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16詞典 1分類詞匯 215
共215,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展翅
司士
選事
貳令
留府
司禮
買務(wù)
管記
傷錦
都吏
班位
鉤盾
鞶囊
倅廳
班簿
《國語辭典》:展翅  拼音:zhǎn chì
張開翅膀而飛。唐。柳宗元放鷓鴣〉詞:「破籠展翅當(dāng)遠(yuǎn)去,同類相呼莫相顧。」《初刻拍案驚奇》卷五:「那大鳥住了一會(huì),聽見喧鬧之聲,即時(shí)展翅飛起,百鳥漸漸散去。」
《國語辭典》:司士  拼音:sī shì
1.職官名:(1)周禮夏官之屬,掌理群臣的名籍及爵祿的升遷降免。(2)掌理工役的事。唐制,在府稱士曹參軍,在州稱司士參軍,在縣稱司士。
2.復(fù)姓。如春秋時(shí)有司士賁。
《國語辭典》:選事(選事)  拼音:xuǎn shì
1.銓選職官的工作。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議對(duì)》:「古之造士,選事考言?!埂缎绿茣>砭拧?。劉政會(huì)傳》:「崇望又以員外郎主南曹,選事清辦?!?br />2.自愿挑起某項(xiàng)工作之責(zé)任。引申為多事?!秶Z。魯語上》:「君不命吾子,吾子請(qǐng)之,其為選事乎?」
《國語辭典》:貳令(貳令)  拼音:èr lìng
錄為副本的命令。《周禮。天官。職內(nèi)》:「凡受財(cái)者,受其貳令而書之?!?/div>
《漢語大詞典》:留府
職官和官署名。猶留臺(tái)、留任。三國志·魏志·杜襲傳:“ 太祖 東還,當(dāng)選留府長史鎮(zhèn)守 長安 。主者所選多不當(dāng), 太祖 令曰:‘釋騏驥而不乘,焉皇皇而更索?!煲?襲 為留府長史,駐 關(guān)中 ?!?span id="nbymoum" class="book">《南史·劉穆之傳》:“帝西討 劉毅 以 諸葛長人 監(jiān)留府?!眳⒁姟?留臺(tái) ”。
《漢語大詞典》:留臺(tái)(留臺(tái))
(1).指古代帝王因故離京,奉命留守京師之官及其機(jī)構(gòu)。古稱禁城為臺(tái)城,故名。 唐 宋 時(shí)在陪都、行在所設(shè)留守之官,亦稱“ 留臺(tái) ”。晉書·惠帝紀(jì):“﹝ 張方 ﹞劫帝幸 長安 ……僕射 荀藩 、司隸 劉暾 、太常 鄭球 、 河南 尹 周馥 與其遺官在 洛陽 ,為留臺(tái),承制行事,號(hào)為東西臺(tái)焉?!?span id="2asd7gc" class="book">《晉書·安帝紀(jì)》:“辛亥,帝蒙塵于 潯陽 。庚申, 劉裕 置留臺(tái),具百官?!?span id="xxtumrg" class="book">《宣和遺事》后集:“是時(shí)朝廷所用 汪伯彥 、 黃潛善 初無遠(yuǎn)略, 東京 委之御史, 南京 委之留臺(tái)……所報(bào)皆道聽涂説之言。”
(2).特指王朝遷都后,留置于舊都之官署。相當(dāng)于留都。魏書·于烈傳:“及遷 洛陽 ,人情戀本,多有異議。 高祖 問 烈 曰:‘卿意如何?’ 烈 曰……‘樂遷之與戀舊,唯中半耳?!?高祖 曰:‘卿既不唱異,即是同,深感不言之益。宜且還舊都,以鎮(zhèn) 代邑 ?!妨襞_(tái)庶政,一相參委。” 清 夏燮 中西紀(jì)事·海疆殉難記:“留臺(tái)多烽燧之虞,列堠少藩籬之固?!眳⒁姟?留守 ”、“ 留都 ”。
(3).指御史臺(tái)。 清 錢謙益 《送詹葉二御史赴南臺(tái)》詩:“本朝風(fēng)紀(jì)出留臺(tái),況復(fù)臨軒御遣來?!?/div>
《國語辭典》:司禮(司禮)  拼音:sī lǐ
職官名:(1)南北朝尚書省有祠部尚書,隋改為禮部,唐高宗龍朔二年改禮部為司禮,禮部尚書為司禮太常伯,咸亨元年恢復(fù)舊稱。(2)明宦官有司禮監(jiān),置提督太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等,負(fù)責(zé)宮廷禮儀,內(nèi)外奏章,中葉以后權(quán)任甚重,勢(shì)陵宰相。
《漢語大詞典》:買務(wù)(買務(wù))
職官名。“雜買務(wù)”的簡(jiǎn)稱。負(fù)責(zé)采購物品。 宋 吳自牧 夢(mèng)粱錄·諸寺:“總局二十有四:如諸軍、諸司、糧、審四院,左藏二庫,買務(wù),賣場(chǎng)及編、奎兩司,和劑、惠民四局,祇侯、鈔引院,皆屬掌矣?!卑?,宋史·職官志五:“雜買務(wù),掌和市百物,凡宮禁、官府所需,以時(shí)供納?!?/div>
《國語辭典》:管記(管記)  拼音:guǎn jì
職官名。掌文牘之職?!赌鲜?。卷四八。陸慧曉傳》:「后主在東宮,徵為官記,仍兼中舍人。」《喻世明言。卷八。吳保安棄家贖友》:「李都督聽了,便行下文帖,到遂州去,要取方義尉、吳保安為管記?!?/div>
《漢語大詞典》:傷錦(傷錦)
語出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子皮 欲使 尹何 為邑。 子產(chǎn) 曰:‘少,未知可否?!?子皮 曰:‘愿,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xué)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產(chǎn) 曰:‘不可……子有美錦,不使人學(xué)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xué)者製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 僑 聞學(xué)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xué)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焙笠蛞浴皞\”謂不熟習(xí)政事而出任職官必將貽誤公務(wù)。 宋 王安石 《游棲霞庵約平甫至因寄》詩:“官事真?zhèn)\,君恩更飲冰。”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李王二公書畫:“自此絶意榮望,敢意字民,復(fù)在畿邑,斐然學(xué)製,寧逃傷錦之譏,曠敗必矣?!?/div>
