:樹國(樹國)
(1).古代指分封或臣屬之國。晏子春秋·問上八:“彼 周 者, 殷 之樹國也。”《晉書·劉頌傳》:“且樹國茍固,則所任之臣,得賢益理,次委中智,亦足以安?!?br />(2).謂建立藩國。《漢書·賈誼傳》:“夫樹國固必相疑之勢,下數(shù)被其殃,上數(shù)爽其憂,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 顏師古 注引 鄭氏 曰:“今建立國泰大,其勢固必相疑也?!?/div>
《漢語大詞典》:令錫(令錫)
指皇帝對(duì)臣屬的封贈(zèng)賞賜。 漢 蔡邕 《漢太尉楊公碑》:“三作六卿,五蹈三階,受爵開國,應(yīng)位特進(jìn)。非盛德休功,假于天人,孰能該備寵榮,兼包令錫,如公之至者乎!”
《國語辭典》:準(zhǔn)奏  拼音:zhǔn zòu
古代稱皇帝答應(yīng)官員的建議或要求為「準(zhǔn)奏」。《西游記》第二九回:「那國王聞知是唐朝大國,且又說是個(gè)方上圣僧,心中甚喜,即時(shí)準(zhǔn)奏。」《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本上之日,奉朱批準(zhǔn)奏:次年正月十五上元之日,恩準(zhǔn)賈妃省親?!?/div>
《漢語大詞典》:食貢(食貢)
靠臣屬貢納的租賦物品而生活。國語·晉語四:“公食貢,大夫食邑。”
《漢語大詞典》:殊策
帝王對(duì)臣屬特頒的策書。《文選·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慟皇情於容物,崩列辟於上旻;崇徽章而出寰甸,照殊策而去城闉。” 呂延濟(jì) 注:“殊策,謂特加策?!?/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