《漢語大詞典》:都吏
漢 職官名。督郵的別稱,主祭視責(zé)罰之事。漢書·文帝紀(jì):“賜物及當(dāng)稟鬻米者,長吏閲視,丞若尉致……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稱者督之?!?顏師古 注引 如淳 曰:“律説,都吏今督郵是也。閑惠曉事,即為文無害都吏。”
《漢語大詞典》:班位
(1).職官爵位;朝班位次。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公孫揮 能知四國之為,而辨於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貴賤、能否?!?span id="tkevdc4" class="book">《晉書·李雄載記》:“ 雄 時(shí)建國草創(chuàng),素?zé)o法式,諸將恃恩,各爭(zhēng)班位。”新唐書·百官志二:“內(nèi)謁者十二人,從八品下。掌諸親命婦朝集班位,分涖諸門。”
(2).并立。韓非子·存韓:“﹝ 韓 ﹞所以得與諸侯班位於天下,君臣相保者,以世世相教事 秦 之力也。”
《漢語大詞典》:鉤盾(鉤盾)
亦作“鉤盾”。 古代職官和官署名。 漢 少府屬官有鉤盾令,職掌園苑游觀之事, 晉 亦有之; 隋 唐 曰鉤盾署,屬司農(nóng)寺,職掌薪炭鵝鴨藪澤之物,以供祭饗。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又中書謁者、黃門、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內(nèi)者、宦者﹝八﹞官令丞?!?顏師古 注:“鉤盾主近苑囿?!?span id="patrmg7" class="book">《文選·張衡〈東京賦〉》:“奇樹珍果,鉤盾所職?!?薛綜 注:“鉤盾,今官,主小苑?!?清 趙翼 《米貴》詩:“祗應(yīng)鉤盾田猶曠,可惜高空種不成。”
《漢語大詞典》:鞶囊
(1).革制的囊。古人用以盛手巾細(xì)物。三國志·魏志·武帝紀(jì)“王崩于 洛陽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吳 無名氏《曹瞞傳》:“被服輕綃,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細(xì)物。”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八:“﹝ 李文定公 ﹞在 陜 西,籍諸州兵數(shù)為小冊(cè),嘗置鞶囊中以自隨。”
(2).革制的囊。古代職官用以盛印綬。 北魏 后,以其不同繡飾表示官階。 漢 班固 《與竇憲箋》:“ 固 于 張掖縣 受賜所服物虎頭繡鞶囊一雙。”宋書·禮志五:“鞶,古制也。 漢 代著鞶囊者,側(cè)在腰間?;蛑^之傍囊,或謂之綬囊,然則以此囊盛綬也?!?span id="rbypvx9"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六》:“鞶囊,二品已上金縷,三品金銀縷,四品銀縷,五品、六品綵縷,七、八、九品綵縷,獸爪鞶。官無印綬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明 何景明 《三清山人歌》:“山人佩劍冠遠(yuǎn)游,腰間鞶囊垂虎頭?!?/div>
《漢語大詞典》:倅廳(倅廳)
州郡副職官員辦公處所。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紇石烈子仁詞:“ 金 人元帥 紇石烈子仁 領(lǐng)兵據(jù) 濠梁 ,大書一詞於 濠 之倅廳壁間?!?宋 周密 《癸辛雜識(shí)后集·知州借紫》:“外舅 楊彥贍 知郡,既而除工部郎官,交郡事甫畢,則自便門至倅廳相謝,則已衣緋矣?!?明 馮夢(mèng)龍 《智囊補(bǔ)·通簡(jiǎn)·程卓》:“或偽為倅廳印紙,與奸民為市,以允契券之用?!?/div>
《漢語大詞典》:班簿
在朝職官名冊(cè)。新唐書·鄭綮傳:“ 昭宗 意其有所藴未盡,因有司上班簿,遂署其側(cè)曰:‘可禮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span id="yhvdxoz"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昭宗乾寧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班簿,著在朝者姓名?!?span id="h7qnwkk" class="book">《宋史·職官志三》:“﹝吏部侍郎﹞視朝則執(zhí)文武班簿對(duì)立,以待顧問?!?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考課》:“ 雍熙 間,上嘗閲班簿,欲擇用人,而患不能徧知羣下之材,始詔 德驤 以羣臣功過之跡,引與俱對(duì)。”